浙江省残联成立于1988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浙江的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23年10月下旬的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惊艳了全世界,而前期筹备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已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残疾人事业展示点建设,浙江省残疾人之家是省本级重点展示项目之一,2022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如何充分展示浙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成为贯穿省残疾人之家建设全过程的重要议题。其时正值省残联参与编纂的《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即将出版,书中的充沛资料恰恰为丰富残疾人之家的展陈提供了巨大助力。
通志编纂直接启发残疾人之家展陈设计和布局
浙江省残疾人之家建筑面积7710平方米,集中展示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宣传残疾人自强自立和社会扶残助残优秀文化,内设省残联会史馆、自强励志馆、爱心助残馆、残疾人非遗传承馆、残疾人书画艺术馆、亚残运会主题展示馆、高科技辅具展示馆、残健融合体验馆等,其中省残联会史馆是重中之重。在展陈文案撰写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在查阅《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了“领导关怀”“省残联历届展板”“事业发展成就”的框架结构,其中“事业发展成就”又包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环境”“保障措施”“自身建设”等。省残疾人之家展示的是残联的组织机构体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并延伸至各专项领域展厅的介绍,这一思路与《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的编纂是相一致的。
通志材料直接输送残疾人之家布展有效素材
《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编纂启动于2011年,残联章除了16万余字的复审稿(终审稿为11万余字)外,还有篇幅3倍于志稿的资料长编,这些为省残联会史馆布展输送了丰富的基础素材。“省残联历届展板”和“事业发展成就”中的“保障措施”对应通志中的第一板块,“事业发展成就”中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环境”对应通志中的第二板块,“自身建设”中的“区域合作和对口帮扶”对应通志中的第三板块。通志的志稿及资料长编加以概括和提炼,可以用作省残联会史馆布展的内容。如省残联会史馆“社会环境”中的“全面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部分提到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省开始手语盲文培训、城市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2007年后,以创建爱心城市和省级无障碍社区、承办重大赛事为契机,乘势推进无障碍建设”,取材于《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第三节“残疾人基础工作”第三目“无障碍设施建设”部分。再如,省残联会史馆“社会保障”中的“安居工程持续发力”部分提到的“2004-2006年实施‘万户安居工程’”“2007年残疾人纳入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范围”取材于《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第六节“就业扶贫与社会保障工作”第六目“扶贫活动与助残志愿者”部分。
通志内容直接为残疾人之家布展提供珍贵线索
《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绝大部分为文字,省残疾人之家展陈的文字则较为简练,辅之以大量的图片,同时展出不少实物,还有少量视频。《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时间下限为2010年底,省残疾人之家在省残联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后作适当更新,展陈时间下限为2023年7月底。尽管两者表述、展示的方式不一样、时间跨度有长短,但通志的内容为残疾人之家布展提供了珍贵线索。如省残联会史馆中的“省残联历届展板”,包括第一至第八届展板,每届内容包括组成人员、主要成就、10件大事记,其中第一至第四届均在2010年之前,主要成就、10件大事记都在《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中找到线索。再如《浙江通志·社会团体志》残联章第八节“宣传与文化工作”中写到“省残疾人问题理论研究会集体编撰的《残疾人工作概论》在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又编撰出版《残疾人社会学》《社区残疾人工作》等”。省残联成立早期,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工作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力。为此在省残联会史馆中放上了相关书籍,作为实物展陈。
省残疾人之家建成并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参观807批次、12112人次。2023年10月23日,国际残奥委员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参观省残疾人之家,他表示:“从中国残联到省到城市到下属地区组织得非常好,我觉得中国在如何对待残疾人的问题上给世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少来宾表示,把当时的文件、图像、实物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收集展示,以视频、图文等形式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展现了浙江省残联三十多年的特色亮点工作和取得的成就,既是展示残疾人事业的窗口,也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窗口。
浙江省残疾人之家的布展实践和社会反响充分体现了地方志存史、育人、资政的重要作用。在新征程上,省残联不忘来时路,将继续重视和参与志书编修工作,为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和残疾人共同富裕添翼
来源: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