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先生长孙沈韦宁回忆,自己的父亲韦韬先生曾经说过:“家乡热爱茅盾、研究茅盾的氛围很浓,桐乡无疑是研究茅盾、关心茅盾、保存茅盾档案和文物最好的地方。在其他地方,茅盾档案是‘之一’,而在家乡,这些档案将是‘唯一’”。
11月18日下午,“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周”作家“三进”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开展暨《茅盾珍档集》首发仪式在桐乡市档案馆举行。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杨志军,茅盾先生长孙沈韦宁,嘉兴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金培中,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党委书记陈斌,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赵思运,桐乡市领导朱国清、丁瑜琼、施如玉、陈炳荣,以及来自各界的作家学者等参加。
茅盾先生一生笔耕不辍,作品宏富,给世人留下了丰硕的文学遗产和精神财富。据了解,此次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精选茅盾先生珍贵手稿档案143件,珍贵照片档案43张,珍贵出版物档案51册,分“鸿鹄之志”“文以载道”“再现流年”“君子之交”“乡情家风”五个篇章,讲述了茅盾珍贵档案背后的故事,展示了茅盾先生革命的一生、创作的一生。
跨越时空、墨痕依旧,百年如新。首发的《茅盾珍档集》收录了大量茅盾先生的日记、回忆录、书信、小说、诗词、文艺评论等手稿,翻开书页,便可以欣赏到茅盾先生娟秀的字体、流畅的书写,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其不仅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而且也是百看不厌的书法艺术作品。
茅盾手稿 《我的家庭与亲人》
作为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先生留下的珍贵手迹档案是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茅盾属于乌镇,属于中国,属于世界。”赵思运说,重温茅盾走过的道路,不仅能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更能触碰到深沉的历史脉搏,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舟共济。
● 2007年,承载着茅盾先生之子韦韬先生浓浓的桑梓之情,千件茅盾珍档荣归故里,入藏桐乡市档案馆,其中仅茅盾先生的手稿原件就多达610件、14200余页;
● 2010年,“茅盾珍档——日记、回忆录、部分小说及书信、随笔等手稿”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 2023年,以茅盾珍档为代表的“桐乡名人珍档”,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浙档精品”品牌。
茅盾先生嫡孙沈韦宁致辞
桐乡市委副书记朱国清致辞
正如茅盾家人所期望的,茅盾珍档回归故乡十几年来,桐乡始终以行动诠释初心,在保护中注重利用,在利用中加强研究,不断提升茅盾珍档的社会影响力。桐乡市委副书记朱国清表示,接下来,风雅桐乡会继续成为传承茅盾精神、弘扬茅盾文学的最重要阵地。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人以茅盾先生为桥梁,认识桐乡、走进桐乡、结缘桐乡。
现场还举行了赠书仪式,向浙江传媒学院图书馆、桐乡市图书馆、茅盾纪念馆、茅盾中学、茅盾小学、乌镇植材小学赠送《茅盾珍档集》。
福利时间到~
茅盾珍贵手迹档案展正式开展
市档案馆精心准备了
富有桐乡特色的文创产品——
茅盾明信片书签集
来源|桐乡发布
记者|李滢瑕
相关资料图片来源|桐乡市档案馆
摄影|沈泽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