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2023年(第五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濮院时尚古镇举行,这是一场工业领域的行业盛会,发布了不少行业内最新的成果,比如首发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以会为媒,这场大会给举办地带来了哪些改变?
一、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工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还是在2012年提出,意图构建一个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随着数据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我国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探索也不断加速。我国于2015年提出“互联网+制造业”,2020年明确将工业互联网列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此后随着5G落地应用,工业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探索出一批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点击鼠标,便可指挥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呈现如此场景。
这是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的缩影。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两化融合为主线,以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平台体系建设、示范标杆培育及应用推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建成2500多个高水平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装机规模超过12.2万亿元,工业软件产品收入突破2400亿元。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说,近十年来,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据测算,2022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已达约9389亿元,从现在到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每年20%左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本次大会还首发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围绕企业、行业、地区三大维度形成了分类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数据和指数科学评估工业数字化转型成效,为分析、解决行业痛点,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参考。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郜志宇表示,这一次的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已经达到了62.7。从整体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系统集成和平台支撑的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从工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综合指数的分项看,数字化转型的就绪度指数达到了66.1,充分表明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二、从“桐乡制造”走向“桐乡智造”
办一场会,兴一座城。桐乡收获了什么?
从2019年开始,桐乡已连续举办五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经过近5年的探索实践,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已成为工业领域的行业盛会,成为新思想碰撞、新技术交流、新产品展示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贯通转化的重要策源地,推动“桐乡制造”加速走向“桐乡智造”。
项目招引更加高效得力。这场工业互联网的盛会,对桐乡来说,更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绝佳平台。盘点历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都吸引了不少国内优质项目把目光投向桐乡,有的带着技术前来落地转化,有的直接签约落地制造项目,如首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就有10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精尖项目签约,总投资136亿元。
前沿趋势更能精准掌握。由于大会主办方是国家级和全国性的行业联合会(协会)、国际组织、研究机构,能够有效汇聚行业专家资源和最新的技术成果,通过论坛、咖荟以及行业优秀应用案例展示,让大会举办地的政府和企业能够快速洞悉行业发展趋势。比如在本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王建伟就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提升赋能水平,加快场景应用,优化发展生态。
产业数字化步伐更加稳健。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的举办地,桐乡市瞄准工业互联网这一赛道,每年实施1000余项数字化改造项目,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实现全覆盖,构建起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的产业生态。五届大会举办下来,一大批桐乡企业主动乘“数”而上,目前累计入围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6个、省级以上产业数字化示范试点项目50余个,拥有巨石玻璃纤维“未来工厂”、新凤鸣差别化聚酯纤维新材料“未来工厂”、桐昆集团聚酯纤维“未来工厂”3家省级“未来工厂”,总数居全省前列、嘉兴第一;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20余个,其中省级平台10个、国家级平台2个,数量位居嘉兴第一。
比如,桐昆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涤纶长丝生产企业,搭建“全局可视、全局可析、全局智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只需几分钟便可得出最优的品种排产方案,推动其成为全国涤纶行业首家能效“领跑者”企业;在新凤鸣集团差别化聚酯纤维新材料“未来工厂”,依托“5G+工业互联网”的新技术,工厂的运行效率提升20%、研发周期缩短50%,每年人均产值超600万元。
数字经济辨识度更加特色鲜明。“无数字,不桐乡”,今年以来,桐乡新签约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超50%,数字制造业投资保持20%以上增长。总投资201亿元的桐乡时代锂电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哪吒”汽车角逐造车新势力,建立起以华友、合众为引领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产业规模突破250亿元。“乌镇之光”创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产业快速集聚、飞速发展。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宋彬彬 市委报道组 陈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