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开放大学(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浙江省教育厅、中国计量大学等8家单位共同研制的《社区老年教育服务规范》(T/CAS 754-2023)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是浙江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最新实践成果,也是浙江老年教育联盟研究评价工作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开创了社区老年教育规范化工作先河,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标准空白,为全国开展社区老年教育服务提供了标准引领。
发展老年教育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老年教育总体供给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提升社区老年教育办学规模与服务质量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抓手。
2016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优先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
2021年1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多年来
浙江省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老年教育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办学网络,提供家门口的教育服务,受到老年群体普遍欢迎。
在浙江老年教育联盟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近一年来,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老有所学的实施意见》,共同印发《浙江省老年大学(学校、学堂)规范化建设指引(试行)》,开展县以下老年教育资源整合试点工作,打出了一套服务老年教育的组合拳。
为重点巩固社区老年教育服务工作经验成果,浙江开放大学(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牵头组建《社区老年教育服务规范》编制小组,全国多地调研社区老年教育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亟需规范的服务内容,在总结浙江省工作的基础上,吸取全国其他省市成功经验,历时近10个月数易其稿打磨完善。
该标准对社区老年教育的总体要求、服务提供方、服务管理、服务内容、服务类型、服务流程、评价与改进等7个方面内容做了规定,将标准化理念、方法和手段融入老年教育服务全过程,为其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老年教育服务模式,为老年群体提供更便捷规范的家门口教育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