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
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迎来
倒计时100天,
央视记者走进亚残运会竞赛场馆,
探访亚残运会准备情况,
感受“有爱无碍”的亚残温度。
首站来到临平区塘栖盲人门球基地。
△杭州亚残运会的吉祥物“飞飞”
浙江塘栖盲人门球基地门球馆
位于临平区塘栖古镇,
是杭州亚残运会盲人门球项目比赛场馆,
涉及2片比赛场地和2片训练场地,
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
由综合训练馆、单项比赛馆以及热身馆组成。
盲人门球运动是
根据盲人视力障碍特点
而专门设计的一项集体球类项目,
它需要运动员根据触觉
来确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方向,
根据听觉来判断球的方向、速度,
从而迅速做出反应。
这项运动的形式
适合于盲人视觉功能障碍的局限,
集安全性、竞技性、观赏性于一体,
既突出运动员个人技术又强调团队配合,
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
“盲人门球运动是一项球似篮球,
球门似足球,
而掷球动作像保龄球的运动。”
7月14日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形象宣传片《追梦》发布。中国盲人门球运动员孙振出镜宣传片,展现残疾人运动员跌倒又爬起的“追光”精神。
“第一次接触就爱上了这个项目。”12岁时,孙振在视障教育学校里了解到盲人门球课程后,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训练。尽管已经和这项运动相伴十多年,但说起最大的难点,孙振依旧认为是“听声辨位”。“听到声音的一瞬间才能判断球的走向,做出防守和击球的判断,这没有诀窍,全靠勤学苦练。”
正式练习至今的十年间,孙振先后获得世锦赛亚军、全国残运会亚军等荣誉。但能成为杭州亚残运会形象宣传片主人公之一,孙振此前从没想过。“刚收到消息时,先是惊讶,然后非常激动,因为之前从没想过能有机会参与拍摄。但我觉得主人公是谁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宣传盲人门球和杭州亚残运会。”
▲盲人门球运动员孙振
孙振说,在亚残运会项目“大家庭”中,盲人门球也属于比较小众的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比较冷门,希望通过宣传片让大家更了解它。”为了拍好这部宣传片,孙振提前和导演进行了多轮沟通,私下也不忘练习,“导演安排的动作和我平时训练的一样,拍摄顺利离不开拍摄团队和群演们的努力与支持。”
快走两步,一只脚做支点,绕着旋转一圈,球随着身体动作以一种优雅的弧度飞出……如今孙振的生活,由每天雷打不动6小时的训练组成,不断地磨练技术、战术和打法。“希望国家队可以在杭州亚残运会时站上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也希望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能和队友们一起获得残奥会冠军。”
正如《追梦》中所说的:我们都一样,为梦闪亮。孙振说,盲人门球运动就是“在黑暗的战场中寻找胜利的曙光”。“我们的比赛在‘看不到的世界’里,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但‘光’可以用心去看,‘追光’的精神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也希望更多盲人朋友勇敢‘追光’。”
倒计时100天
盲人门球运动员备战
亚残运会
在浙江塘栖盲人门球训练基地,盲人门球浙江男队的队员们开启了赛前特训模式,全身心投入,冲刺亚残运会。
偌大的球馆里,回荡着运动员的身体和地板碰撞产生的“砰砰”声。这支盲人门球浙江男队,有一半以上的队员同时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距离亚残运会还剩下最后100天,大伙铆足了劲,反复锤炼技术动作,调整竞技状态。
▲国家盲人门球男队助理教练郭鹏
国家盲人门球男队助理 教练郭鹏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每周七堂训练课,其中两堂力量训练课、一堂耐力课。现在时长适当增加,上午训练三小时,主要改进队员的进攻、防守等细节问题。与此同时,观看国外队伍的比赛录像,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
盲人门球运动员胡明耀说道:“现在相当于冲刺阶段,加强练习的同时保证不受伤,争取把水平都发挥到极致,拿到最好的成绩 。”
来源丨央视新闻 潮新闻 临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罗佳豪 贾延宗 陈天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