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今天又要“进京”了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台州乱弹,今天又要“进京”了

自动播放

5月9日晚,台州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芳林村》将在国家大剧院进行汇报演出。这是继《戚继光》《我的大陈岛》之后,台州乱弹三度献演国家大剧院。

近十年来,台州乱弹如中国戏曲界的一匹黑马,将充满地方特色的韵腔唱响台州山海,并接连迈入国家艺术殿堂,跨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

历经从繁华到落寞,从沉寂到重焕光芒,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这一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剧种。

400岁的台州乱弹,走过怎样的演变之路,又怎样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最不可缺

台州乱弹,是浙江“四大乱弹”现今唯一保留“乱弹”命名的剧种,(另有绍兴乱弹,即绍剧;浦江乱弹,即婺剧;温州乱弹,即瓯剧)。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台州乱弹是中国剧坛上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一朵兰花”。

这朵幽兰萌发于明末清初,距今约400年。台州乱弹的舞台语言,以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乡土气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是最大特色,唱腔以唱乱弹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徽戏、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其剧目有300余本,本家戏有“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更有令人称道的独门绝技,如“打插桩”“耍牙”“风火球”等。

清末民初,台州乱弹迎来全盛时期。戏班有28家,遍布台州各县,甚至在宁波、温州都能听到台州乱弹之音,演出所到之处,观者云集。但之后的百余年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州乱弹班社一度解散,出现青黄不接、传承断代等现象。

新中国成立后,几位老艺人一度扛起重振台州乱弹的大旗。上世纪 80年代,台州乱弹几次公开亮相,《拾儿记》《空花轿》《荒魂》等剧目,多次亮相省级、市级戏剧节并连连获奖。但这些如昙花一现,在舞台上,台州乱弹停歇了将近30年。

《三打白骨精》1979年

《拾儿记》1983年

新生萌芽

或许是不忍看到这朵幽兰凋谢,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州乱弹老艺人、社会各界人士、各级媒体,多次发出“抢救台州乱弹”的呼吁。

万众期待之下,机会终于来了。

2005年3月,台州市、椒江区与三家地方企业共同出资,“民办公助”性质的新剧团应运而生——台州海东方乱弹剧团正式挂牌,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乱弹为名的剧团。数年后更名为浙江台州乱弹剧团。

2006年,台州乱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台州专门成立了“台州乱弹抢救保护研究工作室”,致力于挖掘整理资料、曲谱、剧本,对于濒危经典剧目和曲目,组织传承人进行唱腔整理。同时,剧团复排传统剧目,继续扎根民间,送戏下乡,带观众重温“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等经典。

传统曲目剧照

沉寂许久的台州乱弹重新唱响,保护和传承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踏实。

创排新戏

一个地方剧种要发展,除了保存传统技艺之外,更需要创新。

2014年,大型新编历史剧《戚继光》的创作和排演,是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第一场大变革。2015年11月,《戚继光》参演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跻身顶级国际艺术节。2016年2月,该剧献演国家大剧院,成为台州首个亮相北京的剧目。

《戚继光》

2019年,台州乱弹又推出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这是一次以现实题材盘活传统戏曲的成功尝试,也奠定了台州乱弹剧团在浙江戏曲界的地位。2022年4月,第二部现代大戏《我的芳林村》成功展演,这是一部围绕共同富裕主题的现代戏,巡演所到之处,观众无不点赞、叫好。

《我的芳林村》

借着这些大戏的东风,台州乱弹名声大噪。

近年来,剧团先后获得各级奖项和各类扶持项目40多个,原创作品两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两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剧本孵化计划扶持项目,三度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两度获浙江省戏剧节“新剧目大奖”“兰花奖·特别奖”。

文化名片

当下,台州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台州乱弹作为台州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台州争创文化强国市域典范的美丽注脚。

出国交流演出

“越是地域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传统的越是现代的,越是本真的越是新锐的。”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说,“用台州乱弹演绎台州故事,是我们的追求;打造台州乱弹风格的现代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台州乱弹剧团现有演职人员83人,已复排16本大戏和30多出折子戏,年平均演出250场次以上,累计受众已超过300万人次。

今年,台州乱弹又有一连串新动作。

4月13日,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浙江专场鸣锣开演。台州乱弹高亢激越的唱腔在舞台荡漾,让老戏迷大饱耳福,也在年轻观众中圈了一波“新粉”。

4月24日,中国戏曲学院在台州乱弹剧团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国”“民”首次牵手,探索台州乱弹的活态传承和发展。

台州乱弹这一地方剧种,继续大戏登场。

来源:望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