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轩|“大运河”的十年之约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之江轩|“大运河”的十年之约

一段恋情跨越十年,称为“爱情长跑”;一株树苗跨越十年,能成“可造之材”。那如果,一部舞剧演绎十年呢?

近日,作为2023之江艺术季演出剧目之一的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在首次创排后的第十个年头重新上演。

如剧名所表达的,十年间,《遇见大运河》不仅与中国大运河沿线6省2市“相遇”,还开启了“世界运河遇见之旅”:全球巡演200余场、行程30万公里。艺术是世界共通的语言,来自中国大运河的一滴水,在世界各地的观众心中激荡起别样涟漪。

不禁要问,这部穿越十年的舞剧,到底魅力何在?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它又能给当下的艺术创作带来怎样的启发?

图片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走进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

有位历史学家曾这样说,中国有两大人工奇迹,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长城代表了中国的历史,它是防御的、坚守的,但运河代表了中国的今天,它是交流的、开放的、共融的。

大运河上故事多。大运河自开凿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人类互相连接、互相见证。滔滔运河水,缓慢而坚定地流,在千年荡涤岁月中,将历史精华沉淀,串起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见证着为生计与理想奔波、奋斗的芸芸众生。

而《遇见大运河》的故事,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2010年,以大运河申遗为契机,杭州歌剧舞剧院萌生创作一出体现大运河历史文化的舞剧的想法。作品的核心,就是讲述人与运河的故事,对悠悠运河文化进行一次“疏浚”。

此后,主创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挖掘运河史料,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沿河采风,收集到了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人与河的故事。2013年正式进入创作,2014年进行首演。

安徽泗县的老奶奶陈绍兰,日复一日地保护隋唐古运河免遭破坏;河南洛阳的守仓人张永生,用一生守护运河上的含嘉仓;还有位年轻时做过船工的杭州人,听闻要创作与运河有关的舞蹈后,每年都将自己收集的运河消息做成剪报,送至剧院……

100多个鲜活的“水故事”,无一例外都让运河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具体可感。它们成为创作灵感、作品元素,撑起了《遇见大运河》。当舞台上的灯光亮起时,画面也徐徐展开:

女主角是来自大运河的一滴水——水灵,男主角承望则是一位寻踪大运河历史文明脚步的现代人。作品以两人相知、相恋、相互守望的故事为视角,呈现了运河在开凿、繁荣、遗忘和复兴的千年历史中,与人类关系不断产生变化却始终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交响。

观得到景,留得住情,《遇见大运河》也与大运河一样,很是吸睛。灯光、舞美、音响……在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观众们能从舞台呈现中看见水的清澈灵动,也能看见滔滔长河陷入泥泞的挣扎;能看见运河两岸生生不息的百姓黎民,也能看见一代代人追古问今探索运河的保护之道。

这部舞剧,也让很多人从中收获了独一份的认知。一位宿州观众看后说:“从前在祁县运河南边的矿上上班,坐船到河北边赶集,记得水面很宽、水很深,但不知道它有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

图片

苏伊士运河“快闪”表演

一部舞剧上演十年,不断在各地巡演,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究竟怎样从《遇见大运河》中得到共鸣?

笔者认为,舞台艺术的魅力,在舞台上,更在舞台之外。而创排者追求的,当然不仅仅只是舞台上的美感呈现,更应该是台下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结,乃至落入生活日常,与大家在心理上形成同频共振。

比如,演绎运河的故事,要挖掘千百年来人类的心灵深处与运河、与水的情感,用艺术语言让水流流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去感受她的波澜壮阔、豪情万丈,或是静水深流的力量。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遇见大运河》努力做到了。舞剧巡演每到一处,都会往作品中加入当地的运河记忆,像地名与方言等。巡演至绍兴时,创作团队得知当地的八字桥是中国最古老的立交桥时,便在当晚的演出中展现了“八字桥”。看似是加入了一座桥,实则是对浙东运河开凿与变迁历史的感知与触摸。

又如,演绎运河的故事,不该局限于剧场,而应落于日常。舞剧的灵感来自生活,火热生活一线都是舞台。正如我们常说的,艺术的追求,是让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最终又回归到生活中去。那些因运河而联系起来的人们,也是这部舞剧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在不久前,《遇见大运河》在杭州地铁凤起路站、大运河站为往来旅客献上了两场快闪,让路人惊喜不已。而这样的情景,已在世界各地上演了很多次。在金字塔下、在塞纳河旁、在繁华都市的中心公园里,《遇见大运河》这一捧东方之水,不断汇入世界运河水,汇聚而成人与运河和谐共生的理念。

对许多观众来说,《遇见大运河》独特的余韵,不仅在于能在剧场内激起心绪波澜,而且是当看完演出,再去运河边走上一走的那个时刻,仍能品味回甘。

图片

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剧照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传统舞台艺术一度面临巨大冲击。外界瞬息万变,潮流的变迁、资本的席卷、娱乐的泛滥,都将文艺裹挟其中。

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在短视频时代,几秒内就能让人又哭又笑,传统的文艺形式是否还能给受众带来快感?如何打造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作品,成了文艺创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

事实上,这些年里,舞台艺术家们并没有闲着。

有人选择深耕传统文化资源富矿,实现传统舞台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极致的美的体验中焕发生机;也有人选择主动“拥抱”变化,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创新,实现传统艺术的“破圈”。

我们欣喜地看见,近几年,像《遇见大运河》这般,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舞蹈作品越来越多。

比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绘”形式,让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为更多人所熟知,掀起了一股“向宋人学审美”的风潮;登录央视春晚的舞蹈《碇步桥》,凭借清澈柔美的江南气韵快速出圈,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还有,在年轻人喜爱的B站上,能看到在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惊梦》中出现了花样滑冰,也能看到方锦龙与虚拟偶像洛天依同台,在赛博世界里演绎“新国风”。

细看这些“破圈”之作,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点:

首先,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以崭新的演绎形式,带领观众领略东方美学。它们在现代艺术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表达,或是意境还原,或是造型美化,等等。当演员们开始翩翩起舞时,“惊艳”几乎是所有观众的共同感受,人们不约而同欢呼,文化自信由衷涌动。

其次,不仅“见物”,更“见人”“见情”。它们不是生硬地将某一事物、某段历史搬上舞台,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真挚的情感、感知背后的精神,与此同时,寻找新的可能,这种可能,是一种向“新”的力量。

一部好作品,往往就有这样的感召力,在人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等待来日吐露新芽。

人们常说历史如洪流,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相较之下,文化的传承,确实更像人工开凿的运河。正如有人这样形容大运河:有些地方的运河有断流现象,但保护运河的精神力量不会断流。大运河就是这样重要的文化符号,传唱起古与今,连接着中与西。

来源:浙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