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寻隐--剪纸里的桐庐诗意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桐江寻隐--剪纸里的桐庐诗意

《桐江寻隐》 喜获:“2022浙江省乡村民宿伴手礼大赛杭州赛区 ” 匠心奖

“韵味杭州 游礼相伴”2022杭州市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 ”银奖

桐江寻隐--剪纸里的桐庐诗意

桐庐,位于杭州钱塘江上游,富春江如碧带,穿城蜿蜒而过 。

黄帝时期有老人于东山桐树下结庐而居治病救人,人称桐君老人,此地乃得名桐庐。东汉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帝刘秀同窗好友;但隐姓埋名,退居于富春山;不慕富贵不图名利深受后世称誉。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有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赞语。由此,桐庐亦被称为东亚隐逸文化发源地。

桐庐剪纸是国家级非遗,源于桐庐民间艺人用剪刀或刻刀在报红纸、毛边纸、蜡光纸、宣纸上剪出或刻出各种花卉、瓜果、人物、动物、景观等图案,用于各种节庆祝福、红白喜事等民俗的传统民间美术,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生动显示出民俗人文、艺术审美价值,是江南民俗剪纸的杰出典范之一,亦是我国民俗剪纸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据明代《武林梵志》载,早在五代时期桐庐民俗盛行剪纸。清乾隆年间《桐庐县志》载“嫁娶之日行亲迎礼用新轿花灯鼓吹前号”、“竞以纸糊各种龙灯及竹马极工巧”、“冬至缟纸衣展先墓曰送寒衣”,这些民俗活动中都有剪纸的应用。此外还有家家户户剪窗花、贴门神的民俗记载。据考证,桐庐深澳、荻浦等地古建筑上窗花、门板、牛腿木雕,均为剪纸模板上雕刻而成,至今尚有许多木雕师傅擅长剪纸。

当代以胡家芝为代表的桐庐剪纸艺人不断地探索当地传统剪纸艺术的规律,使原生态的民俗剪纸得以很好保存。 近年来剪纸以民俗剪纸为多,艺人们以精湛的剪法剪出各式团花,构图精美,粗细结合,体现出桐庐剪纸“厚中见秀、玲珑剔透、质朴典雅、含蓄华丽”的特色。剪出的窗花、灯花、喜花体现了江南的民众生活,生动又朴素。

多年来,本邑文化部门注重保护和传播剪纸文化,于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近年来整理出版剪纸作品集12册;建成了桐庐剪纸艺术馆、女儿村剪纸馆、胡家芝剪纸馆等 。 这些场馆离深渡都不远,深渡在日常工作,在学习中既传承又创新,坚持向外界传播本地非遗剪纸文化,经常会和大家从最简单的剪“喜”字开始吸引注意力,剪、刻,双刀齐下,更有各种生肖,风景类作品让来者欲罢不能,直到完成作品。

桐江寻隐--剪纸里的桐庐诗意

今年花费几个月的时间精雕细剪,在剪纸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设计新的表现形态,再三易稿,终于把清代刘嗣绾所诗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结合桐庐隐士高名的历史,浓缩于《桐江寻隐》中,灯光柔和,清淡高雅一如隐者其境。

桐江寻隐--剪纸里的桐庐诗意

(来源: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