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力推进现代社区综合服务集成改革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大力推进现代社区综合服务集成改革

近年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对标浙江省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战略部署,该省各级民政部门聚焦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党建统领、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因地制宜、整体智治理念,以打造“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为牵引,协同推动现代社区综合服务集成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系统布局 完善服务矩阵

按照全域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的要求,片区统筹定规划、定布局、定标准。

1.统筹城镇规划体系

推动各地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衔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如台州市对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未来社区建设,编制《城市社区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

2.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按照“标配场景+选配场景”“优质共享+全龄友好”“党建统领+文化彰显”“群众自治+邻里守望”等现代社区建设要求,形成全域推进社区服务综合体的标准规范。如湖州市出台《幸福邻里中心建设与运营管理规范》,明确幸福邻里中心的建设、管理、运营、评价标准。

3.优化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行动,加快完善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托育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学校、妇儿综合服务驿站等为一体的现代社区服务矩阵。如临海市通过“建设单位返还一批、政府投入新建一批、各级部门帮扶一批、企事业单位调剂一批、就近租赁一批”形式,新增社区公共服务用房1.13万平方米。

坚持共建共享 探索长效运营

坚持决策共谋、建设共推、成效共评、成果共享,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

1.强化党建统领作用

构建融合型、服务型、创新型现代社区党建统领新机制,将基层党组织整体嵌入现代社区治理链、服务链,织密织细新型治理网格。如杭州市上城区“幸福邻里坊”深化“全域党建联盟”,有效统合共建单位、机关部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加大社区服务供给。

2.提升持续运营能力

积极培育运营主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通过政策扶持引入综合集成运营商和托幼、养老等专项服务运营商,提升社区生活共同体质效。如德清县创新开展“社区营造”工坊,推动幸福邻里中心开展治理服务微项目,调动多方主体和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3.建立基本服务清单

突出“一老一小”,建立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生特殊家庭等困难群体服务清单,定期探访关爱、援助服务。如杭州市西湖区开展“我为民生综合体送服务”活动,形成11类60项服务清单。

坚持数字集约 营建智慧场景

根据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探索实践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打造便民惠民数字服务圈。

1.建设智慧平台

按照“省市统建、上下贯通”原则,推出浙江未来社区在线,实现未来社区建设全过程监管和运营全程监测,探索形成未来社区运营评价体系和数字化建设指引,推动标准化、可复制、低本高效的社区智慧服务资源供给。

2.赋能社区治理

对接公共数据平台和基层治理平台等,因地制宜深化完善“五社联动”、议事协商、公益志愿等智慧治理模块,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社区议事、邻里互助。如台州市路桥区在“浙里办”上线“社小智”应用,创新智能安防、线上协调等场景。

3.构筑数字图景

推动“托育、教育、居住、健康、养老”等数字场景高效落地,线上线下融合打造“一老一小”高质高频应用,提升数据共享和多跨协同公共服务水平。如杭州市西湖区建立“幸福荟”数智平台,通过数字民生地图实现社区服务综合体活动预约、项目体验等功能,同步设置“一键养老”破解老年人“数字鸿沟”。

坚持动态评价 提升内生效力

编制现代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评价办法,形成“正面清单+负面清单”,推进社区服务能力提升。

1.开展服务星级评定

从组织管理、设施环境、服务开展、队伍建设、群众评价、社会影响等设置6个方面、24项二级指标,开展社区服务综合体星级评定,挂钩补助奖励。

2.组建服务体验官

广泛收集民生服务需求,招募由辖区“两代表一委员”、热心居民和社区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的服务体验官,根据自身服务体验,对民生综合体提出优化改进意见,联动共治力量,迭代综合体服务。

3.强化智库智力支撑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建,借力各类专家智库,推动社区服务综合集成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着力打造可看、可感,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浙江辨识度的现代社区标志性成果和实践样本。

来源:中国社区报

信息来源:浙江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