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诞生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省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诞生

浙江省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诞生

浙江省首例遗传改良“胚胎牛”诞生。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 (钱晨菲 郑亚楚)10日,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首头采用胚胎移植技术改良繁育的南方奶牛良种“胚胎牛”于近日诞生,将有效打破高端奶牛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奶牛的自然繁殖周期较长,正常情况下母牛一生只能获得3至10头后代。但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可有效缩短良种扩繁的世代间隔时间,优秀母牛一生可获得30至50头后代。”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肖卫明介绍,“相比引进优质冻精配种获取理想后代,胚胎移植技术耗费的时间更短,仅需一代即可提升生产群性能,迅速扩大良种数量。”

据悉,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牛奶产量和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帮助更多养殖户实现增产增收。“预计一头新生代奶牛一年可产奶14吨,比自然繁殖的奶牛提高4吨左右,按此计算,每头奶牛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约5.3万元,其乳品质相较于普通奶也会更好。”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胚胎移植工程于今年1月在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柳峰乡云岚牧场启动。技术人员从牧场4万多头奶牛中,选出遗传性能排名前10%的“供体”牛来生产胚胎,并将胚胎移植到遗传性能排名后25%的“受体”牛,以此阻断劣质基因遗传,快速激活牧场种群的高产潜力。

首批移植的14头高育种值胚胎牛将在未来几天陆续降生。“小牛出生后,其耳朵上会挂一个黄色标签。这是小奶牛的专属‘身份证’,上面记录了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跟踪监测。”云岚牧场负责人叶侠鸶介绍,牧场将依托牛群管理、物联标识等数字化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并通过体形、基因等测定技术,继续培育适合南方气候的优质核心奶牛种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