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台州市仙居县埠头镇党委政府提出大力打造“镇工业园区、共富工坊、小镇创客厅”三大创业致富平台,对各行政村闲置工坊进行汇总,因地制宜引导产业发展,既要富村民的口袋,也要富村民的脑袋。
图为埠头镇石榴红共富工坊
“小产业”集群化,一根红烛芯照亮产业共富路
“我这一道工序是分拣芒草杆,把外面收进来的草杆根据大小长度相近的原则分类扎成一捆送去切割。在这里上班蛮好的,我们早上6点到11点,下午12点到4点,不耽误家里烧饭、接孩子、干农活,10块钱一个小时,我一天能挣90块。我以前靠每个月领低保,村里干部好,让我到这里上班赚点钱补贴家用。”白泉村村民张爱花说道。
埠头镇十都英村白泉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蜡烛芯产业村,村民们或是经营,或是从事着一个共同的产业——蜡烛芯加工。走进埠头镇“石榴红”共富工坊,车间里整整齐齐地堆叠着一捆捆扎好的芒草杆,这是制作蜡烛芯的原材料。像这样的场景在村里随处可见,从收割、晾晒芒草-分拣芒草杆-切割芒草杆-绵纸包裹芒草杆到最后制成蜡烛芯,四道工序被白泉村的村民们安排的明明白白,大家各司其职,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全部在村内就可以完成,免去了运输的烦恼,更富了村民们的钱袋子。
白泉村自2013年行政村撤并自十都英村,2022年。村两委干部通过改造白泉村旧公房,将之变成了一座7间4米高的共富工坊,用于租给蜡烛芯产业加工户,改变了原先小作坊的落后面貌,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空间。至目前,工坊共有企业4家,收纳工人50余人,月人均增收3千-5千元,年均产值超400万元。
图为村民在捆扎芒草杆
“低小散”规范化
类似“石榴红”共富工坊一样的工坊在埠头镇随处可见,各行政村对村内闲置集体资产进行盘活利用,通过低廉的价格租给村民用于生产经营,既扶持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提高村民就业率,又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举多得。随着共富工坊向村民推广使用,给村里低小散企业、小加工点等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场地不达标、消防不达标的小地方,摇身一变拥有了专用车间,配备了齐全的消防设施,村集体还会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工人们的安全感大大增强。十都英村的另一处工坊租给了一间印刷企业,企业主也是该村乡贤,听说村里刚好有工坊可用于企业生产,正处于企业扩张发展期的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十年租赁合约,投资1千万元进行了规范化改造,目前该企业年产值约2千万元。
埠头镇振兴村是侨助共富工坊的试点村,在埠头镇侨胞周伟力的牵线搭桥下。振兴村引进了一批来料加工产业,将旧公房改造成了厂房,供企业主进行产业加工,吸纳了周边30余名劳动力。“套一只袜子五毛钱,一天可以套一百多只,我现在刚来速度还不是很快,她们做得快的一天可以套两百多只。”振兴村村民陈冬花高兴地说道,“工坊弄得好啊,我本来年纪大了也不想出去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点外快,蛮好的。”振兴村共有来料加工点5个,包括服装、箱包等产业,共创造就业岗位67个,年人均增收约1万元。
图为辰龙彩印厂内部
地方产业特色化
埠头镇党委书记郑毅表示:“做好共同富裕还要深刻回答好‘村里有什么、村民会什么、市场要什么’这三个问题。”除了租赁给企业用于生产的工坊,结合埠头镇“水韵古镇 畅美埠头”的特色定位,挑选并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共富工坊,作为埠头镇“埠八样”农产品区域品牌、“神农谷”道地中药材品牌的发展支撑,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创业致富途径,如十都英村中药材市场、埠头村洪宗相古民居、埠头村小镇创客厅等。
埠头镇是“浙八味”等中药材的传统产地,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大陈坑村的白术也被鲁迅先生写进书中,并表示“舍不得食用”。埠头镇计划打造“神农谷”道地药材品牌,全面恢复道地药材的种植,十都英村中药材市场将建成集药材的粗加工、销售、药农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小镇创客厅位于埠头村古民居,将改造成为一个中医文化馆,用于展示、介绍中医文化,并定期邀请中医到馆坐诊,不断提升工坊人气,丰富工坊内涵,使之真正成为服务村民、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凤凰网浙江:周斌 通讯员:赵雨漫 邬立波 周彦姿)
埠头镇小镇创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