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港青年见证下 “百名先烈画像”展开幕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在浙港青年见证下 “百名先烈画像”展开幕

这里有思念与希望,守护与缅怀,赓续与传承。

一年多前,草长莺飞的三月,钱江晚报联合浙江传媒学院,发起“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活动。9个月,联动全国十余所院校,完成100多张烈士画像、3部烈士主题动漫。

这场活动中,一群年轻的师生迅速集结,与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进行了一场超越时空的特殊对话:用画笔描绘英烈的年轻模样,用专业赓续不朽的红色力量。

91岁志愿军老兵陈志英在展墙前敬礼。(陈凌广/摄)

91岁志愿军老兵陈志英在展墙前敬礼。(陈凌广/摄)

今天(6月30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在浙、港青年的共同见证下,“香港青年走进浙江”系列活动之“百名先烈画像”展在浙江传媒学院启动,让烈士光辉的形象从过去照来,向未来而去。

盼了七八十年的烈属,终于等来了团圆

6月30日上午9点,浙江传媒学院行政楼报告厅。

入口处,由浙江传媒学院师生创作的主题动漫里的英雄人物,构成了一幅红色的老兵头像,鲜亮耀眼。这位老兵不是一个人,而是为了争取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在革命斗争中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永眠于青山的一群人。

大幅画像边上,是过去一年间篇篇媒体报道的文章,其中就包括来自钱江晚报的多个版面被一一展示,每个版面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作为全场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一幅幅画像、一个个版面,串起了过去一年的付出和收获,那些采访时的感动、为烈属圆梦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钱江晚报的多个版面被一一展示,每个版面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钱江晚报的多个版面被一一展示,每个版面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

自“迎接建党百年,为百位烈士画像”启动以来,9个多月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奔赴全省多地,采访数十位烈属,用14个版面,浓墨重彩地重点跟踪报道。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希望为烈士画像,不仅停留在一幅幅反复修改的黑白素描上,而是能挖掘背后更多的红色故事,让一位位烈士真正成为融在年轻人血液里的鲜亮坐标。

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向6位烈士家属赠送画像。烈士金平欧之子金仲祥手捧画像,热泪盈眶。

烈士金平欧之子金仲祥

烈士金平欧之子金仲祥

“我爸爸金平欧牺牲于1945年,那时我才出生92天。”每一位烈属,都经历过太多不容易。金仲祥的成长,没有父亲的陪伴,而家人对于父亲抗日的义无反顾甚至献出生命,曾有过不解和埋怨,“那时候他全身心投入抗日,不肯挤出一丁点儿时间回家探望,所以连刚出生的我也没见过。”(此前相关报道请点击)

父与子从未见过面。如今,金仲祥已经78岁,满头华发。此次为烈士画像活动中,他终于得到了一幅父亲的画像,这也是他第一次见到父亲的模样。“盼了78年,爸爸总算回家和我们团圆了。”

像金仲祥一样,从年幼等到年老的烈属还有很多很多,百幅画像背后,都是一位位亲人、一个个家庭跨时空的重聚。

三个“了不起”,是她最想说的话

为百位烈士画像是一次圆梦行动,圆的不仅是烈士家属的梦,还有叶庆华的梦。作为活动最初发起者,叶庆华自己也是一位烈属,她的丈夫孟祥斌于15年前,跳入滚滚婺江中救人而牺牲。

多年来,叶庆华一直默默为数十位抗美援朝烈士寻亲,期间得知很多烈士牺牲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她萌生为烈士画一张像的想法。这个小小心愿,最终在钱江晚报、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的推动下,生根发芽,就像一颗火种,最终形成了全国正能量的燎原之势。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团队前一天在忙着布展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团队前一天在忙着布展

这其中,有像省政协委员、浙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丁海祥这样的积极推动者,为活动部署落地;有像浙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武小锋、漫插画系主任湛胜平,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金晟、副主任蒋辰和教师李炳岑、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所所长童巍等,带领学生用自己所学所长,为烈士画像、创作主题动漫。

正如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所说,为烈士画像成为了浙传师生的特殊使命,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一抹亮色,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95岁志愿军老兵、一等功臣徐杰。(陈凌广/摄)

95岁志愿军老兵、一等功臣徐杰。(陈凌广/摄)

从萌芽到圆梦,在叶庆华心中,最深的感触则是三个“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他们用对烈士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撑起了此次活动;了不起的,还有用职业担当传播烈士故事,讲述烈士家属心声的媒体,“还有那些用70年、80年等待,只为见到亲人样子的烈属,他们一辈子的等待了不起。”

孟祥斌牺牲时,他的女儿只有3岁。成长过程中,和很多烈士子女一样,她对父亲也有过埋怨。尤其当母亲叶庆华只身一人扛下生活的艰难时,当无数个本应举家团圆的节日里,母女俩对着照片沉默时,她责怪过甚至恨过父亲。

叶庆华女士用三个“了不起”表达了内心

叶庆华女士用三个“了不起”表达了内心

这些年来,叶庆华用孟祥斌牺牲的抚恤金在他生前就读的小学、中学和高中建起了祥斌书屋,还经常去孟祥斌在世时常去的养老院探望老人,用自己的工资,帮助十多个孩子完成学业……尤其在为烈士寻亲之路上,她更是一位“提灯者”,不遗余力为烈属圆梦。

女儿渐渐理解了父亲那一跃的选择。

“妈妈常说,从爸爸身上看到了人活着的重大意义。或许在我的成长中,爸爸也从未缺席,他早就用自己的生命教给我应该如何做人。”女儿的话语,也让叶庆华欣慰。

叶庆华说,今年女儿已经参加完高考,志愿就填报了孟祥斌的母校,“她想以爸爸的母校为起点,去寻找爸爸做出那个选择的答案。”

要用青年人的方式,将所见所闻持续传递

“百名先烈画像”展是“香港青年走进浙江”系列活动的启幕,此活动是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指导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传媒学院、钱江晚报社联合主办,民盟浙江传媒学院委员会、浙江传媒学院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等单位承办,同时也是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

时间紧任务重,短短3天时间,活动落地,现场展示的画像、播放的视频,触及参观者的泪点。

在浙港青年见证下 “百名先烈画像”展开幕

作为香港青年走进浙江系列活动策划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葛继宏在活动现场几度哽咽。

“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为烈士画像,其实是一堂很好的思政教育课。很多年轻人对那段历史不熟悉,对烈士的故事不了解,通过画像的方式,挖掘烈士背后的故事,让年轻人感受烈士的伟大。”此次活动第一站,葛继宏安排香港青年参观百名先烈画像,通过倾听老兵、烈属的讲述,让香港的青年人能够了解和平祖国的来之不易,“他们看到曾经的同龄人为了国家走上战场,那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做些什么?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这种红色思政教育,是体验式、深入性的,是会入心入脑的,能让他们有新的感悟。”

香港青年代表杨雨欣

香港青年代表杨雨欣

杨雨欣就是此次参加活动的香港青年代表,目前她是浙传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一名大三学生。在此之前,她曾听说过为烈士画像活动,但并没有深入了解。“今天看到一幅幅烈士画像作品展示,听到烈属和老兵讲述的故事,深受震撼和感动,内心也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因他们能团聚而觉得温暖。”杨雨欣说,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对烈士永怀感恩,青年人更要继承他们的精神,“我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努力传递给身边更多的朋友,更多的香港青年人。”

接下来几天,香港青年将会走进余杭共富之村,到嘉兴参观红船,到义乌、横店感受文化旅游,走到浙江广袤的大地上,去感受共同富裕的建设成果。

浙江传媒学院参与开幕表演的同学们

浙江传媒学院参与开幕表演的同学们

(信息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通讯员:乔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