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桑田书巨变 乡村振兴绘新图
——浦江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县“三农”工作综述
青山绿水环绕,粉墙黛瓦相间,一村一幅画,一户一处景,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村治理焕发勃勃生机;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农民增收有质有效,农村生活幸福美满,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新农村画卷正在丰安大地上徐徐展开。
自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浦江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模式,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整治和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小康憧憬变成了现实,共同富裕蓝图化为了美景,书写了一段浓墨重彩的时代华章。
加速农业现代化 夯实振兴基础
隆冬时节,杭坪镇眷心农业科技示范园依然绿意盎然,育苗大棚里一畦畦蔬菜种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
近年来,眷心农业科技示范园紧紧围绕提高农业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目标,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将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于种苗生产全过程,实现了种苗的规模化生产,不仅满足了本地农户的需求,还打开了省内外市场。这是我县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用汗水在广袤田野上浇灌的累累硕果,也是坚持“科技兴农、产业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我县在抓好农业产业振兴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技术,实现农机农艺技术相互融合,通过推广优良品种、规范化密植、数字化运用等技术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效。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县强化耕地保护、夯实农业基础的重要举措。我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技术等,构建常态化耕地利用监测机制,坚决打击耕地破坏行为,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3041.4亩,有力夯实粮食增产基础。
同时,我县围绕蔬菜、水果、茶叶、生态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改变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发展之路。截至三季度,我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15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2.5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6.86万亩,总产量9.27万吨,总产值1.65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107000亩,产量140623吨,产值130535万元,比去年增加5.56%;茶园面积3.98万亩,总产值10190万元,总产值与去年相比增加20.31%。
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据统计,我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43元,年均增长9%。今年三季度,我县上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865元,增幅26.4%。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构筑发展高地
“现在家门口就有水龙头,用水方便多了!”告别“望天水”,吃上“放心水”,11月下旬,我县西北部山区农饮水工程正式供水。拧开水龙头,流水的声音同山区群众的笑声一样不断。
完善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类基础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我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完成86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4个特色精品村的创建工作,建成2条美丽河湖建设,推进城乡同质化供水,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村子越来越漂亮了,游客越来越多了。”中余乡坪上自然村通过农房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让人居环境更干净更美丽。村民许建平乘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东风开起民宿,开业之初就陆续收到500余套客房的订单。截至12月中旬,我县民宿产业共接待游客88万人,直接营业收入7295万元,游客购物收入1349万元,三项指标增速均超过20%。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题中之义。2021年,我县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农村文化礼堂为载体,以浦江特色文化为内涵,开展“助力全域旅游,携手美好生活”送戏下乡主题演出133场,送电影下乡3285场,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及对外展示交流活动十余场,筑起本土文化坐标和精神高地。
乡村建设,不仅要“面子”,更要“里子”。我县加强乡风文明治理和建设,在全域推广好家风评价体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老百姓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
我县还把改革作为乡村建设的“关键一招”,在全省率先建立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党建+”工作模式,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切实加强“三农”要素保障,建设高素质“三农”工作队伍,让乡村迸发无限活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迈向共同富裕
走进花桥乡里黄宅村,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道平坦宽阔,村庄干净整洁,民居高低分布、错落有致,房前屋后也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四处树木成荫……眼前的美丽景象,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
2017年,里黄宅村被列为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时,进村的道路还是坑洼狭窄的泥土路,每逢下雨便泥泞不堪,村容村貌也与现在有着云泥之别。如今的里黄宅村,早已成为浦江县乡村振兴和促农增收的生动范本。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产业的不断发展,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而这样的巨大转变在浦江其他乡村也随处可见。
环境干净优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增收致富大道也越走越平坦。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围绕自身条件和资源优势,转变增收思路,创新致富门路。充分利用古村落资源参与项目开发,引进产业帮扶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新项目……168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陆续摘帽,全县入账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8亿元,经营性收入9071万元。227个村皆达到总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的省定目标。195个村达到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的县定目标,占比85.90%。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沉寂的乡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全面进步的基础所在。我县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农村群众反映问题比较突出的重点领域,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解民生之急,纾民生之困。全县目前布点电力便民服务站244个,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站)113家,规范化建设率达70.62%,完成低收入农户政策性补充医疗保险6393人,保险经费90.87万元。
我县还促进农民创业创新,吸引青年人才从城市回归创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发展青年创业者 85860名,优秀带头人100余名,让老百姓成为了“农创客”,在家门口就能做起生意、月入上万,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夯实了基础。
时间刻下了胜利的丰碑,记录了浦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程!
扬帆起航再出发,策马扬鞭新征程。浦江将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浦江,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乡村产业强起来、农村环境美起来、农民生活富起来的目标,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
来源:浦江发布
原标题:
沃野桑田书巨变 乡村振兴绘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