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阳光
晒在身上暖暖的
乐清的山色也到了真正开始变换的时候
许多人会选择在这个时节
出去登山觅色
小编为大家推荐一条
号称高阶玩家必须打卡的清幽古道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连接芙蓉雁荡两地的山道
四十九盘岭
如今正是它染色正美之时
莫要错过它
盘盘欲上天
“四十九盘岭,盘盘欲上天。不教双足苦,难到万峰巅。”清代袁枚的《过四十九盘才到雁山》极传神地写出了四十九盘岭的轩峻气势。有这位生前活跃于苏杭的大诗人、大美食家为四十九盘岭背书,更让后辈们对这条古道悠然神往,但诗中的“不教双足苦,难到万峰巅”又不免让我等疏于锻炼、处于亚健康的后生望而却步。今春闻四十九盘岭杜鹃盛开,艳压群山,本想一睹芳华,奈何一时难觅伴侣,怅然作罢。今冬又闻四十九盘岭枫叶层林尽染,意境悠然,半月之前便相约雁东村驻村干部赵章余、村委会副主任谷如祥、党委委员赵崇进一同攀登四十九盘岭,以壮胆气。
四十九盘岭又曰丹芳岭,南起芙蓉镇会峰寺,北至雁荡镇能仁寺,全长2.4公里,块石路面,宽约3米,岭背海拔311米,岭虽不高,但盘旋曲折,行走费力。据《芙蓉镇志》记载:北宋年间,温台驿道走的是白箬、筋竹二岭;南宋初年,北段驿道改从雁荡山中出入,四十九盘岭成为官道;南宋末年,山中驿路废去,又由大荆经白箬、筋竹二岭至芙蓉驿,而明清又多以四十九盘岭为主干道。
谷如祥、赵崇进今年都五十多岁,在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四十九岭是芙蓉雁荡两地村民往来的主要通道,行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农历“二”“七”芙蓉市日,山道上人流稠密,热闹非凡。他们也清晰地记得在山脚、山腰、山顶各有一处驿站,供赶路人和砍柴人歇脚、饮茶。
红叶秋意晚
四十九盘岭有七七四十九个弯,山路两侧皆是高大壮硕的枫树,特别处于每个弯角的枫树,尤为神采奕奕,不知这些枫树是野生的,还是古人有意栽植,总之是有成百上千年的树龄了。
每棵枫树不仅形态各异,树叶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树叶仍然维持春夏时节的青翠,有的已经青黄相间,有的如秋天的银杏叶般黄灿灿的,有的火红如霞,在此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此间独美,让秋意欲走还留。如果你细心观察,还会邂逅摇着“小手”的芒草,明亮小巧的野菊,果子宛如红玛瑙的冬青……一派野趣盎然。
迤逦纡萦的山路并没有想象中艰难险阻,一路登攀,甚是轻松惬意,源于石阶平坦宽阔,每一级的宽度和高度都非常接近,不会出现突兀的高低错落,而多弯也是为了避免山路直上直下带来的陡峭险峻。对于当年负重过山的赶路人而言,想必会埋怨山路的反复蜿蜒,但对于当代探幽健身的驴友来说,自然是乐趣加倍。
行将到达山顶处,有一汪泉水,水流不大,如半开半合的水龙头。赵崇进说:“这泉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我们小时候就有,不管是大旱还是大雨,都是这般大小。爬到这个位置,大家都口干舌燥,这汪泉水正好解渴。”
山顶处仍有古驿站的残垣,石块堆砌的墙根掩埋在杂草和树丛之中。“驿站供路人歇脚、躲雨,还提供义茶。随着芙雁两地的通车公路开通,驿道走的人少了,驿站无人打理,渐渐破败倒坍。”赵章余说。
古刹留典故
站在山顶,视野开阔,风光旖旎,可以看到山脚下的东岙水库和会峰寺。会峰寺和能仁寺处于四十九盘岭的首尾两端,为这条古道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遐想。
能仁寺是雁荡山十八古刹之一,位于四十九盘岭北麓,建于北宋咸平二年;会峰寺位于四十九盘岭岭脚东首,建于清康熙年间。
网友“老树皮” 摄
母亲娘家小芙,和东岙相邻,2019年,原小芙、东岙、下湾、麦西、茶塘等村合并成雁东村。母亲常跟我提起,她小时候大年初一没处去,就和小伙伴跑到会峰寺去玩,那时会峰寺香火旺盛,香客众多。她还讲了一个“飞瓦”的典故:当年主持寺庙修建的住持法达非常聪颖,寺庙顶部的梁柱搭建好后,他放出风声要表演“飞瓦”绝技,一时间乡民奔走呼告,纷纷前来看表演,结果住持让众人排队传瓦,省了不少人力,而瓦片从众人头顶过,也合乎“飞瓦”之说。乡民们虽气愤被住持利用,但也被住持的智慧折服,会峰寺的名声也就此传开。
谷如祥跟我讲了一个有些相似的故事,能仁寺自古就是一个大寺庙,占地面积17300平方米,僧人众多。在修建四十九盘岭的石阶时,僧人们在山道上排成了长龙传递石料,可以从山脚连到山顶。虽未免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佐证修建山路不易。(文/摄:应裕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