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漫步湖州,古镇是绕不开的风景。

不管脚踩哪一座小石桥,手抚哪一块破壁,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不用刻意,不用费力。

厚重历史的篇章缓缓展开,深入灵魂的历史建筑和人物鲜活起来,向你娓娓道来......

南浔镇

豆芽部落@什苡/摄

豆芽部落@什苡/摄

南浔镇是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古镇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一百六十八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88公顷。

@蔡成诚/摄

@蔡成诚/摄

南浔自古以来便是湖州的经济文化重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江南丝绸市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近代,以上海开埠为契机,南浔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丝商迅速崛起,涌现了刘镛、顾乾麟、庞元济、张静江、金城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

@沈勇强/摄

@沈勇强/摄

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型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

图源@南浔古镇官方微博

图源@南浔古镇官方微博

古镇内拥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尊德堂、大运河(江南运河南浔段、南浔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南浔粮站总粮仓、通津桥、洪济桥、颖园、述园快阁、董氏世德堂、寿俊堂等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桥、通利桥、新民桥等3处市级文保点,生计米行、刘氏景德堂旧址、周庆云旧宅等21处历史建筑。

豆芽部落@先森不讲李/摄

豆芽部落@先森不讲李/摄

古镇内传统民居清丽典雅、别致内蕴,大宅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大胆而巧妙地渗透和融合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筑艺术。这些融中西于一体的建筑、陈设和装饰艺术,折射出清末民初湖州的儒商大贾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体现了他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博大胸怀。

HUZHOU

新市镇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新市镇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德清县。古镇保护范围北至觉海寺北界,南至京杭大运河南岸,西至北栅西、西河口、南汇街、宁夏路,东至西安路、朱家弄、药王路、李家园路,面积11.79公顷。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新市镇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便是浙北地区的商贸重镇及文化名镇。北宋时期正式定名为“新市”,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新市镇商贸活跃,依托京杭大运河水道的交通便利,成为重要的丝绸、茶叶、大米等商品的集散地。明朝时有“比屋傍河开市肆,疏苗盈野间桑麻”来形容其繁盛。清末至抗战胜利前,更有“小上海”之誉。新市镇历史上名人荟萃,南宋有状元诗人吴潜,清朝有影响日本一代画风的画家沈铨,现代有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和他的女儿翻译家赵萝蕤等。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古镇随江南运河发展而成型,因水成市,枕河而居,以近一公里的南北向市河为中轴,两岸密布商铺作坊和宅第民居,形成“一河两路”的河街线状格局。水、驳岸河埠、桥、街巷、建筑融为一体,是江南典型的运河市镇。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古镇内拥有刘王庙戏台墨迹和新市河埠群及南圣堂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的古桥有14座、古河道三千余米、明清时期的驳岸一千多米,以及明清时期的河埠(码头)近百个。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新市深受运河文化影响,明显体现商贸特征。古镇以水系为日常活动的线索,以河流为骨架,街坊临河,宅第傍水,水、桥、路、埠、建筑巧妙融合,形成河流、街市合一格局,是受运河影响的江南古镇传统格局。街市两侧店坊毗邻,密布“下店上宅”,“前店后宅”,“一坊一店”,集商业、居住、生产为一体的“店坊联体”,“店宅合一”的别致建筑。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摄影:石红岩

摄影:石红岩

原标题:

古韵湖州 | 古镇徜徉处,尽是青砖黛瓦江南梦

来源:文旅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