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应健敏,杭州市第八届教坛新秀、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杭州市师德先进个人、区名园长、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也被聘为浙师大特殊教育学院兼职教师。本人注重科研引领实践,课题成果丰硕,其个人共有10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家、省、市、区级立项或获奖,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5项、区级5项。

有这样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就好像是天上掉落的星星,虽然光芒被病魔遮挡,但他们仍然坚强、勇敢,我们称这些孩子为“特需儿童”。特需儿童比起一般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关爱,因此为他们创造一个独属于他们的“空间”,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2010年6月,应健敏开始筹建杭州市丁兰第二幼儿园,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位家长,她带着她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宝宝,要求进入幼儿园就读,当时特殊儿童一般都是进入特殊学校就读或是在医疗机构进行康复的,很少有就读普通学校。看着孩子中度残疾的证件,面对家长期许而无助的眼神,应健敏顶住其他家长反对的声音,义无反顾地接纳了这位特殊的宝贝。

接下来,如何给予这孩子更多帮助,让她能够在幼儿园里更好地成长,应健敏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她拜访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走访了几所特殊学校及杭州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她了解到特殊儿童在希望得到个别化训练和指导的同时,也向往进入普通学校(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生活、游戏,家长们期待教育的公平化、普惠化。

这样的初次感受,让应健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着手创建资源教室,开始尝试在普通幼儿园如何去实现“全纳智纳,乐享乐融”的融合教育目标,也开始了这十年对“深融模式”的探索。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2011年4月,幼儿园创建资源教室,接纳更多的特殊儿童在幼儿园随班就读,成立了幼儿园“资源教室工作坊”,选派了两位对感觉统合及蒙氏有一定基础的老师进行资源教师的资质培训,对特殊儿童个别化训练及随班就读的研究工作就此展开。

感觉统合室

感觉统合室

越来越多的业内外人士都认为0-6岁阶段,是特殊儿童“早发现早干预”的最佳时期。

对特殊儿童本身来说,早期干预可以减轻儿童最初障碍的程度或消除最初障碍,以及预防次级障碍;对家庭来说,家园共同,强化干预的实施,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向健康的方向有目的地发展,从另一层面来讲,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将来可能面临的更大的教育投入,带来经济效益和精神支持;对于社会,早期干预更是体现社会平等、民主的主流趋势,同时也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我们浙江省所倡导“共同富裕”的扶持延伸点。

应健敏带着她的资源教室团队,首先创设了感觉统合室和蒙氏及精细动作室,她把这两个活动室分别命名为“乐玩吧”和“奇趣吧”,在这里倾力营造详和、阳光、健康、寓教于乐的氛围。资源教师从学习和生活等多角度入手,对特殊儿童进行感觉统合及精细动作等的方面的训练,以满足显著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精细动作室

精细动作室

然后慢慢增加了语言训练、社会认知区、生活游戏区等,近几年还打造了沙盘心理游戏室、听乐疏导室等浸润式的心理干预空间。这些丰富的资源教室设计秉承通用性原则,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干预空间,也为普通儿童在园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操作和学习的平台。

每年的9月新生入学季,和其他幼儿园不同,丁兰二幼的资源教室团队要忙着做一轮重要的排摸筛查工作。新生筛查、家长访谈、专家研判……根据特殊儿童不同的需求及各阶段的发展水平,制订个训方案。

个别化训练基本上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主要内容包括感统训练、精细化动作训练、蒙氏操作训练、认知学习、语言学习训练等。个训活动根据每个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从频率、时间、干预比例等方面,各有侧重地制定个训计划。受特殊儿童不同差异类型的影响,个训老师对每一位儿童会有一段了解期,在这个过程中会对他们的发展情况,障碍程度,性格行为等进行熟悉,以及时调整个训方式。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在每学期末的个训总结中,老师们也很欣喜地发现有些孩子从不说话到愿意在引导下打招呼了,有些孩子从不会跳到能够连续跳跃2-3下了,点滴进步都被个训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特别是看到个别孩子,通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和IEP介入,在大班毕业时再次到医院鉴定,原来的残疾证被直接取消,摘掉了“特殊”的帽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看着孩子爸爸欣喜若狂的样子,看着妈妈喜极而泣的场景,大家觉得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为了深入幼儿园特殊儿童早期干预项目的研究,应建敏团队设计和架构了“浸润式”随班就读、“配餐式”资源教室、“助导式”家园联动的“3+3”干预模式。

同时也为一些特殊需要的儿童,量身定制了训练器材。为下肢无力,普通的小凳子无法正常使用的孩子其添置带扶手的小凳子,在感统训练室添置专业的踏步训练器,支持其下肢力量的训练。为脑瘫幼儿购置跪地垫,从而锻炼本体的协调性。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2016年1月,在浙江省教育厅和特教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幼儿园创建了杭州市首个“学前卫星班”,新契机开启了学前教育融合保教的新历程。幼儿园依托“示范性资源教室”,利用已有的融合教育资源,合力专业的特教资源,实现“课程融合、师资融合、生活融合”。

特殊孩子的学习和康复,并不容易。卫星班多为中、重度特殊儿童,名单确定前,幼儿园会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智力水平等进行多方评估,分别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幼儿的优势能力和弱势能力,以及学习特质、生活特性、未来发展的潜能,在“卫星班”学习的教学教育重点和策略这都需要老师们一一来制定教育计划。

如何通过课程融合帮助这些孩子,这也是幼儿园“卫星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点。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随班就读的时间段,班级老师需要在制定好普通儿童的课堂目标后,再参照“卫星班”特需儿童的能力确定课堂学习目标,实现共同课程下的分化,既关注到“卫星班”儿童的个别需求,又满足正常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

“卫星班”的特殊幼儿,会参与到普通班的生活、游戏活动等环节,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如厕、喝水、吃点心、用餐、游戏。

为了方便特殊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在班级中特别为其准备了与普通儿童不同的物品。如:为肢残儿童制作了专用座椅和小便垫;为唐氏宝宝配备专用牛奶吸管;智力障碍宝贝的辅助筷等等。特殊儿童在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模仿中,学习着各种生活技能,养成了相应的生活能力。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应健敏介绍到,特殊儿童在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模仿中,学习着各种生活技能,养成了相应的生活能力。社会上对特殊儿童的认识都比较有限,有些家长害怕把自己的孩子和这些特殊儿童放在一起上课。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班级里的老师,带动普通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帮助他们。

特殊孩子融入到普通孩子中,普通孩子一样可以受益。可以让孩子了解不同的生命形态,是很好的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学会互助、关爱。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有个小故事让老师难以忘怀:脑瘫儿康康小朋友和伙伴们一起参与杭州市阳光宝贝的节目表演,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让康康有了很大的进步和自信,刚好本次的活动主题为《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小伙伴们在幼儿园中合作友爱、相互的故事。集体排练中,几个孩子的舞蹈动作都不能到位,老师觉得很疑惑,“为什么个别动作时都做得很到位,每次一起排练就动作走形了?”原因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感动得不能自己——“老师,我怕动作太大会不小心碰到康康”“康康走得不够稳,我要留多一点位置给他”……

当时老师们的心都化了,真爱、包容、友善……无声的教育,这些孩子在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一定会充满温情和阳光!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为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丁兰二幼成立了“融合保教工作坊”,开展学龄前特殊儿童融合保教的实践对老师来说其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品质、专业水平,还要不断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仔细研读本园接收的每位特殊儿童,为孩子的发展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同时,老师们还重点关注特殊儿童的护理与观察,并参与对卫星班幼儿的评估、教育计划的制订、教育计划的实施。

应健敏和老师们通过研讨、培训、学习、体验、交流等活动,在了解和学习特殊儿童教育特点及教育方法的同时,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特殊儿童所存在的差异,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决不放弃一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而且还有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

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学习、感觉统合实操培训、自闭症儿童干预培训、沙盘游戏心理高级咨询师培训……这些培训也支持教师在普特融合教育中的专业的理论、技巧指导,便于更好运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为了让更多特殊儿童及家庭得到帮助,应健敏还合力幼儿园党支部,成立了“牵手特别的你”的志愿服务队。对社区未入园的0—3岁特殊儿童及其他社区的特殊儿童,进行更早期的干预,对已毕业的特殊孩子做持续跟踪干预,入户进行个别化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

融合教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应园长期望在十年探索的基础上,做有质量的学前融合教育。同时很想呼吁,每所幼儿园应该都有一个坦然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这些特殊幼儿,努力让每位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都能得到恰当的教育,给与这些孩子的家庭一些帮助和支持。

学前融合教育,为每一位特殊儿童定制了更加适合的、支持性的教育,并帮助特殊儿童及时、顺利、融合地适应社会。我们也希望每一位特殊儿童都能在最少限制的、平等适宜的教育环境中与普通儿童一起快乐成长!美好教育,共同富裕的生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家门口上“好学校”丨缘起特需,普特相融!为了让这些孩子“不特殊”,应健敏团队做了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