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两载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回归

阔别两载 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回归

烟雨蒙蒙的水乡乌镇,以戏剧之名迎来又一次狂欢——10月15日至10月24日,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回归,阔别两载,终又相逢。

“节”不只是“节”,更架起了文化交流大平台。历经多年沉淀,乌镇戏剧节已成为当地一项富有魅力、吸引力,独具辨识度的文化标识。

乌镇

一方聚光的舞台

“感谢观看!”在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式上,开幕巨制《红与黑》全球首次亮相。演出结束时,导演孟京辉携众演员走向台前,深情鞠躬。

“感谢呈现!”随之,乌镇大剧院内掌声雷动,声浪持续数分钟之久——《红与黑》,代表着乌镇戏剧节一以贯之的高水准。

本届乌镇戏剧节上,23部特邀剧目、18部青年竞演剧目上演,来自国际六大戏剧节的6部佳作放映,2000余场古镇嘉年华,数量达历史之最……呈现中国戏剧的生机活力与多元包容,乌镇街头巷尾、露台河边皆有“戏”。

高质量的艺术节,以内涵、精神、影响力取胜。《红与黑》《原野》《世界旦夕之间》……秉承以往优秀、独特、专业的作品挑选标准,本届戏剧节上,多位戏剧大师携中生代、新生代戏剧人同台演绎,既有众多中外经典重绎,又不乏全新原创剧本。

以“茂”为主题的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得到了市场的热情回应。截至目前,本届戏剧节2.5万余张特邀剧目戏票全部售罄,单剧最快售罄时长8.4秒,全网购票参与人数35.6万。

发展至今,乌镇戏剧节已经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戏剧节之一,一份“成绩单”见证成长——8届乌镇戏剧节共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戏剧大师、新锐导演,带来177部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单元吸引近8000人注册报名;举办167场小镇对话、超1万场古镇嘉年华表演;上百万名观众参与其中。

8届戏剧节,乌镇邀请众多国际剧目来中国演出;同时,本土剧目也作为特邀剧目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受疫情影响,今年,人们将目光聚集中国本土戏剧。本届戏剧节特邀剧目全部出自本土力量,世界首演剧目达6部,数目超过往年任何一届。

“这得益于中国戏剧强大的原创能力。”乌镇戏剧节发起人、总监制黄磊告诉记者,国内戏剧发展迅速、佳作频出,“我们有自信、有能力能够办出好的戏剧节、创作出优秀的戏剧作品。”

舞台

一条逐梦的大道

在乌镇,青春有无限种可能。在古镇各个角落的大小舞台,除了大咖,青年艺术家同样亮眼。

10月16日起,从500余件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的18部青年竞演剧目一一展演,进行最终角逐。

据统计,通过前7届青年竞演,戏剧节已经诞生了逾百部青年原创戏剧作品,陈明昊、吴彼、丁一滕、杨哲芬、刘添祺等国内戏剧的新生力量从乌镇“走出去”,走向受众更广、专业性更强的舞台。

与此同时,一批从乌镇走出的青年戏剧人,又将更好的作品重新带回乌镇。此次,《图多盖洛与斯派克》的导演杨哲芬、《霹雳》的导演何齐等都将作品带到了特邀剧目的舞台。

戏剧节不光为青年人提供了舞台,更提供了自我突破、互相学习、向往更高的机会,“我们最大的特色还是围绕青年竞演,它就是为青年人准备的。”黄磊说。

“我们这次带来的是原创戏剧《外来物种》,每天都有演出,欢迎来观看。”在古镇嘉年华巡游上,记者碰到来自吉林动画学院舞台剧创作工作室的7名大学生,年轻的身影、富有创意的着装、热情洋溢的介绍,活力无限。

记者注意到,8届戏剧节来,艺术院校参加青年竞演的参赛增比逐年提升,这方舞台聚焦了更多来自校园学子的观察和表达。

“乌镇戏剧节是办给未来的。我们希望可以同时承担一部分孵化器的功能,更系统地培养一些中国本土的青年戏剧人。”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主席陈向宏说。从2019年开始,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设立高校观察板块,目前已经邀请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参与,不断开拓戏剧节的视野和边界,展现中国戏剧的丰富内涵和多重维度。

戏剧

一种生活的方式

在戏剧节上,“戏”正在打破边界,不被剧场与舞台所限,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让更多本地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

“子夜朗读会”“HELLO 乌镇潮流艺术展”“夜游神音乐现场”“人生如戏·泡泡玛特展”……在今年新增的“戏剧集”板块,有很多潮流项目入驻,变幻多样的节目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体验。

“戏剧节本身具有一定专业性,不足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不能穿透剧场,渗透到生活中。”黄磊认为,“戏剧集”可以成为一种补充,集市上轻松的社交氛围,能够让参与者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乌镇戏剧节让戏剧成为当地百姓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地,戏剧节的文化影响力反哺了本地人,提升了周边居民对戏剧的关注。饭后茶余,人们能聊戏剧,或走进大剧院看剧,或在露台河边邂逅戏剧大咖。除了剧场空间,还有定期举办的木心美术馆特展、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等,让越来越多市民参与到艺术场景当中。

“我们希望邀请更多人一同融入到乌镇文化生活氛围中。”陈向宏告诉记者,希望以戏剧节为平台打造乌镇鲜明的文化标识,树立小镇的文化自信。

浙江日报记者 郑梦莹

原标题:

阔别两载,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回归

小镇办大节 处处皆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