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植物的“新华字典”!《浙江植物志(新编)》在杭首发

浙江植物的“新华字典”!《浙江植物志(新编)》在杭首发

10月8日,《浙江植物志(新编)》首发式在杭州举行。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德元出席并致辞,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二级巡视员鲁兆莉,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一级巡视员王章明,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在杭单位、省级有关部门和省林业局各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等参加。

《浙江植物志(新编)》编撰工作于2014年启动,由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植物学会组织开展,汇聚了浙江农林大学、省自然博物院等31家单位62位专家学者,历时八载,形成了这部共10卷、303万字、15858张图片的《浙江植物志(新编)》,堪称是一部浙江植物界的“新华字典”。

凤凰网浙江教育了解到,《浙江植物志(新编)》有3个突出特点,一是记录浙江植物的“活档案”,可以在全面掌握已知保护植物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发现的新种、新分布点加强保护和监管,开展生境生态修复,实施抢救性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二是服务林业领域的“活字典”,它不仅能为植物学家、专业人士提供服务,而且还能为林农、林企和社会公众服务,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中药材和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做贡献;三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活教材”,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充分发挥志书图文并茂的科普性功能,延伸建立植物志数字化信息系统,利用植树节、湿地日、生态日、爱鸟周等活动,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让志书走进寻常百姓家。

周国辉在致辞时指出,《浙江植物志(新编)》是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新编志书系统客观地记录了我省野生植物全貌,发现了一批新物种和多年未见的物种,记录了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充实了浙江乃至全国植物区系的内容,促进了我省植物学基础研究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丰富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他提出,要以《浙江植物志(新编)》首发式为契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一是突出生态建设,夯实美丽浙江的底色,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高水平打造诗画浙江美丽大花园;二是突出绿色发展,增添共同富裕的亮色,进一步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群众增收致富和山区跨越式发展;三是突出改革创新,彰显整体智治的特色,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精准描绘好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四是突出宣传引导,提升和谐共生的成色,加大对志书等生态文化的研究、宣传、科普力度,弘扬塞罕坝精神,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浓厚氛围。

洪德元充分肯定了《浙江植物志(新编)》的学术价值。他表示,新编志书与首版《浙江植物志》相比,种类收录更齐全,分类处理更科学,印刷装帧更精美,兼顾了科学性、可读性、实用性和鉴赏性。从摸清植物资源家底来说,浙江无疑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从林业部门利用植物资源信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浙江也是值得全国各省(市、区)学习的;利用彩色照片和全彩印刷取代原来的线描图和黑白印刷,在省级以上植物志书中是非常有特色的,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胡侠也在讲话中指出,一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我省为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筑牢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野生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他介绍,浙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浙江植物志(新编)》历时8年付梓出版,为科学经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林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胡侠表示,全省林业系统将不断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提高监测防控能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持续推进珍稀濒危物种抢救工程,科学开展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利用工作,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擦亮美丽浙江建的金名片,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希望,通过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们的大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浙江植物志(新编)》和林业工作,走进精彩的植物世界,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者、践行者、捍卫者,携手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共同打造诗画浙江美丽大花园。

《浙江植物志(新编)》主编、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授、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李根有介绍了志书编撰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他介绍,《浙江植物志(新编)》进一步查清了全省植物资源的家底。志书共收录维管植物262科1587属4868种,收录种数比首版志书净增了970种。近8年来,全志收录新属1个,新种100个,新变型23个;新记录科4个,归化科1个;新记录属30个,新记录种266个,多数物种都增加了大量新分布点。志书充分吸取了植物分类的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大大充实了浙江乃至全国植物区系的内容。掌握了大量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情况。不仅对已知保护植物的分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如天台鹅耳枥原记载仅产天台,现知景宁、青田、磐安也有分布,银缕梅原记载分布于安吉,现知临安、嵊州、北仑、余姚、奉化、宁海也有分布,还相继在浙江发现了桫椤、笔筒树、东方水韭、巴山榧、大盘山榧、永瓣藤、秤锤树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物种。有力推动了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修志工作启动以来,相继出版了《温州植物志》、《杭州植物志》、《宁波植物丛书》等区域性志书。

工作期间,编委会主要成员还同时开展了众多新建自然保护区和有关自然保护地的植物科考工作,有力推动了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安吉龙王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建了江山仙霞岭、东阳东江源、婺城南山、衢江千里岗等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促进并相继开展了安吉、天台等地的县域植物资源普查工作。传承培养了一大批植物分类人才。通过本志的考察、编撰工作,加上植物学会每年组织的植物分类培训班,主编们担任导师,年轻学者和植物爱好者们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植物调查、研究和科普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