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观点|杭高启成校长高树浪:“双减”背后,亟待教育创新

大咖观点|杭高启成校长高树浪:“双减”背后,亟待教育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当今教育的使命。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其中,北京、上海率先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并落地,政策中包含教师轮岗、校长轮岗、取消学科类培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等。教育新政牵动千万家,为了帮助理解,做如下解读,不妥之处敬请正。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校长高树浪(特级、正高)

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校长高树浪(特级、正高)

站在一定高度去正确认识“双减”

中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有书读”的问题,而是要“读好书”。《小欢喜》《小舍得》等电视剧折射出的许多教育问题,如鸡娃、教育内卷、学区房、校外培训、心理健康等问题,引起社会高度重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达成共识。这一点很难,因为多数人的教育观,只是停留在“要学知识”的层面上,这个思维层面还属于知识贫乏年代。

“要学知识”本身是没有可疑的!但今天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科技高歌猛进的时代,一块小小“芯片”可超越大脑,机器人智能化取代人工,数字开启未来的时代已到来。如果还是按照老的学习方式,新一代孩子被80、90等年代的教育方式所操控,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成为新时代的“鸡娃”。

20世纪初,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这个问题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世纪之问,钱老没有给出答案,这个答案留给后人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双减政策的落地,也许离我们探索钱老世纪之问,又走近了一步。因此,教育“双减”事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站在一定角度去深析“双减”

“双减”是对现行教育体制中的诟病冲洗。“双减”是减到教育的痛点,这些痛点是顽疾,它正危害着青少年,危害着教育。

“双减”第一减:减学校作业。作业过多、过难,引起学生睡眠不足,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这种现象在义务阶段高年级为多。深度剖析一下: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做业呢?除了巩固知识,主要还是因为要考试,一个学校教学质量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因此,每个学科要把作业压到学生身上,教育内卷化就形成了;主管部门要教学质量、学校要教学质量、家长要教学质量,衡量标准就是各种考试数据。如区(县)、市统一考试、最关注的是升学考试。最近,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引发家长热议。

“双减”第二减:校外培训。培训机构是什么?学校学习的内容再重复或再加深,针对性应试题目,灌输解题技巧,反复操练,加速教育“剧场效应”,导致教育严重内卷。同时,培训机构资本的野蛮无序生长,也给社会造成危害。当前培训机构已初步得到遏制,学科类培训已基本取消,但家长担心又来了,教育内卷是不是“卷”到学校去了?期待相关部门有后续政策。

站在不同的维度去落实“双减”

“双减”貌似在减,实在“增”质。有些人把“双减”简单理解成让孩子多玩,少学习,这种理解是肤浅的。“双减”不是不学习,而是更精准学习。有些学校把“吹、拉、弹、唱”都拉进校园,校园成为“戏班子”,再把各种体育项目引入校园,成为“体校”。“双减”难道是拓展项目越多越好吗?目前,各地都陆续出台相关“双减”政策,其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对“双减”政策好好落实是没错的,但如果只有喊喊口号,没有教育创新,也必将成为“海市蜃楼”。因此,要落实,更要创新。我们要明白:

“双减”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天生就会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这些美好的东西因过度应试教育而抹杀殆尽。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教学,因“超常”深挖掘,导致多数学生毫无兴趣,甚至学到可怕的程度。“双减”对作业要求就是不“深挖掘”,义务阶段学生只要在知识面上了解,不深挖,应在知识广度上拓展。杭州市2021年中考为全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样板,数学与科学难度都接近0.8,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满分的学生比较多。这个导向让所有老师都要改变教学理念,做难题没用,有补课与没补课,没区别,因为试卷就这么简单!如果各地都能与杭州一样,“双减”就成功迈出胜利第一步!

“双减”是要让教育达到新的境界:各尽其才、自我发展。有人担心,学这么简单,人才咋培养?根据脑科学研究,大脑中储存知识过多,创造力会下降。实践证明:少年阶段要进行大量阅读,养成读书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理科知识学习重在知识体系的搭建,科学思维体系的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并不是做题又做题,做题培养不出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科学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兴趣激发出来的!“双减”政策下,如何各尽其才呢?学校要建立比较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甄别并引导学生往各自兴趣方面、有潜力学科方向自我发展。例如,并不是所有人对美术有兴趣,但有些学生对色彩有特殊的敏感性,这就是天赋;有些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喜欢数学,他就可以在数学方面多学一些,这就是“个性化学习”。为了让学生各尽其才、自我发展,学校作业应分为基础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基础性作业每个学生相同,不要太多“花样”,做到:简、浅、少;个性化作业则不受时间限制,要根据个体的需求,题目开放性度要太。“基础+个性”是国外比较成熟的早期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而中小学时期则是人才培养的黄金阶段。“双减”不是减,有些学校仅仅在“减”中做文章,如作业时间、题目几道等,这样做没错,但有时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建议学校做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课堂难度减下来(相当于10层电梯要下到第1层),作业难度也同样下降;另一方面是“个性化学习”要凸显个性,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天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场所、配置专门导师,我们要利用好“双减”契机,为早期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而努力。

“双减”是为了培养会生活的人。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什么?培养人,包括人格、体魄、思维、审美、道德。当前普遍现象:只要读书成绩好,其他都是家长包。今年东京奥运会最大看点之一:公路自行车金牌,奥地利选手安娜-基森霍费尔,她是一位数学博士后,运动只是爱好。我们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要培养懂得生活的人才。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说:番薯是长在树上,普通大米市场价30元一斤,那说明我们培养出一个有明显有“缺陷”的人。“双减”是为了让出一些时间,去做一些为今后生活所必需的事,如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或者说,如何让学生通过买菜,来懂得如何理财?教育部长怀进鹏说过:“学校更应该注重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以培养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

作者:杭州高级中学启成学校校长高树浪(特级、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