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半年市场主体实现一季红二季进
浙江
浙江 > 正文

浙江上半年市场主体实现一季红二季进

7月29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外发布了上半年浙江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据统计,截至6月底,浙江省在册各类市场主体837.10万户,同比增长8.23%。其中,在册企业301.03万户,同比增长11.84%;在册个体工商户530.36万户,同比增长6.47%。报告显示,浙江省市场主体主要指标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成功实现“一季红、二季进”。

新设数量保持平稳,注销数量恢复正常

上半年,浙江省新设各类市场主体83.01万户,同比下降5.64%,两年平均增长5.47%。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61.69%,两年平均增长2.89%;二季度同比下降28.42%,两年平均增长7.58%。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相关负责人分析,二季度同比下降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去年疫情发生后,惠企政策落实有力,复工复产成效明显,经营者对未来预期明显好转,受抑制的创业活力在去年5、6两月集中迸发,新设数量爆发式增长,后逐渐趋于平稳,进而导致今年二季度新设同比下降。上半年,浙江省注销各类市场主体45.01万户,同比增长4.99%,两年平均增长3.77%。

各类主体稳定发展,外商投资明显恢复

上半年,浙江省新设企业28.75万户,同比增长17.73%,两年平均增长9.95%;注销企业12.22万户,同比下降16.37%。其中,新设外资企业2288户,同比增长85.41%,高于企业平均水平67.68个百分点;注销外资企业1686户,同比下降43.87%,低于企业平均水平27.50个百分点。外资企业情况明显好转。

上半年,浙江省新设个体工商户54.18万户,同比下降14.62%,两年平均增长3.22%;注销个体工商户32.58万户,同比增长16.44%,两年平均增长0.71%。个体工商户新设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与企业相比,个体工商户经营预期受扶持政策等各类外部环境影响更大,去年激励政策导致5、6月新设数量激增,进而导致今年新设同比下降。

生活性服务业明显回暖,战略新兴产业稳中有进

上半年,各产业行业实现均衡稳定发展,19个主要行业门类中,13个行业的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在15%以上。业内人士分析,这得益于浙江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开展有力帮扶,文体娱乐、租赁服务、住宿餐饮、教育等行业明显回暖,上半年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为51.72%、50.96%、24.98%、15.81%,分别高于平均水平57.36、56.60、30.62、21.45个百分点;得益于浙江省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着力建设三大科创高地,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技术服务业动能强劲,上半年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为28.85%、29.66%,分别高于平均水平34.49、35.30个百分点。

跨区域性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效应明显

当前,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进入加速阶段,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辐射作用明显,受此带动,杭州、宁波、舟山、金华等地呈现“头雁”效应,引领增长。上半年四地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速分别为21.09%、24.49%、33.75%、23.94%,分别高于平均水平26.73、30.13、39.75、29.58个百分点,整体拉动浙江省增长9.27个百分点。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更大力度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一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采取更进一步改革举措,着力推动“证照分离”改革迭代升级;联合人民银行尽快在路桥、秀洲推进试点工作,健全以“贷款码”、“小微通”、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一体的“浙微贷”融资服务新模式,全力推进“浙微贷”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试点工作;会同省级各有关部门制定出台“1+X”专项方案,推动各地细化出台地方性方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研究解决力度,推动扶持对象由小微企业向个体工商户延伸拓展,深入实施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完善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强化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强对平台随意滞压占用经营者保证金、交易款行为的监管,禁止和打击平台强制经营者“二选一”,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等重点领域收费的监督检查,清理规范城镇供气供电供水供暖行业收费,持续严厉整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全力推进降本减负;联合省人力社保厅推进小微企业劳动者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着力提高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培训覆盖面和实际效果,切实缓解育才用才等人工成本,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