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金华的代表们说了啥?一起来听听这些金华好声音!

全国两会上,金华的代表们说了啥?一起来听听这些金华好声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21全国两会持续进行

期间各位代表委员

建言献策、备受关注

此次金华共有4人参加全国两会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好声音”

林毅:

让中小微企业贸易更便利

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过去这一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义乌出口仍然突破3000亿元大关,义新欧中欧班列发送集装箱增长90%。

作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林毅坚信:“市场只有想方设法做到让贸易更自由、更便利,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图片

6日上午,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林毅在发言中历数义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作出的努力:打造“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布局建设海外仓、探索在数字综保区内建设新型进口市场……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深化‘数字+自贸’改革,打造数字化自由贸易枢纽,为包括‘一带一路’区域在内的全球中小微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林毅说。

去年,浙江自贸区扩区至义乌,这为义乌打造数字化自由贸易枢纽提供了新机遇。新设立的金义片区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是其重要内容。

林毅说,浙江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倡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下也将进入更高质量建设阶段,义乌有条件、也有信心走在前列。

这番话的底气来自这些数字:义乌关联着200万家中小微企业、全球50多万外商和上百万华人华侨。

步入“自贸区时代”,义乌的市场优势怎么保持?市场活力如何进一步激发?林毅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中小微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还面临外商因疫情来华难、物流稳定难、交易信任难等问题。

去年以来的种种实践,让林毅心里有了底:破解这些难题,还是要靠义乌自身深化“数字+自贸”改革,不断完善数字贸易系统,创新数字贸易规则。

眼下,义乌正着力升级“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持续构建遍及全球的海外仓体系,深化数字贸易方式改革,争取国家把金融政策等赋能义乌平台。

“义乌获批了自贸区,除了大胆试,还需要国家部委继续大力支持,打造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数字化自由贸易枢纽。”

林毅建议,支持义乌探索数字贸易监管方式改革,支持赋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集团免税品经营资质。“通过义乌这个平台赋能‘一带一路’乃至全球中小微企业,让贸易更便利。”林毅说。

俞学文:

5件“农味”建议为农村鼓与呼

作为来自农村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提交的建议总是带着“农味”,充满泥土气息,今年也不例外。

图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俞学文带去了1件议案和13件建议,其中有5件建议和农村有关,他分别从实施农业产业化富民行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产品产供销数字化、推广“后陈经验”、整治土地非粮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这5件建议,俞学文抓住了两个关键点:一是土地,二是富民。在俞学文看来,两者合二为一,土地是农业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村物质财富的源泉,事关农民增收,更事关粮食安全。

以土地流转为例,俞学文发现,近年来,通过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有效解决了农村承包地细碎化问题,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政府政策扶持精准度有待提高、流转行为规范性有待增强、规模经营程度仍有待发展、针对种粮大户而言土地流转成本过高等。

看到问题还不够,关键还要找到办法。为此,俞学文从5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完善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夯实土地流转基础;规范操作和管理,提升土地流转能效;因地施策,创新农地流转形式;紧扣粮食生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有现象、见思考、出对策,这是俞学文所提交建议的一个缩影,而每一项涉农建议,俞学文最后的落脚点总是放在“富民”两字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产业兴旺,目标是富民增收”“在‘后陈经验’发源地后陈村,村集体年总收入较2004年增长了40余倍,村民人均收入翻两番……建议在全国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基础上,同步推广‘后陈经验’”“以村为单位,统一连片流转土地,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

“我长在农村、来自农村,所以对这片土地爱得深,‘农民代表’是我不变的本色。”俞学文说,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推动人的振兴、精神的振兴、智慧的振兴。“只要农村把乡村振兴的基础做好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定位好了,年轻的人才,自然而然就会热爱这片乡村的土地,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黄美媚:

为金华发展发声 为法治建设助力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综合部职工黄美媚第四次参加全国两会。

图片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黄美媚带去了7件建议,有两条主线很是清晰,一是为金华发展“发声”,二是为法治建设助力。

7件建议中,两件是建议加大中国(永康)五金物流港支持力度和将永康的“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列入国家级产业园区,有4件则有关法治,分别从对公益诉讼进行单独立法、开展和推进企业合规法律监督、全国推广“龙山经验”、拓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等方面提出建议。

对于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国(永康)五金物流港,黄美媚建议,将其列入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专项规划、重大项目中,加大国家对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支持力度;对于正在创建的“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黄美媚建议,将其纳入国家级产业发展平台,在空间指标、用地指标、占补平衡、建设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建议国家林草局、科技部、教育部加强科技架桥力度,并支持永康举办国际林草装备博览会,进一步加强国际林草装备交流对接,加快我国林草装备与世界一流林草装备制造企业的对接交流。

黄美媚还为推进法治做了很多深入的调研和思考,这是她结合履职实践而作出的。前几年,永康市检察院设立人大代表驻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关护站,黄美媚应邀参加了多起未成年案件的公开听证活动,同时,她还依托由永康市人大常委会和永康市人民法院联合设立的“龙山经验”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经常性地参与纠纷调解。

今年,黄美媚建议中的一大关注点是“公益诉讼”,她发现,当前我国公益诉讼立法条文数量少、规定分散、内容原则的立法现状,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公益诉讼法律关系和多样化的公益诉讼实践需求,因此,对公益诉讼进行单独立法的时机已趋成熟,她建议对公益诉讼单独立法。

同时,黄美媚还建议,进一步拓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检察公益诉讼,她认为,国家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而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等这些特定群体的利益是整体国民利益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这些社会资源被合理利用,应当将这些管理领域纳入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切实维护特定群体的利益。

胡季强:

加快系统构建低碳发展新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长期关注健康卫生领域,今年,他带到全国两会的议案建议让人耳目一新:“环保”成了关键词。

图片

胡季强今年提交了6件议案,第一件议案就是呼吁加快制定《低碳发展促进法》。8件建议中,又有3件围绕环保而提。

从关注健康卫生到聚焦低碳环保,关键词虽有变化,但内在逻辑其实一脉相承:胡季强一直从社会关切、民生所需处入手。其中,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涉及环保的1件议案和3件建议中,胡季强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凝聚着他的系统性思考:《关于加快制定<低碳发展促进法>的议案》,这是从法治层面破解环保难题;《关于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科学计算化工产业能耗的建议》和《关于制定国家氢能源战略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这是从发展战略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于推广有机危废低碳高值利用技术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建议》,这是从技术层面推进具体问题的解决。

围绕“低碳”这两个关键词,胡季强认为,应该制定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低碳发展促进法》,以此作为低碳发展的基本法,并为碳市场建设提供法律支持,推动建立科学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同时,他还建议,制定国家氢能源战略,推进氢能源产业发展,并尽快出台国家顶层设计,制定氢能源发展路线图。此外,要加强产业政策扶持,支持工业副产氢和利用有机废弃物制氢技术,长期支持再生能源制氢,形成“再生能源+氢能及衍生物(PTX)”的能源结构模式。

“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型是我国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由路径和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倒逼经济和社会抢抓第三次能源革命与产业革命发展机遇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大国责任的重要行动。”胡季强说,立法是发达国家低碳发展的普遍经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完善,出台《低碳发展促进法》的条件也已经十分成熟。“我相信,通过为低碳发展立法,可以从法律的高度深入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为全社会加快推动低碳发展提供法律遵循,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来源|浙江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 金华发布

作者丨刘乐平 杨林聪

原标题:

全国两会上,金华的代表们说了啥?一起来听听这些金华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