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图片

王威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书记、校长,杭州市教坛新秀、拱墅区运河名校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所好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还是立德树人、培桃育李的沃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

1. 我和文澜实验的渊源

1995年杭州市首届小教大专班毕业参加工作,2010年起历任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校长助理、副校长、和睦小学校长、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书记兼副校长。现担任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书记、校长一职。可以说,我和文澜实验的渊源颇深。2010年7月起就来到文澜实验学校工作了五年(当时还是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先后担任过校长助理兼教导主任、校区主任和副校长,因集团工作需要,先后分管过德育、科艺体、教学、宣传及校区的行政事务,对这所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2019年2月重新回到文澜实验学校工作。

图片

图片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创办于2008年,创办之初是卖鱼桥小学教育集团的一个校区,2018年8月开始独立办学。两年多来,学校通过了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验收,被评为全国STEM教育领航学校、浙江省STEM教育种子学校、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浙江省劳动教育试点学校、浙江省足球特色学校、杭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杭州市文明校园、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杭州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杭州市美好学校、杭州市体育特色学校、杭州棋院国际象棋共建学校、拱墅区劳动模范集体。

图片

学校秉承了“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光谱教育理念,将“学贵心悟、知行合一”作为校训,强调读书学习最重要的是用心感悟领会其中的道理,并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校以“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为校风,希望广大师生都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而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行动的人。文澜实验学校从建校之日就确立把学生放在学校中央的思想,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和行动办好学校,育好人。

图片

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以“儿童视角”为追求目标,突出“童趣”意味,教室以“温暖·家”为主题,努力让班级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专室以“特色·场”为主题,让各类教室变得温馨而又有学科氛围,形成强大的磁场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校把校园景观变成课程资源,形成若干个项目学习园地,为不同特质的孩子提供平等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学习的有利空间,实现“步步是景观、处处能育人”的目标。如学校在教室里、走廊上,设置阅读区、养殖区、展示区、个别学习区等,几乎每个廊道都是学生的艺术品陈列区,每个公共空间都是学生感受校园环境之美和良好秩序的地方,每个室外景点都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最佳场所。

图片

图片

作为拱墅区课堂教学改革基地和课程改革基地,近年来,学校以“学历案”为抓手深化大任务课堂的进阶研究。其中的“大”字包含了“整合、融合、项目”等诸多元素。学校围绕大单元及主题进行“大任务”设计,“大任务”注重课内外学习任务的配合设计,单元学习的整体设计,项目学习的综合设计。以课内的学习任务促进课外的拓展学习,以课外的拓展学习提升课内的学习效果,形成一个动态的“学习圈”,让学生在大任务的情境中借助“学历案”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从导航模式走向地图模式”,从跟着“任务”学习到自己设计任务并完成任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2. “锦澜桥”设计背后的故事

渔之韵周项目学习是我校开展的为期一周的全校全员全天候STEAM综合项目学习,一到六年级共有14个不同的学习项目。项目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跨学科构建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融入生活开发课程项目为主线,变革学习方式,提高师生设计思维、跨界思维。我们力求让孩子们每学期至少经历一次综合性的项目学习,提高对工程、科技等的兴趣,经历探究、设计、实践与展示的过程。2015年至今,渔之韵周项目学习已走过六个年头,实施了11个学期。多年来,不断地从课程设计、实施方式、学校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为入选浙江省STEAM教育实践样态20例的典型学校进行颁奖,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是受奖学校之一。

图片

图片

其中的优秀设计作品“锦澜桥”,以校园实际问题为目标,完美地解决了两幢教学楼间的通行问题,为师生雨雪天气通行提供便利,一座真实的“锦澜桥”将于2021学年开始实施建造。

图片

“智能教室”把工程和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体现了空间的改造利用,又融合了编程设计,方便教师管理学生;“热气球科学教室”有太阳能板、净化绿植等体现环保理念的设计,屋顶的热气球则展现出了孩子们向往天空的童趣。

图片

3. 光谱少年的十八般本领

学校一直秉承着尊重差异、赏识个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多维度、多途径、全方位的美育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树立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

文澜实验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率先开发了校劳动课程。针对实施劳动教育场地少的现状,学校在暑期改建了三个露台,加高围栏,作为学生种菜、种瓜的劳动基地。同时,改建室内的场地,将食堂的一部分区域作为学生烹饪间,还设置了缝纫间、刺绣间、烘焙间、木工坊、陶艺吧等场馆,满足孩子各种不同的需求。

2020年12月2日,学校的美术馆开馆。展厅里大大小小的作品,囊括了绘画、雕塑、剪纸、综合材料制作等各种类别,一眼望去色彩斑斓,件件都有小巧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筹备建设美术馆的初衷,就是想让孩子们的成长、老师们的成长看得见,成为教师艺术教育沙龙,并让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自己的家,而且这个家一定是神圣高贵的,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息的;在美术馆,孩子的美术作品不仅要被阅读,更要被理解,让美的阳光照进微澜们的心田。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自2010年就开始与结对的德国德累斯顿自由蒙台梭利学校进行友好往来,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2018年文澜实验学校还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河畔小学、澳洲欧克来文法学校、日本大阪市立中心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学校接待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数学老师来校听课交流,进行专项研究。

基于光谱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学校为学生规划开设了丰富的拓展性课程,共开设一百七十多门不同种类的精品社团课程和多彩俱乐部课程。其中,器乐、合唱、舞蹈、朗诵、篆刻、书法、篮球、足球、棋类、网球、乒乓球、烘焙、航模、编程、木工、烹饪、种植等课程已成为学校品牌课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 学校大脑“活”起来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直接导致教育领域内各种新技术的运用也是层出不穷。借助现代技术,开展智慧教育,建设智慧学校,使之与学校各项工作融合,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评价模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数据分析及评价能力,为更自主高效的学习创造便利成为新时期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

图片

目前,我校基于学校智慧大脑建设,开展现代技术运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智慧管理:基于钉钉未来学校平台设计了学校的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行政管理事务“一次也不用跑”就能办理。二是智慧教学:运用一体机、iPad、钉钉直播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景式智慧课堂、网络教学;还通过网络和结对学校定期进行远程互动教学和教研。特别是疫情期间,由于我们有基础,有资源,所以线上教学基本不受影响,师生和家长反响较好。三是智慧沟通:基于家校智慧交流平台实现家校之间的智慧沟通,智慧家长线上课程实现自主式学习。四是智慧评价: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评价数据的智能采集和智能处理,建设学校智慧大脑,最终实现智慧评价。

图片

图片

5. 一场特别的直播

2020年,文澜实验学校为全体新生家长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直播,30多名主播,600多户家庭,近2000名观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是一部交响乐。老师、家长等成年人,作为儿童成长的守护人、引路人,不是要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去改变孩子的基因习性,但却可以将这些基因习性向着所期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方向作出引导,懂得如何利用教育孩子的有效知识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对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施加更好的影响。

图片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共育的首要原则是目的整合性,即两者的教育目的都是“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深层面的目的上的一致性是家校共育在方式和手段等方面保持契合性的前提,可以避免将家校共育的目的停留在浅层面的升学、考试等具体目标。

其次,通过科学宣传使家校职责更为科学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互相之间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他们之间是有明确的边界的,因此家校之间是以地位上的平等和相互承认为基础的“共育”与“合作”,单向的取代或者僭越都会抹杀另一方的主体性。有效的家校共育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作为行为主体进行理性交往、真诚对话和志愿合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认为,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家庭化、生活化,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坏的生活则是坏的教育。孩子的生存发展不仅需要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还需要生活智力或实践智力,只能通过生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直接的经验,而不仅仅是从书本上获得的间接经验。这样,在发生问题时,孩子才可能有更多应对之策。面对教育的时候不要太焦虑,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两者就能相得益彰。

图片

图片

图片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坚信每个孩子是独特的个体,正是这样的独特,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有意义,也更有挑战。只有遵循儿童内在的发展规律,才能在潜移默化与润物无声中,让心灵更丰满、人格更完善、个性更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