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华东之首!浙江新发现野生动植物种类

居华东之首!浙江新发现野生动植物种类

WechatIMG33.jpeg

普陀鹅耳枥

丽水异角蟾、北仑姬蛙、景宁青冈、凤阳山荚蒾……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邻居”在浙江现身,我省生物多样性之美越来越丰富。

近日,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和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发布的“十三五”期间我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成效显示,我省野生动植物物种持续性恢复增长,新发现、新记录野生动植物物种华东最多,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逐步完善,水鸟同步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沿海大湾区水鸟迁徙规律,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新发现野生动植物种类华东最多

截至2020年底,野生动物调查发现3个新种(丽水树蛙、丽水异角蟾、北仑姬蛙)、 98个新记录。

为此,全省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从2000年的689种增加到目前的790种,野生动物物种数量占全国的30%,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8位左右。

野生植物发现81个新种,其中有景宁青冈、凤阳山荚蒾、浙南木犀、仙霞岭大戟等新种。新记录112个,其中刺葵等84个为浙江新记录,坛果山矾等17个为华东新记录,黑种豇豆等4个为中国大陆新记录,朝鲜白檀等7个为中国新记录。全省记录到的高等植物已超过5500种,约占全国总量的17%,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5位左右。

WechatIMG14.jpeg

朱鹮

抢救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数量增多

我省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于2017年在国内率先启动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得到有效缓解。

通过人工繁育、栖息地改良、野化放归、就地或迁地保护等抢救保护技术,对29个珍稀濒危物种(朱鹮等12 种野生动物、百山祖冷杉等17 种野生植物)开展抢救保护,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得到有效缓解。

朱鹮:2008年从陕西省引进5对10只,目前种群数量达491只,野外放归、自然繁育种群达159只。

WechatIMG12.jpeg

华南梅花鹿:浙江省野生种群数量达350多只,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技术全国首创,其中人工繁育87只,野外放归26只。

WechatIMG37.jpeg

百山祖冷杉(全球原生3株,浙江特有种):开展人工辅助促进天然更新,已在原生境自然繁育幼苗240多株;利用胚胎技术繁殖的组培苗获得初步成功。

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范围不断拓展

积极推进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在安吉、长兴、温岭、德清等地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试点工作,摸清县域内野生动物资源的底数、多样性特点、栖息地健康状况、多年变化规律等,形成评价县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的重要指标和内容。这对于浙江省深入开展县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WechatIMG8.jpeg

中华凤头燕鸥

2016年开始,开展以省域范围的迁徙水鸟同步调查,围绕候鸟、珍稀濒危湿地水鸟和鸟类的种群数量、分布、栖息地、迁徙与越冬状况及其动态,以及受胁状态等因子,在全省范围内确定候鸟重要集聚和停歇区域53处,布设观测点1000余个,累计记录到鸟类168种、54.7万只。掌握了杭州湾、漩门湾、乐清湾等沿海大湾区水鸟迁徙规律,为浙江沿海湿地水鸟和海岛鸟类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以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履行相关国际公约,保障我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巡护监测系统国内首推

围绕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开发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巡护监测系统,被国家林草局采用,并在全国推广。加强48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防控工作,织密疫情防控网,严格执行月报、日报和应急报告制度,做好野生动物异常应急处置。“十三五”期间,未发生一起野生动物疫情传染事件。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持续开展具有浙江特色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拟重点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115”计划。即“一个工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一个基因库”(长三角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库);“五大保障体系”(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体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野生动物损害救助保险补偿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体系)。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尤春波

原标题:

浙江新发现野生动植物种类 居华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