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教育年度关键词大盘点来了!你最想“盘”哪个?

2020浙江教育年度关键词大盘点来了!你最想“盘”哪个?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一年,相信很多人都和小凰一样,对“变动”这个词感同身受。

但在短暂的慌乱无措后,我们抱团在一起,立刻厘清思路,重整出发。于是,我们看到了教育方式的转换与融合,看到了决策的高瞻远瞩,看到了校园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看到了无数教育人的砥砺同行、创新作为,看到了教育发展的齐心协力。

就是这样,在变动与成长中,重生。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回望过去的300多天,我们认真梳理了这一年给你我留下深刻印记的一些教育关键词,是总结,是梳理,更是动力。

来年,我们的美好教育,继续在路上。

关键词:十件实事

年初,气象焕新,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召开。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其中,提高教师待遇、深化中考改革、升级职业教育是热点话题。

会上,省教育厅公布今年10件实事:一是改扩建150所农村普惠性幼儿园;二是建设10个“互联网+教育”实验区;三是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小学(1037所)和初中(282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四是实施健康学校工程,全省新增500所中小学健康促进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五是建设100个省级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六是扩大之江汇教育广场应用,建设新型教学空间1000个,开设网络同步课程500门,新增共享微课资源1000个;七是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支持200名优秀退休教师到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支教;八是新建老年大学(学堂)100所(个),新增老年学位50万个;九是面向企业职工等社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100万人次;十是选派500名中小学校长、教师和250名高校教师出国(境)研修学习,资助1000名高校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学模式受到了颠覆与重整,今年春节和寒假也是老师和学生们在家呆得最久的一次。但在家不等于不学习,停课不停学应运而生。从2月10日起,我省各市中小学校开启在线教学。“云课堂”、网上学校成为教育领域的创新之举。浙江省教育厅此前发布通知表示,线上教学要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

浙江各地纷纷开启线上教学模式。杭州市教育局提前部署,各校结合实际,形成学校“停课不停学”方案,还开发“杭州共享课堂”,汇聚各类名优骨干教师执教课程资源,推出200余节共享课堂,实现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各学科学段全覆盖。同时,各地各校利用各级各类平台推送的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拓展远程教育途径。

嘉兴市教育局牵头建立了“嘉兴智慧教育云课堂”,向全市1-8年级学生提供授课服务,9年级和高中学段由各县(市、区)按“一校一策”原则,按原“空中课堂”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舟山岱山,“浙江微课网”网上课堂、岱山有线电视专递课堂和“小鱼易连”APP创建在线课堂被誉为线上授课“三大宝典”;在衢州江山,“云上课堂”覆盖了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可通过电视、微信群、钉钉等查看直播课程,也可重复播放录像进行在线学习。

线上教学一方面有效地保护了疫情期间师生的安全,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刷新了对线上教育的新认识。疫情面前,老师们积极行动,高效优质开展学生课业辅导和远程教学工作,认真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由此诞生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网红”老师。

关键词:有序复课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的开学一再推迟,江湖上也屡屡传出开学的传闻。4月13日起,浙江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分批有序开学。并提出,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暂时无法按时返校的师生,允许延期返校;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须经有关部门核验防疫条件合格后,方可恢复线下培训;其中面向中小学生的线下培训,不得早于当地中小学全部开学后一周开展。

为确保开学安全,师生凭健康码、测体温进入校园。卫健部门还向每所学校派驻一名医护人员,担任健康指导员,指导学校规范处置学生在校期间突然发烧、发热的情况。各学校在做好校园消杀、应急演练和精准摸排师生健康状况基础上,采取错峰上下学、分批就餐、隔位就坐等措施,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安全。新学期的第一课,各校都以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为内容,帮助学生们理性看待疫情,妥善制定学习计划。

杭州市教育局印发通知,要求开学返校后,学生入校实施“刷市民卡+测温”方式,刷市民卡显示“绿码”且体温正常的学生,方可进入校园。为妥善解决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无手机无健康码的问题,通知学校和指导家长抓紧完成市民卡申办和杭州健康码申领。在此基础上,与市民卡公司密切配合,学校(校区)配齐配足刷卡机,明确应用分管领导与技术人员,确保开学后校园管控扎实高效。

温州市教育局全面开展中小学师生新冠肺炎防疫知识应急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作为申报开学的必备条件,紧密对接市卫健部门,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筹支持中小学驻校卫生防疫技术人员配备,确保开学前达到“一校一医”;金华市依托数字智能,搭建金华校园健康“入学码”系统;衢州市加大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准备力度,提前做好校园清洁消毒准备工作和消毒业务人员培训,组织学生家长开展疫情防控“开学前一课”培训;台州市构建台州教育健康防控“一张网”,将全市所有师生员工的信息汇总到台州教育系统健康管理平台,开发推出微信小程序“台州教育健康码”。

关键词:公民同招

说到今年我省教育的一大亮点,“公民同招”必然拥有姓名,民办学校掐生源,一家独大的现象,终于得到了遏制。

今年3月11日,浙江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浙江各地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全面推行公民同招。民办学校需在审批地招生,报名超计划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从今年开始,杭州市全面实行“公民同招”招生新政,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均实行100%电脑派位录取,民办“择校热”明显“降温”。在政策出台阶段,杭州市教育局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次,广泛征求区县(市)教育部门、公办民办学校校长、“两代表一委员”、家长代表等不同群体以及市直相关部门等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围绕“公民同招”新政,全市召开家长会1000多场次。杭州市教育局在关键节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做好政策发布和宣传解读工作;开设服务专窗、开通服务热线和电子邮箱,专人为家长答疑解惑。

6月15日,备受关注的民办初中电脑派位现场,杭州市国立公证处、“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和民评代表全程监督,当天公布录取学生名单。招生数据显示,主城区民办小学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为1.71:1,民办初中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从2019年的4.36:1下降到2.62:1。全面实行“公民同招”以来,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的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我省其他各地纷纷行动。5月12日,嘉兴市教育局发布了《嘉兴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0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嘉教办基(2020)16号文,规定民办学校在审批地招生,不得跨区域抢生源;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全面推行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超计划的全部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5月12日,温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通知》。通知明确,今年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将在全市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报名。全面落实民办学校招生新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即审批地招生),与公办学校同步招;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在平台以外组织招生。

5月12日,宁波市教育局召开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新闻通气会,正式确认2020年宁波的小学、初中均实行“公民同招”,民办学校报名数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实行电脑派位随机录取。宁波幼升小、小升初全面“公民同招”。

关键词:独立学院转制

曾几何时,独立院校风头强劲。独立院校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试水,既发挥了老牌高校的资源优势,又利用了民间的资金优势。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独立学院曾进入疯狂生长的时期,到2003年,独立学院已达360所。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出台了文件,引导独立学院转设,然而过去的十余年里,转设的进程并不理想。到2019年为止,全国仍有257所独立学院。

今年5月1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原则上,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要率先完成转设,其他独立学院要尽早完成转设。转设路径为: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这次,教育部可谓是以发文的形式实施了“强制转”。

各独立学院的转设工作陆续提上进程,浙江也加快推进各独立学院实现转设的工作,目前,已经完成5所独立学院的转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功转设成公办本科独立院校,更名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功转设成公办本科独立院校,更名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成功转设成公办本科独立院校,更名为南湖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成功转设成公办本科独立院校,更名为温州理工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成功转设成公办本科独立院校,更名为湖州学院。

那些你我曾经读过的独立院校,已然成为青春的回忆。

关键词:强基计划

从今年开始,高校不再组织开展自主招生工作。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深入总结了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是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集中体现了新高考的改革方向。

今年试点“强基计划”的全国高校有36所,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其中,中央民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未在浙江招生。

强基计划是“高考+校考”模式,以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具体各学校略有不同。

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中,竞赛生的优势很大,而在强基计划中,竞赛生的优势可能仅在于校考中对于校考题目的把控。如果偏科严重,高考成绩不理想,可能连进入校考的机会都没有。但对于能够有机会进入强基计划的考生来说,高考是基石,最为关键的竞争依然是校考,无论是笔试面试,校考分数的高低将决定了最终录取的结果。

关键词:培训机构资金监管

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重生,冷不防就被培训机构坑一把,一直是家长心中的痛。今年年初,浙江省教育厅等12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切实解决当前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省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今年受疫情影响,培训机构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各大媒体,平台一时间充满了各种投诉的新闻。到今年下半年,一个文件的诞生引发了家长的热议,家长们直呼“安心了不少”。10月20日,杭州市教育局联合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文件规定,当校外培训机构在银行的培训费资金专户中最低余额或当日(一周)累计提取资金出现特定情况时,相关银行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风险预警通报。

昨天,12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就探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预警工作提出相关意见。提出了建立“省级统筹、分级管理、部门联动”的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预警协同机制,构建“线索收集—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一体化监管闭环。

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在开立培训资金监管账户后5个工作日内,登录全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系统注明账户信息。省教育厅面向社会公示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资金监管账户名、开户银行等基本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实行风险分级预警,按照风险严重程度分为黄色和红色风险预警,培训资金监管账户余额低于预设值或异动金额高于预设值时,触发预警规则。并将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预警情况纳入浙江省校外培训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关键词:规范家长群

在互联网深度介入教育的今天,“家长群”成“压力群”的情况日趋明显。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家长群的日常“打卡”任务更加繁重,可谓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挣扎痛苦中,杭州教育局开始率先行动。11月上旬,杭州市教育局举办了一场“家校共育”座谈会,邀请了各城区的家长、老师代表,一起探讨健康、积极的家校关系,进一步梳理家校职责,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会上,杭州市教育局根据前期调研,总结出了家长们最最困扰的六大问题:家长群太多;作业负担重,要家长批改;打卡负担重;愿者任务重;竞争负担重;班级管理家长参与过度。之后,杭州市教育局表示,将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等形式进一步梳理“家校关系”,坚决反对利用家长群等手段渠道,变相增加课业负担、让家长批改作业、代替学生到学校参加活动等。

不少家长认为,在家校充分协商基础上确立家长群“群规”已势在必行。据了解,浙江已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明确要求规范班主任等教师的职责行为,防止利用家长群等媒介谋私利、夹私活;坚决遏制“家长作业”和家长辅导作业负担过重的倾向。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已推出《滨江区学校班级微信群公约(试行稿)》,其中包含家长篇和教师篇。

关键词:公办初中提质强校

在优质民办学校面前,公办一直挺不直腰杆子。办好家门口的公办学校,一直以来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今,这个愿望正渐渐实现。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今年暑期,省教育厅召开全省设区市教育局长暑期读书会,要求全面实施初中强校工程,加快提升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初中提质强校”成为基础教育的最强音。

3月9日,杭州市教育局网站发布了《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提到此举是为全面提升杭州市公办初中办学水平,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初中”。

方案表示,到2022年,实现公办初中名校集团(含互助共同体)全覆盖。2021至2024年,逐步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域推进。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公办初中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特色明显增强;城乡学校差距不断缩小,公办初中的社会认可度、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更好满足杭州市民对优质初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10月,杭州市教育局公布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首批试点学校名单,共有55所学校入选。11月19日,下城区举办初中“提质强校”现场推进会,下发了《下城区公办初中提质强校发展计划(2020-2023年)》,下城区9所公办初中都被纳入区级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

舟山市教育局也在最近出台了初中提质强校实施方案,提出到2035年,全市初中全部建成现代化学校,县域内初中生学业水平校际差异系数低于0.15,打造优质均衡、活力充盈、特色鲜明、生态和谐的舟山初中新样态,让城乡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关键词:加强体育美育

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门副科,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逆袭了。那些年被你忽视的体育、美术、音乐,正在赶来的路上。

今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中着重提到了关于美育、体育考试改革的内容。

“体育分值上升、艺术类课程要纳入中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家长直言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有人担忧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还有网友感叹:“养娃成本又上升了。”

12月1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五个大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探索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而作为风向标的杭州自然备受关注,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按照惯例,2021年的体育中考政策将在年底公布。未来的走向,将根据教育部、省厅的具体部署实行。

小凰发现,身边有不少家长已经火速上起了体育和艺术类的培训班,世界上最快的不是博尔特,而是鸡娃家长们的速度。

前不久有一篇在网上疯传的文章,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这些年教育改革一个前提是——这个好重要,这个特别重要,然后我们来加一门考试吧。体育好重要,我们来考体育。美术好重要,我们来考美术……”

小凰不做评论,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们站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

回顾这一年教育里的所见,所闻,所悟,

有收获,有遗憾,

新的一年,各种flag照旧要立起来,

新的一年,相信各种美好即将发生,

新的一年,教育要更好地前行,

祝亲爱的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