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值此百年建系之际,浙江大学中文系诚邀各位领导、校友、老师和同学荟萃于此。2020年12月18日,“百年中文: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建系100周年庆典”在求是大讲堂举行。大会由古籍研究所所长王云路教授主持。

黄先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门市部,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浙江大学中文系建系100周年,我谨代表浙江大学党委和行政对浙江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和师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为中文系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教职员工以及关心和支持中文系发展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友人以及今天大会的兄弟单位代表致以诚挚的谢意。

浙江大学中文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1897年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创立时,就开设了国文课程,距今已有123年,这是中文系可以追溯的渊源。1920年之江大学成立国文系,1928年浙江大学文理学院成立中国语文学门,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中文系成立,至今正好100周年,后来又经过院系调整,浙大、杭大等四校合并发展成为现在的中文系,100年一代又一代的中文人坚持守正创新,心系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建立传承有序的血脉,形成博雅与专精并重的学术风格,阐释了诸如夏承焘、姜亮夫、蒋礼鸿、徐朔方、吴熊和、郭占仪(音)等众多的著名学者。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铸造辉煌的成就。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浙江大学中文语言文学学科被评委A类优秀等级,位于全国同类学科的第一方阵,浙江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而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创造性转化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才有可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学术,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这一过程中中文系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重任,一代又一代中文系师生不忘初心,以传承与转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主动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积极推动中国学术与文化的国际交流和传播,取得了突出成就,赢得良好声誉。

浙江大学今年来十分重视文科建设,特别是重视中文学科的建设,不断充实中文学科的发展之源,如将中文学科确定为一流基础骨干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并着力发挥中文学科在全校人才培养,通识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当今世界,国际风云变化莫测,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守正固本的意义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我们期盼中文系师生牢记使命,潜心治学,勿虚名,以高远的情怀,创造性的研究,阐述更多足以传世的学术成果,培养出更多堪当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引领者。浙江大学也将尊重基础人文学科的发展规律,为中文系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给予更大的支持。

时代的变化也对中文系发展提出新的要求。100年来中文系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天进行百年庆典,也标志着新的100年从此开始,我们同样期待浙江大学中文系能固本开新,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呼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加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文明对话,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第一要务,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办好强基计划班,为学校通识教育和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努力把握世界变迁之大势,引领未来学术潮流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积极开拓新的学术增长点,主动参与学科交叉互融,介入新兴学术和学科领域,让传统学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创造出更多属于新时代的经典。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属于浙大人的独特贡献。我们期待民族风格与世界视野,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一定能在浙大中文系同生共长,交相辉映,我坚信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同仁的不懈努力之下,在浙江大学有利保障和推动之下,在社会各界大力关心和支持之下,浙江大学中文系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楼含松:很荣幸受委托宣读各方贺信,贺信写的热情洋溢,宣读的时间可能有点长。首先宣读北京大学中文系贺信。

尊敬的胡可先主任、浙江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

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北大中文系全体师生,谨向浙大中文系的各位同行,致以由衷的祝贺;更向浙大中文系的百年辉煌历史,致以崇高的敬意!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作为传承悠远的老牌中文系,浙大中文系坐临东南,守护着这片土地最深厚的人文底蕴;指顾沧海,迎接着每个清晨最新鲜的霞光旭日。浙大中文系凝结着“东方剑桥”的灵魂,她阅尽沧桑而不固执封闭,明哲入时而不随波逐流,风骨高标而不失于温厚。她有严谨持重的传统学术,也有广阔通达的国际视野。百年以来,浙大中文人坚持着自己的操守,求是求真,以新知识、新思想启迪着民众,引领着学界。

“惟学无际,际于天地。”浙大中文系以求新务实的精神,开拓了中文学术各方面的疆界。在古汉语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唐诗研究、词学研究、戏曲小说研究、外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等诸多领域,浙大中文系都为人类文明贡献了多位不朽的大师。他们创造了汗牛充栋的学术经典,霑溉着一代又一代的中文学人。他们以高远的学术理想指导着具体的学术研究,将传统的学术精神贯注于新的研究对象,关注实际而不流于琐碎考据,更为后来者树立了学术楷模,开创了浙大中文的一脉学宗。

“树我邦国,天下来同。”浙大中文系为全国高校培养和输送了众多的卓越学者。浙大的文化基因与各高校的传统融为一体,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浙大中文系的学术传统已成为中文学术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位中文人都对浙大前辈的开创之功怀有无限感念。浙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奔赴全国各类工作岗位,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为中国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奋斗终生。浙大中文系更在全球中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浙大学人不求与时俯仰,却以扎实的研究,从文学历史与文学理论的角度,揭开了中国文学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中华文明的复兴重建、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靡革匪因,靡故匪新。”在新的百年,新的起始,浙大中文必将日新其誉,创造新的辉煌。最后,请允许我们,向全体浙大中文人,再次致以诚挚的祝福!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20年12月12日

谢谢北大中文系。下面宣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台长慎海雄贺辞。

母系各位市长学友:您们好!

古人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我在杭大中文系求学四年,遇到了一批好老师,结识了诸多好学友,实为人生大幸,一晃三十多年,至今引以为傲。

回望校园点点滴滴,于我最感珍贵的,不外乎三条:一是求事、二乃创新、三是包容。求实,就是为学之严谨、严密、严格,不大而化之,不随波逐流。更不搞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创新,就是鼓励学生海阔天空想、脚踏实地干。当年我创办《杭大学生报》时,不过是名大二学生,学校和系里,无不鼓励支持。包容,就是不苛求、不责备求全,我在大学这四年,创新的事不少做,漏子也捅得不算少。中文系老师们乃至系总支、却如一片蓝天呵护了我,至今心存感激!

昨晚接到胡可先学长的信函,很感温暖。静夜回放在校的一幕幕,王元襄、徐步奎、蔡良骥、陈为良、郑择魁、邬武耀、张大芝、桑义麟、颜洽茂、陈坚、余荩、金健人、徐岱、何春晖、任芝瑛、潘一禾等等历历在目,感恩之情涌动。

祝母校母系和诸位师长永葆青春活力!

1985届中文系学生慎海雄。

2020年12月4日于出差途中。

下面宣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马光明贺辞

尊敬的胡可先主任:

欣闻母校中文系建系一百周年纪念庆典,我们谨通过您,与所有师生一起为曾经培育我们成长的中文系庆生。

百年以来,中文系饱经沧桑,虽数易所属,但始终不变的是报国的初心,深厚的学脉,有序的学统,纯正的学风和卓越的成就。

母校中文系在国内高等学府一直是一个十分响亮、光辉的名字,为铸就这张金名片,历届学校领导、历任中文系老师和学者孜孜以求,接续奋斗,为国家培养了无数英才,创造了精湛的学术成果。“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中文系学生,我们在母校度过了四年宝贵而难忘的就学时光,难忘导师们的谆谆教诲,难忘同学间的切磋和友情。正是这四年,为我们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系上了“人生第一个纽扣”、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我们一直以母校母系为傲,把她放在内心最为尊贵的位置。此时此刻,谨向我们敬爱的已故和健在的各位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中文系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致以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擘画了中国和浙江今后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发展蓝图,母校中文系在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中定当大有可为。我们衷心祝愿母校母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接续奋斗、永葆青春,为引领中国和浙江的发展,为繁荣人文和社会科学,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中文系的师生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中文系七七级学生 马光明 周国辉

2020年12月16日

下面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贺辞。

浙江大学中文系成立至今,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在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此前,胡可先教授来信说,希望我能代表从这里毕业的老学生说几句祝福的话,我深感荣幸,但一下子不知从何说起。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老杭大古籍所读书。现在老杭大名字已经没有了,我又没有在浙大中文系读过书,我能算是浙大校友吗?可先教授确认说,当然是,我们都是老杭大毕业的学生,自然也是浙大的校友。再说,我们庆贺的是浙大中文学科成立百年,自然包括古籍所的毕业生。可先教授的话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是这一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我确实情不自禁地要为这个学科的辉煌业绩而喝彩、骄傲和自豪。

首先,我为浙大中文学科的悠久历史而喝彩。《中华读书报》今年12月9日刊发《浙大中文学科百年学脉的传承与拓展》,前面有一则引言是这样说的:“浙江大学中文系滥觞于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发端于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和1928年的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1998年前的主体是杭州大学中文系,1998年四校合并后建立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并由中文系和古籍研究所融合而成中国语言文学系。”言简意赅,揭示了浙大中文学科百年的辉煌历史,足以笑傲江南,跻身全国前茅。

其次,我为浙大中文学科的杰出教师而骄傲。夏承焘、姜亮夫、蒋礼鸿、徐朔方、吴熊和、王焕镳、胡士莹、任铭善、孙席珍等老一辈学者已为学界所熟知。而据《浙江大学中文系系史》记载,浙大中文学科的优秀教师远不止这些。他们或是直接的授业导师,或是间接的师承关系,更多的是我衷心私淑的前辈。我从他们那里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我很感念他们。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姜亮夫先生在我们入学典礼上的讲话,他说:第一要准备吃苦,实事求是地治学;第二要团结一致,为共同的目标而学习。我后来在回忆姜亮夫先生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一个学者在其成长过程中,能遇上好的老师,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浙大中文学科的老师,一代又一代,通过言传身教,改变了无数学子的命运,引导了他们的学术方向,更成就了他们的人生。

再次,我为浙大中文学科的学术传承而自豪。浙江大学中文学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浙江大学中文系科在国内外享受盛誉。进入新时期以来,浙江大学中文学科秉承优良传统,注重人才培养,强化学科优势,推出特色成果,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正如《浙大中文学科百年学脉的传承与拓展》一文所说,“浙江大学中文学科语言、文学与文献并驾齐驱,形成以文献史料为基础,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纂与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格局,古今汇通,中西兼融,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有强烈现代气息的学科。”浙大中文学科的特色,概括得非常准确,我完全赞同。

作为一名老学生,我在兴奋之余,衷心祝福我们的中文学科越办越好,越办越强,涌现出更多的杰出学者,培养出更多的青年才俊,华枝春满,踵事增华。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胡可先:尊敬黄先海副校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2020年浙江大学中文系走过100周年的历程,今天在这里举行隆重庆典,我谨代表中文系全体师生将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历届校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浙江大学中文系追源溯史于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发展于1920年的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国文系和1928年的浙江大学文理学院中文系,1998年前的主体是杭州大学中文系,1998年四校合并以后,建立新的浙江大学中文系。并由中文系和古籍研究所融合而成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所以现在正在第五轮学科评估都是中国语言文学。现在的中文学科设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本科专业和编辑出版学、动漫与影视编导两个方向,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等七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教授35人,副教授26人。

现在中文学科拥有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汉语言文学基地。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2.0之汉语言文学实施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验区大中文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级教学团队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教育部重点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推广基地,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等。

今年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作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综合招生改革单位,就是今年国家强势推出的“强基计划”。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四个优势,浙江省的重点学科。

100年来,社会经历了沧桑变化,学校经过了调整分合,中文系的血脉一直在不断延续,中文系的精神在不断发扬,中文系的精髓在不断汇聚,这一切也凝结而成中文系的百年血统。

今天发言有一个题目叫“浙大中文的百年血统”,而这个血统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专家与博雅的结合,由宋代到清代开启的浙东学派和浙西词治学,经过中文学科的夏承焘、姜亮夫诸多大师的弘扬,一直传承至今。浙西上博雅,浙东为专家二者融合的学风,在浙大中文的百年传统当中得到很好的凝聚与体现。

比如夏承焘先生是以温州传承浙东学派,学贵专精与学旧有史(音)的精神开启词史之学,又坐镇东南,与海内外学者声气相通,建立博雅通达的词学体系,成为一代词宗。姜亮夫与楚辞学、敦煌学、语言应用学,历史文献学等领域都有建树,博而专精,成为一代鸿儒。蒋礼鸿先生精通文字学,郭占仪(音)先生擅长训诂学(音),徐朔方先生钻一代曲学,吴熊和先生传一代词学,沈文卓(音)开一代礼学,都在学术领域拓一方疆土,以其博识和经验影响着中文学科的后来学者。

现在的中文学科在诸大师所开拓的领域都有传承和拓展,形成语言文学与文献并驾齐驱。形成以文献史料为基础,将文学与语言,传统与现代、文献与文物、文学与影像、编撰与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格局,古今备通,中西兼容。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当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的学科。

二、求实与创新精神,浙江大学中文系值得大书一笔着是它的血统,刚才讲是中文系是1897年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求是书院的创办孕育着求实精神,育英学院的创办目的是培育英才。百年的历史哲学影响,名师垂范,形成中文系求是、求实、求真的传统,这一传统在“三古”,号称“三古”就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古典文献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百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不仅带有传人,而且每一阶段都有影响全局的标志成果,学科领域,人才培养更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今年开始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方向的“强基计划”的招生就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三古”在方法论和思想观念上也有不断的创新和突破,目前的中文系设有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两个专业,影视动漫编导,编辑出版两个方向,这样构成“一体两翼”为主要特色的专业格局。“一体”是汉语言文学为一体,“两翼”一个求是科学班,强基计划班,基地班,这个作为基础高端这一翼,另外一翼文学班,编辑出版方向和影视动漫方向作为专业数字的这一翼。这样现在中文系的发展既重视强化基础,又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人才,又注重应用创新和社会服务。

三、包容与开放的胸怀。

刚才楼含松教授宣读的慎海雄部长贺辞当中,就谈到在中文系就学的时候就体会到学校和老师都具有极大的包容心,人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文系能够传承百年,并不断拓展,其核心也在包容,包容当然是包括学术的包容与思想的包容,学术上中文系容纳了各种学术,也创造了各种学术,思想上强调包容理念,提倡独立精神,学术与思想的结合形成风范,融为我们的系格,我觉得我们的系格在这里。而且这个系格又落实到人文情怀与人文关怀上,中文系的包容也渗透于每位师生的心中,使得将慎海雄部长这样的毕业30多年以后的学生回想当年求学的情景而心存感激。

有包容更有开放。中文系坚持开放办学,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广泛吸纳人才,深度开拓资源,开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国际化。近年来,与世界众多一流大学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大幅度提升。比如与哈佛大学联合开发学术地图发布平台在国际国内产生极大的影响。

回顾正式建系的百年历程,浙江大学中文系孕育集聚大批名师硕儒,培养无数英才,创造精神的学术成果,建立传承有序的血统,树立谨严纯正的学风,这一血脉又通过一代又一代气质博雅、格局宏阔、富有人文精神的毕业生得以延伸和扩展,这是中文系100年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永远继承、永远发扬。百年学木谱华美的篇章,下一个100年已经开始,在新的起点上,浙江大学中文系更将以传统的学术精神,灌注于心的研究对象,努力在血统传承当中建立新的学派,以博大的学术气象继续奋进,永立潮头,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凝聚人类文明的精华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希望学校能够尊崇学科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发挥教授的主体作用,给予中文系更多特殊的政策支持,这样促使我们在国际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的道路上更快的迈进。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朱刚:尊敬的黄校长,尊敬的楼院长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参加今天庆典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感谢胡可先主任赐予我的这份荣幸,让我可以亲身见证浙江大学中文系100周年隆重庆典,并献上我的一份祝贺,我虽然没有在这里求学的经历,但是身为浙江人,在我的中文阶段曾精受教于浙大许多的毕业生,后来中文学科教学研究,也跟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很多师生相识相知,持续往来,师有渊源,知道这个百年1920年成立的之江大学的国文系算起,更早的渊源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的国文课程。求是就是追求真理,使我们学术研究的唯一宗旨,育英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教育事业的最高目标,学术研究跟人才培养这两点正好构成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求是育英两个源流汇集到一个中文系,这个契机具有象征意义,1920年是值得纪念的。

同样是在1920年,也是浙江人陈王倒(音)先生带着他刚刚译完的共产党宣言到达上海,进入我现在服务的复旦大学国文科任教,现代中文学科的百年征程在杭沪两地几乎同时开启,所以今天特意带来一份礼品,就是1920年出版的两份共产党宣言和它的复制品。作为回望百年另一个象征,赠与我们的同行。

我们这个百年是不平静的,图名其中(音)的中华文明经历深重的灾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前辈不懈努力下得以重生,浙大和复旦两个中文系走过非常曲折的道路,好在我们一直携手同行,博黔西南又挥师江东,风雨无悔,鸡鸣不已(音),我们不但是悬隔不错(音)还经常能够共享资源交流学术。30年代曾经受聘之江大学中西文的李立(音)教授,40年代在之江中文兼职的郭绍宇(音)教授,随后成为复旦中文系的重要成员。二三十年代曾经在的复旦执教的姜亮夫、胡世银(音)教授这则与抗战胜利或者建国以后,称为浙大中文的重要成员。在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两系学科的布局大致相似,递进人熟,教学科研上的来往就特别多,等到后来硕士点、博士点成立,建立起来以后,教授们更是互相推荐地址,评审论文,参加答辩,所以一代一代师生之间形成可以成为世交的关系,引领至今。这里有的年长老师评审我的学位论文,有年轻的老师也有听过我讲课,所以上有老师,下有学生,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没觉得自己是外人。

我们知道这个百年又是名家辈出,学术成果非常丰硕的百年,我们的使命不光对前辈高山仰止,也要传承其血脉,培养后继者,我们的传承并不是封闭的,前辈的影响前世交互出现的后辈的血液之中,我个人的学业就深受吴熊和先生和徐朔方先生的著作滋养很深,在钱塘江边在悦南山上,我们至今仍能看到之江校区民国校园那个遗留,可以在那里温习到夏承涛先生,他说俯临大江、江声帆影,如在心目的那样一种情景。

近年以来,之江校区的人文高等研究院为复旦好几位年轻学者提供访问学习的机会,从清末育英书院延续而来的那样一个校区,至今仍在焕发育英的功能,我们也是深受其次。百年不易,愿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共同求是,共同育英,使文脉传承不息,使脉动更为有力,愿我们也能留得下对得起前辈的栽育,对得起社会期待的业绩,光耀下一个百年。谢谢!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蒋承勇:尊敬母校的领导,各位师长,各位系友、好友,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纠正一下上面介绍我的浙江社科联主席,我现在是名誉主席。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百年庆典。中文系人才辈出,星光灿烂。我只不过是其中并不是亮的一个,所以要特别感谢胡可先主任对我的邀请,老师对我的邀请,让我不仅能够参加今年百年的庆典,而且在这里代表系友发言。我是杭州大学中文系七八级的学生,七八级是非常幸运的一届。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在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初期入学中文系,圆了久久渴望、几乎遥不可及的大学梦。今天有幸见证母系的百年华诞。我们为自己是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而骄傲。今天更为中文系的辉煌而倍感荣耀。学文科尤其是学人文学科的学生常常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感觉,大学的时候毕业之后拿到毕业证书,可以去就业,我们那个时候是国家分配,不用担心工作的问题,大学四年毕业之后回想起四年的学习,如果要问问自己到底学了什么,往往会觉得似乎学了很多,可能又会觉得茫然不知,到底学了哪些有用的东西。随着职业生涯日复一日的延展,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越来越体会到大学四年是何等的重要,它给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格结构打上一种映射,奠定知识和能力不可再造和重置的基础,不管你以后是否有博士或者硕士的深造经历,不管后来在什么专业,什么行业发展。没有那个时候打下的尽管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基础和底色,此后人生画卷的展开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格局或者结局,或者是命运。

我们七七、七八、七九届三届都是在原省总工会干校渡过的大学生涯,在外界人看来那个校园显得那么狭小和简陋,但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从来没有据的它的狭小和简陋。这可能是因为内心深处有着对中文系特有的美誉和诸多的名师感到满足和满意的缘故。

说到校园设施记忆尤为深刻中文系里面小小的阅览室,里面有中文专业最核心的图书,文学与学术期刊,4年来除了隔一段时间去主校区大图书馆借书之外,通常都是在中文系的小阅览室读书的,比如阅读期刊,学术期刊是快捷展示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信息的载体,这个阅览室期刊的种类并不多,但对中文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他们有足够的代表性,并起到一种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听课之余,就是顺着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提示和指引,从这小小的阅览室那些不断更新的期刊中了解到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包括系里老师们刚刚发表那些论文。老师当时发表的论文我们特别喜欢看。四年里这个小小的阅览室培育我密切关注学术前沿的那种意识。工作以后,关注并且收藏学术期刊,也成了我的一种习惯,直到现在,因为要关注学术前沿,除了购买最新的学术图书外,每年依然要用自己的课题经费,订阅相关的十余种学术期刊,文学类的其他期刊,像外国文学评论中文专业一切的,这样的期刊从创刊号起完整的明确,后来发现这种对学术期刊那种特别的喜好就是大学期间打在我阅读行为当中的一道底色。这大概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忘不了中文系那个小小阅览室的原因。

当然培养我们的学术爱好,学术敏感性的渠道是多方面,尤其是老师们的指导与教诲,绝不仅仅是那个阅览室,但是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校园里小小的阅览室对我有特殊的意义。它也是我对母校记忆和情感勾连一个点、一条线。学术意识和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是学术人才培养和成长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资质。但是毕业到今天我在高校工作近40年,既做教学科研也从事大学管理,我的学术做的很一般,但是大学四年给我养成的学术理念和意识,无论对我的教学科研还是大学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无疑也是我作为当年的杭州大学中文系学生的一种幸运。为此要特别感谢那个小小的阅览室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老师们,包括阅览室里面那些管理员老师。感谢母校,感谢中文系,感谢所有的老师们。

在求学的时候以中文系为荣,毕业后我们依然以中文系为荣,因此,十分关注母校和中文系的发展,新世纪之交的四校合并,既给中文系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让它面临考验和挑战。从全国乃至国际大环境看,近20多年来,人文学科的发展空间变得日渐狭小,中文系从原来的杭州大学并入到以工科见长,社会科学势头强劲的新浙江大学之后。内部环境显然也有不利于它生存与发展的一面,在国内同类大学的中文系都纷纷拓展升格为文学院,或者保留触底建制的情况下,原来中文系的专业方向现在已经是新闻传播学问,浙江大学中文系成了人文学院的科技单位,当时杭州大学的外语系是杭大的外语学院。在中国这不止是一个行政级别的问题,而是规目(音)建制带来的资源配置萎缩等问题,教师的数量来说,同样一级学科目前中文系的教师还不到外语学院的一半,这只是内部比较的一个例子。

横向的外部比较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数排在同类院校的第19位,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中文系教师的科研生产力指标排在同类院校的第二位,这是第四轮教育部的学科评估那里来的,所以中文系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以低级别的建制和小规模的人力、财力等资源配置,持续发扬曾经的辉煌与荣光。并且有所拓展。对此,我对母系老师们感到由衷的钦佩,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不过,辉煌的过去并不等于灿烂的未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继续维持现在那个规模与建制不变,这样的浙江大学中文系,也难免让人忧从中来,今天作为系友回到母校,像回家,我在家里说一些真心话,我就是有一种忧从中来的感觉,而且开始来进到这么一个高大上的讲堂参加这个会议,非常高兴。但是坐着坐着看着看着,说实话,背后有一丝丝的(透凉),开始有一点跟这个忧虑相关的那种透凉的感觉,这种忧患意识在较长时期不断的弥散在广大系友之中,我们期待中文系有更辉煌的未来,自然也期待制约中文系发展的瓶颈得益于挣脱,关键是改制扩容。刚才胡可先主任最后有那么一句话,这句话里头我能够体会到作为系主任代表系里面发出的一种婉转表达一种声音,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把中文系的老师们发挥作用,挣脱瓶颈的关键扩容改制。这需要学校层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付诸实施,我所表达的可以说是众多系友的心声,拳拳之心,学子之情,皆为了母校,母系能够更上一层楼,更具辉煌与担当。在此感谢母校母系的培育之恩,衷心的祝愿中文系挣脱瓶颈,展翅翱翔。谢谢!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范一民:今天原来准备讲话,是临时的安排,刚才听了诸位学长学友一些讲话,特别是蒋承勇先生的讲话让我感慨万分,我也想说几句:

1、今天很高兴到现在为止在座的好像没有一个领导,我们的领导黄先海先生已经离席,所以我们是真正的校友相会,真正的朋友相会,真正的学友相会。

2、我们也很高兴记得在三年前参加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的时候用了一个词汇叫120周年的纪念大会,而我们今天在标题上出现是100周年的庆典。这是一个本质的不同,庆典是什么意思?今天为了100周年成功到达今天,我们今天高兴一下,庆贺一下,并且要把它这个东西拿出来贡一贡点一下,这就是我们的庆典,如果是纪念,可能已经死亡,已经过去,要纪念它一下,要怀念它一下,所以纪念和庆典是有本质不同的。这是我觉得我们的中文系讲出我们的庆典这个标题是很好的,而绝不是纪念大会。

今天中国很多高校举行百年的所谓纪念大会,我们学中文的人应该对此发声。

3、要自强,要自信,要自立。中文专业不仅仅是一个学科,刚才蒋先生讲的把它降的很低,降到科级编制辑和待遇,其实,中文在越(音)界、门、类、纲、目、科这个序列当中它应该是门,叫中文门或者叫国学门,它是大学科,绝不是小学科,在北京大学有这样的认知。在浙江大学也必须树立起我们这样充分自信的认知,我们是门,而不是某个科,一定要把越(音)界、门、类、纲、目、科的秩序次第关系搞清楚,虽然是一个系,虽然某个所谓的学科,但是自信心要提升,提升我们是门类,我们是大门,这个门类丰富之级,这个门类伟大之级,这个门类里面有它的自豪,有丰富的历史,我们的历史很悠久,我们这个学科3千年来的学科,并不是100年的学科,从孔夫子那时候开始,在早些时间就有着这个门类的学科,而且这个学科一直在学习,既是亘古的,又是常新的,未来1千年我相信依然会有我们的中文学门类,不会没有,而其他所谓热闹的学科将会在几十年内或者十几年内会消亡,学科多但是迭代会很快,学科多但是它会很消亡,我们科学发展很快,所以门类消亡的也会很快,而中文学科,中文门类它将永世长存,我们将还有1千年的发展空间,还有更长远的,只要人类在,中国人人在,中文学科不会灭绝,只会越来越好所以要树立自己的强信心。

并且刚才有很多老师讲了我们的学科是根本的,我们这个学科是基础的,任何的学科如果没有中文门,中文类这个学科做基础,其他的学科跑不远,其他的学科长不大,其他的学科生不高,只有中文学好,数学学好,这两个并驾齐驱的情况下才会长高长大。其他一切免谈,所以我们要自信。

4、我们要合作。不要取巧。不要出奇,取巧会得小利,出奇会暂时取胜,但是只有配合结合合作,也就是耦,我们不是偶然在一起,我们是必然在一起,我们要讲耦合。中文系一个很好的耦合现象就是中文系与古籍所互为依托那就是耦,这种耦是很好的,浙大中文系跟复旦中文系或者北大中文系做好友好的合作,这就是耦,耦是能够长久的,耦是能够深发,其次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强调的是耦合,强调的是偶数,现在科学上有一个例子,比如现在5G时代,是一个奇数,但是奇数不长的,我们知道现代通讯从1G发展到今天的5G,很快将被6G所取代,你们还记得1G、3G,但是今天还用2G、4G,很快渡过到5G,耦的生命力一定比奇的生命力要强,所以强调院系合作,强调校校合作,强调人人合作,做一个耦,耦合。

讲一下我们的基金,很感谢中文系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浙江大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120周年校庆的时候建立了基金,用七七届几个人牵头,特别是张永泉(音)先生牵头,把他获奖的一些钱拿出来建立一个基金,我们觉得他都这么做了,我们没有理由不跟上,我是一个跟进的人,也是一个创建的人,2017年的时候募集145万左右的基金,在全系全年级的学生当中发起,在座的七七级基本上都给了钱,今天在这里跟几个同学商量,将在2021年将把这个基金充实到200万元人民币,我本人有了足够的认购,其他的人也认购,包括远在海外的和其他同学都表示愿意积极捐赠,到2021年内完成注资到200万元整。

浙大的老师很不容易,中文系的老师更不容易,因为他们的经费来源很少的,所获得教学资助工资很少的,但是我们很了不起,就是张永泉(音)当年把他的奖金大部分捐出来,这一次听说系主任胡可先先生最近获了一个大奖,他说要把这个大奖也要捐助到中文系来,实在太感动,因为他们的钱实在来之不易,他们的财富积累实在很不容易,无论如何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一定要把中文系,把我们的学生、老师精神头鼓起来,所以我说我们的系是最牛的,我们的门类是最牛的,我们的学科是最牛的。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陈坚: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浙大中文系100岁了,作为现在中文系比较年长的一员,个人感到非常的高兴,也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本人是1956年进入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从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2005年正式退休,中文系学习工作的时间连头带尾刚好50年,跟中文系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这漫长的半个世纪我和我的同龄人有幸见证中文系在新中国高等教育波澜里的自我成长,也共同经历那段蹉跎岁月,切身体会到它的坚守与起落,寂寞与辉煌。浙大中文系是一个有传统有追求的鲜活的教育主体,是一代又一代中文人的精神家园。从1920年作为一个学系诞生到今天,无论是之江文理学院国文系,国立之江大学国文系,还是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杭州大学中文系,延续发展创造民族文化始终是它的初心。延续传统追逐理想是它的使命。在我看来中文人是在一个比较纯粹意义上自觉践行着总书记所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意识的教育传统,求是博雅的学术底蕴,加上百年征程全系师生不懈的努力,浙大中文系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建树独特的成就,积累良好的经验。信誉和口碑,100年历,浙大中文系不仅大师辈出,名家荟萃,而且血脉将成自成一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在王焕镳、夏承焘、姜亮夫、沈文卓(音)、蒋礼弘、徐朔方等老先生的开创与引领下,中文系古文学、古汉语、古文献“三古”学科逐渐在学术界拥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和声誉,这些学科形成整齐的学术梯队,也建构有规模和影响的学术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浙大中文系文艺理论、外国文学、现当代文学,现代语言学等学科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大学思想光芒和学术辉煌的一个重要载体。

作为浙大中文系近半个世纪沧桑剧变和卓越成就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对当下中国特色大学中文系教育的建设充满希冀,期望教育改革能持之以恒,也与高校师生一个安静、自在的自学环境,对年轻一代的同仁与学子寄予厚望,希望细心的一代学仁守正创新,勇于超越,在繁花似锦的新时代,展示自己切实的存在,也为浙大中文系的历史续写更加华美的篇章。谢谢!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吴秀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系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感谢系里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百年系庆的感受和体会。我理解实际上是以系庆为切入点,对中文系历史现实和未来做出一个老教师的解读,一个不同于年轻老师和更年轻的学生的一个解读,因为中文系太丰硕了,中文系有形而又无形,中文系可见又不可见,是很难把握,我对它既热爱又充满敬畏。与此我这个发言稿整整写了两天,刚刚在开会前还在修改。我是把它当做一篇文艺性的散文来写的,我想将来肯定把它发表。初衷是尽量少讲或者不讲套话,尽量不和人家重复,听下来好像还是有不少的重复也有不少的套话。

发言的初稿写了将近5千字,为了节省时间删去了大半。

首先在百年一遇的喜庆日子里,请允许我作为现在还在刚工作的老教师向浙大中文系,把它称之为母系的百年华诞,献上我诚挚的祝福,祝母系百年生日快乐。祝母系老树新花越活越年轻。

我不知道这100年来浙大中文系强硕的母体到底培养多少学子,但是我相信无论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身上或多或少、或隐或现打造了中文系的印记,而作为在这里工作44年,加上读书将近50年,作为在这里工作将近50年的50后的我,以及50后的我们这一代,中文系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一个工作单位,更是我们的精神和情感的一种存在方式。在最近几年我和我们的50后集体退场,中文系将成为我们挥之不去永恒的记忆。

在十年前在中文系一篇文章中我曾经这样说过,我说浙大中文系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大书,它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节律,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什么是属于中文系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节律、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呢?我理解它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分分合合,显得比较复杂,不论如何中文系践行学术将它当做学科发展根基的精神始终没有变。就像已故的蒋礼鸿先生,哪怕在重病住院之际还捧着书不肯放,把它视作第二生命,这大概就是支撑百年浙大中文强劲活力的精神容貌,中文系之所以以较小的规模在近十多年三次中文学科评估中,一直处于全国同类中文学科的前沿位置,或者说第一方阵,根本的原因就在与此。

作为一名50后,也可以说是中文系的第三代学人,我是在前二代,特别是第二代在座陈坚先生,是中文系的第二代学者,我是在前二代,特别是第二代师辈的直接教育点播和熏陶成长的,师辈的为人为文为教,他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清晰定格我的脑海中,我记得徐朔方,吴熊和先生给我们所讲的,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实则蕴含着密集的学术信息的古代文学。开始不习惯觉得很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感到很幽深,很有容量。这是大家的风范。记得王决先(音)先生给我们讲书讲的,具有严密罗辑思维的经典的基础理论,为了使之形象具体可感,有一次王先生还在黑板上用画图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记得同样是古代文学和文艺学,蔡玉祥(音)先生讲的很挥洒很豪放。尚海青(音)先生文质彬彬,举止优雅,一如他的板书。而蔡亮机(音)先生则用他作为诗人所特有的语言和激情,将抽象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讲的妙趣横生,还记得陈杰(音)先生给我们讲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时候,经常穿插沉醉其中的抑扬顿挫的朗读,然后突然发出一阵令我们措手不及和满足的哈哈大笑。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为浙大中文系做出开创性贡献的第一代学者。对他们我接触不多,我更多是从第二代老师那里聆听到有关他们的故事,其分量很重,我亲眼目睹夏承焘、姜亮夫名师大家的风采,曾看到姜亮夫先生在中文系举办的一次新生迎新会上,在旁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走上讲台,抄着浓重的云南口音,以老马识途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学术启蒙。并在某个晚上我大胆的敲门向他请教一个学术疑难问题,请教的结果我在文学评论1982年第二期当中头版头条发了一篇文章,发了十几篇文章,唯一一篇文章头版头条。基础支撑是向姜亮夫先生请教的问题。我听过王家湖(音)先生的课,还跟孙之中(音)先生在同一个党小组学习。

当然作为一名50后,中文系的第三代传人,在浙大中文系将近半个世纪的工作中,也参与中文系这部精彩纷呈大书的书写,成为故事当中的一员及其亲历者和见证者。我见证了浙大中文系的前身,80年代老杭大时代的辉煌,见证90年代市场经济启动初期中文系所面临的困难计其所做艰难的突围。见证1998年四校合并前老杭大中文系96位老师在老杭大图书馆前的集体合影。然后聚了最后一餐集体晚餐。见证了中文系从合并初期的不适应到现在慢慢的逐渐的调试融合,以及释放出来惊人的能量等等。

浙大中文系的故事还可以再讲下去,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以为今天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因为精彩纷呈,不仅为了追忆和缅怀,而是将其当作一种资源来构建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相似的中文学科新体系。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谦恭、谨慎、清醒甚至加犹豫,毕竟今天面临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甚至与八九十年代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如何为中文传统精神寻找进入当下内在的逻辑这个问题,精锐的摆到我们面前。

不久前看到浙大工科四位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就新形势下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一个富有意味的话题,叫做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八个字,中文学科当然属于仰望星空,因为我们探讨的是有关精神性、情感性和诗性的东西,这里所说的“三性”,不应该简单和狭隘认为纯粹的私我,够我,应该通向大我,守正创新,不忘初心。当然对百年中文来说现在更为重要和迫切也许还是如何用科学的发展观,更好调动和激发中文作为一级学科的办学主体和教师作为教学和研究主体的积极性,这也是国内北大、复旦等名校,直接证明证实一个规律,甚至一个真理,是第二个百年需要面对的,自然也是包括广大系友在内的所有中文人的共同意愿,因为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充分调动这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现实通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就像失去其根源性的原动力,中文学科建设是一个基础性,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系统工程,也是支撑一所大学精神品质品位的阿基米德点,中文系不仅仅是中文系,也是属于全校的,新时代赋予中文系不同以往的新的历史使命,它的学术与空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特点在呼应时代主旋律,把中国文学文化推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精神体的过程当中,显得重要艰难而又复杂,这一点在经历今年世界性疫情的风风雨雨的当下,人们应该有所体会,并对后疫情时代面临新的形势有所预判。相信我们的浙大中文系以深厚的百年节点为基础,从紫金港这里再出发一定会在四季轮回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叶晔: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我是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的教师叶晔,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在浙江大学中文系建系百年庆典上发言。

论眼光论格局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幸运的是作为一名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和青年教师,我以两种不同的身份见证浙大中文系过去20年的砥砺发展。20年较之百年或许并不漫长,1999年是浙大四校合并后的第一次招生,那一年浙大中文开启我的大学时代,从本科到硕士,我在西溪校区渡过七年时光,第一代学人姜亮夫、夏承焘胡世银(音)、王家武(音)等先生,通过老师们上课上遥想当年怀思其风采,第二代学人,徐朔方、吴熊和等先生,我们虽未能亲自其教,却还能在校园中偶遇他们的身影,杭大中文的求是,浙大中文的开放。在我们身上留下实在的印记。如果要概括我眼中的浙大中文的学风我也有“精情诚意”,值此至今仍然受益匪浅。

遗憾的是在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一群被呵护在相对宁静的文学花园中的年轻学子对第三代老师因体制变动而感受的阵痛所知甚少,他们呈现给学生们那种古典式的静宜与美好,让我们以为这就是大学的日常,殊不知,只是上个世纪慢学术的遗风而已。时至今日,人文研究如何继续慢下来,追求人类最深层次非理性的需求,又如何面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不是简单的应从就可以解决。

2009年从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进入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文系已经从东1教学楼搬迁至教学主楼,两年后顺利留校,完成从学生到教师一个身份转变,入职后第一个十年对每位青年教师来说残酷而且重要。感恩浙大中文系一直以来宽松且友好的学术氛围,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做出些须的成绩。事实上无论我们的能力是否足够,接续浙大中文的荣光已变得迫在眉睫。怀念三十而立之时,在教学事业上超乎寻常的热情,与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们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看着他们将浙大中文的精神带到五湖四海并发扬光大,也是赏心乐事一桩,浙大中文的血统就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中代有传承,很荣幸我也成为其中的一环,而浙大中文的发展困局在成为一名教师后也较之学生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平心而论,近十年来,浙大中文系的青年教师取得的成绩已超过之前任意十年的青年成果,这些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一辈的学仁就能接过学术的接力棒,成长为在圈内有口皆碑的中坚学者,谁都不敢拍着胸脯说这句话,人文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涵养品格的领域,我辈在过去十年的成长到底是拔苗助长还是自然催长,至少我没有全然肯定自己的勇气,但作为人文学者应该坚持自我审视的勇气,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学术品格与修为,各兄弟高校中文的发展固然呈现你追我赶之势,但中文精神的涵养绝不在一朝一夕之间,何去何从,以怎样的姿态成为民族之根本,世界之一流,是每一个浙大中文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2020年浙江大学中文系建系百年,虽然仍就作为青年教师站在这里,可我明白大家都不再年轻,既然年近四十就应该有不惑的觉悟,不惑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基于自己人生不同的理解,是担当是责任,是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意义,是人生十字路口再一次的选择,我和我的青年同事们,无论我们各自走向何方,选择更快还是更慢的人生道路,只要学术还是我们生命中的脉动,那就与浙大中文的发展休戚相关。

各位系友、各位同学,虽然大家现在或即将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光和热,但相通是一颗浙大中文的心,无论是面向过去的西溪,还是面向未来的紫金港,是毕业后留居杭州还是自在释放,此心安处是吾乡,浙大中文永远是大家的心灵家园。在座的各位先生、女士、未来的主人翁们,期待我们一起聚力为浙大中文在第二个百年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

朱泳霏: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亲爱的学长学姐与同窗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2001的朱泳霏。很荣幸能够得此机会作为最年轻的声音发言。

百年系史,由求是书院、浙江高等学堂至国立浙江大学,从育英书院到之江大学,再至新时期杭州大学与四校合并后的新浙大中文系,我系开拓探索、调整巩固、全面发展,其间坎坷曲折、辉煌独创,细节或湮于尘埃,然从不应被遗忘。而百年系庆,既再现兴亡更替,更需书后世传奇。在满座才学间,我不敢班门弄斧,便请大家允许我以一场发言的时间,分享作为中文学子的一些浅陋而肆意的思考。

我不知大家都是为什么选择了中文系,但我能肯定的是,这是一个狂妄的决定,一条最纯粹的道路。大学课程,各校相异,而中国文学系尤无准的:或尚考核,或崇词章,或以文字、声韵为宗,或以目录、校勘为重。若只是比旁人多读了几本书,多写了几篇文,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研学年岁平白地砸在这样多枝节而基础深厚,少标准而重任在肩的学科之上。所以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着一席国文净土和一隅思维天地。我总是很欣赏中文学子的天赋与泪水。读《论语》篇章而慨叹,随意识流作品而翩然,当无数次逼近晦涩的文章旨趣,我们欲将师长与书页看穿,旷百世而相感。我们一面在从小到大的应试渊薮中爬行,一面在真理的坚守中游历。我们中文系没有也不应该有作家、老师、编辑这样的职业化标签,我们是一群对韵律、书文和美有独特志趣的人,不独立于世,也不将被世俗抹杀。

正如国立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郭斌龢先生所说,“中国文学系课程,不可偏重一端,必求多方面之发展”。此处的多方面之发展,除却中文领域内的交织:义理、考据、词章,古文献、现当代、比较文学,更要求我们广博涉猎,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内跨学科治学。这并非要求我们一定需要修读第二专业辅修课程,而是将其研学技巧和思维过程内化,以不同角度解读甚至突破既得中国语言文学成果。我曾由哈佛大学本科生带领修读一门名为“自然科学中的比较文学”这样的课程,短短几次研讨课,我们以小说、诗歌、音乐、戏剧为载体,结合了数学与物理知识,可能只为解读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如此踏出舒适圈,我们获得的便不只是象牙塔内既得理论的拼凑叠加,而是集思广益下的真知碰撞之果。正如胡老师适才所说的专家与博雅,这里的集思,集中的是古今之思、文理之思、中外之思,以及理论与实践之思。

如此,我们所就读的中文,便不止是中国文学,而成为了中国文化。我个人喜欢写字,曾在“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的晚会舞台上为美方带去现场书法展示。当时哈佛授课人看直了眼,对于我们将中华服装、音乐、舞蹈与书法融而合一的节目企划赞不绝口。那是一次成功的传播,也更坚定我以绵薄之力助力扩大中国语言文学乃至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决心。若拿古之文学大家举例,正如东坡之旷观、易安之直率,务观之激昂、太白之腾跃,使他们留名青史的如是风姿,不单单存在于诗词歌赋的文字之内,而在于其思维、其独创、其对于知识分子话语权的壮大,其背后的中华面貌和远播世界的文化印记。

远眺且近观,浙江大学构建的通识教育体系及国际化培养模式直接推进学子在中文学习上的持续性志趣和创新性发展能力。去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加盟求是科学班,体验荣誉培养制度;今年,强基计划迎来第一批古文学学子。近月,我校求是汉语言更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之列,彰显中文作为基础学科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的独特地位。

入学短短三月,我们初尝中文系课程。其间,有的并非单项输出的讲座,而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主体的关于文学与社会问题的交流契机;有的布置了具有相当难度的展示内容,直接拓宽我们合作研学的边界,提升挑战精深理论的志趣。我们在课堂上讨论从未系统涉足的社会问题,从文学中审视人类的生存困境与道德选择,于学术方面,专业底蕴、逻辑意识与研究视角初步建立;于现实方面,抒情表意、合作互通、聆听摘取能力逐渐增强。我眼见中文学子旁通西文、研治史哲;眼见探讨至深之时,大家的慨叹或激动,彻悟或动容;纵然著作接踵,未知庞杂,却不见任何悔意。

吾辈中文学子,必持最纯粹之赤心,专精于文,博雅观通,无吝于宗,天下来同。

衷心感谢各位师长的教授。祝中文系生日快乐!谢谢大家。

浙江大学中文系百年庆典系列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