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文系胡可先教授获评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浙江大学中文系胡可先教授获评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9月3日,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可先获评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由我校校友段永平先生于2011年设立,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设有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提名奖三类。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每次评选不超过2 名,奖金每人100 万元。

胡可先老师开设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唐诗经典研读》《诗学研究》等7门课程,近五年总授课时数1160学时,课程教学评价优良率100%。他开设的《唐诗经典》MOOC课程,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超49万人,《李白杜甫研究》被认定为浙江省“首批优秀研究生课程”,《唐诗经典研读》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材。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最佳教师、十佳专业指导教师等称号。他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优博论文出版项目”1项,浙江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省优博论文提名奖1项,以博士论文为基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

在谈到获奖感受的时候,胡可先教授表达了对浙江大学广大师生的感谢,以及对其他优秀老师工作的认可,同时也表示,会将奖教金回馈于教学科研,在中文系设立“授业奖学金”,一方面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另一方面激励优秀学生努力学习,攀登高峰,也为中文系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教学体系设计上,胡可先教授接受了自己的心得:“在教学体系中,贯穿有关经典的研读和推广,核心在经典,而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我在上专业课程时比较注重专题和文学史的贯通,这种方式适合中文系学生提升境界、把握课程主流和加深学习;通识课程则注重名篇或名家的讲授,同样以经典为主,围绕名篇名家效应展开,更容易提升其他学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课程的影响和学校的社会责任,我们的课堂要向社会延伸,于是我在讲授的课程里选取了几门开设MOOC课程。MOOC课程以我们大学的资源为中心向社会开放,既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也可以得到社会的反馈,使大学教育与社会更好地对接;课堂讲授和教材编写的资源融合关系也是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我的课程上课和写讲稿都比较认真,经历过几次教学之后再进行提升整理,就可以形成教材。”

除了课程的体系,胡可先教授认为学生与助教的融合也十分重要。例如让通识核心课程有讨论课的要求,由研究生或博士生助教组织学生讨论,形成老师-助教-本科生的对接,有利于学生在考虑深造等人生规划时参考学长学姐的看法,使学生考虑得更加全面。

在对中文系“科班”学生的要求上,胡可先教授也有这自己的一套规范,他认为科班学生是指从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同学。这些同学首先要对专业有高度的认识,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形成清晰的人生规划。第二是要有规范,在专业方面要按照专业规范执行,有严格的专业训练。比如中文系在语言和文学方面就要严格训练,既是为了提升境界,也为了毕业后能学有所用。在做好定位和规范的基础上,学生们应打开视野,比如进行跨学科研究或其他的创新。

胡可先教授十分热爱诗词创作,他认为这种练习不仅可以体会诗中的甘苦,也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帮助。他说道。“诗歌创作是学习古代文学的一种实践训练,自己尝试写作能获得创作的感受。练习方法因人而异,可以结合课堂上的讲解试着进行写作,也可以看一些入门的书籍,并多加训练。如果想最快地写一首诗,则可以挑选杜甫等名家的一首好诗,依照它的韵和平仄进行模仿。诗歌创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有了创作的实践经历,对理论知识会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此外,胡可先教授介绍了自己保持教学热情的秘诀,他认为老师在上课时本就应该保持一种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和教学内容有关,因此需要把好的内容,能打动自己的内容带到课堂上。首先需要自己有感触,只有这样才会对学生有影响,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最后,胡可先教授表示,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比较理想的师生相处模式。教授与学生们关系很好,但也会注意尺度,在学业方面依然会严格要求。另外他还十分重视讲课过程中学生集体和助教团队的关系处理,做好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多元互补,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并十分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提出质疑,指出改进的方向。

而上过胡教授课的学生们,也无不被他温和的性格、儒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专业态度所打动。学生翁晓晴说道:“胡可先老师是严师,亦是良师。在唐宋文学方面他是一代大师,但是他不摆架子。当我因为对唐诗很感兴趣而发邮件给胡老师希望有机会能和他交流时,他很快回复了我的邮件,在百忙之中安排时间与我见面。他耐心地询问我对唐朝的哪几位诗人、哪些诗歌感兴趣。听完我的回答后,胡老师稍微思索了一会儿,就给我提出了好几个值得研究的方向,老师的教导真使我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之感。我很庆幸能在大学期间遇见胡可先老师!”

胡教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也十分包容。学生李皓琪说:“胡可先老师是一个非常和蔼并且专业能力很强的老师,不仅体现在他对自己领域的知识很渊博,还体现在他始终对同学们非常包容,认真对待同学的每一次提问。在课后他也非常温和,送春联活动时一遍一遍为大家送上满绩的祝福,砥砺大家继续认真学习。”

浙江大学中文系胡可先教授获评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

Q:胡老师您好!您既给我们开专业课,也面向全校开通识课,还面向全国录制MOOC课程,可以说是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了,看得出来老师很重视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目标,能否请老师介绍一下您的教学体系是如何设计的?

A:我在教学方面是比较注意体系的。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重点教授唐宋时期,当然视野也会开阔一点,上过“中国文学基础”和“中国文学名家名作”这样的长段课程。课程体系与课程类型紧密相关,整个古代文学的课程形成点面结合的状态。我的课程专业方面有“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课、“唐宋诗歌研究”选修课,通识课程主要是“唐诗经典研读”、“中国文学基础”,再把它推广到MOOC平台上,建立起一个以中国古代文学为核心并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类别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又与研究生的课程“诗学研究”、“李白杜甫研究”等形成一个整体。

在教学体系中,贯穿有关经典的研读和推广,核心在经典,而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我在上专业课程时比较注重专题和文学史的贯通,这种方式适合中文系学生提升境界、把握课程主流和加深学习;通识课程则注重名篇或名家的讲授,同样以经典为主,围绕名篇名家效应展开,更容易提升其他学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课程的影响和学校的社会责任,我们的课堂要向社会延伸,于是我在讲授的课程里选取了几门开设MOOC课程。MOOC课程以我们大学的资源为中心向社会开放,既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也可以得到社会的反馈,使大学教育与社会更好地对接。

除了课程的体系,我在讲每一门课程时还注重学生与助教之间的融合。像通识核心课程有讨论课的要求,由研究生或博士生助教组织学生讨论,形成老师-助教-本科生的对接,有利于学生在考虑深造等人生规划时参考学长学姐的看法,考虑得更加全面。

课堂讲授和教材编写的资源融合关系也是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我的课程上课和写讲稿都比较认真,经历过几次教学之后再进行提升整理,就可以形成教材。

Q:老师您在课上经常鞭策我们,说“科班出身”的同学应当对自己严格要求,请问在老师心目中一个中文系的“科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形象,对他们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A:科班学生是指从事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同学。大家首先要对专业有高度的认识,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形成清晰的人生规划。无论毕业之后是否选择继续进行专业研究,在现阶段学好专业知识对以后都将大有裨益。第二是要有规范,在专业方面要按照专业规范执行,有严格的专业训练。比如中文系在语言和文学方面就要严格训练,既是为了提升境界,也为了毕业后能学有所用。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会写东西,这就比较麻烦了。

在做好定位和规范的基础上,可以再打开视野,比如进行跨学科研究或其他的创新。就怕有些同学不太重视主业,注意力完全放在其他地方,最后目标往往做不成。所以我在讲课以及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常常提醒他们要把专业的部分做好,在专业上形成自己的个性之后,再去拓展其他个性。

Q:之前参加三月三诗会的时候听过胡老师您分享自己的作品,诗词创作是否已经融入了老师的生活里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您经常鼓励我们进行诗词创作,请问老师对练习方法有什么建议吗?诗词创作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

A:我写诗一是因为我是研究古代文学的,只有亲身去写,才能体会其中甘苦。另外孔子有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写诗可以作为社会交往的途径,例如陶然老师有候会给我写,我们会互相唱和。其实我总体写得不算多,因为写诗需要有契机或者有感触,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

诗歌创作是学习古代文学的一种实践训练,自己尝试写作能获得创作的感受。练习方法因人而异,可以结合课堂上的讲解试着进行写作,也可以看一些入门的书籍,并多加训练。如果想最快地写一首诗,则可以挑选杜甫等名家的一首好诗,依照它的韵和平仄进行模仿。诗歌创作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有了创作的实践经历,对理论知识会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Q:胡老师您在课堂上经常讲着讲着就进入一种陶醉忘我的境界,您几十年如一日保持这种热情的秘诀是什么?

A:我认为老师在上课时本就应该保持一种精神状态。此外,这和讲的内容也有关,同样是一首诗,这首诗能讲好,另外一首诗不一定能讲得好。所以我在备课时会精心挑选,把好的内容带到课堂上。好的内容首先要能打动我自己,这样我讲的时候会更有感触,对同学们也会有影响,课堂效果可能也会更好。课程内容的挑选也是课程体系的一个方面,我在课前准备时都会用心去做。

Q:胡老师您带过那么多的学生,您理想中师生相处的模式是怎样的?

A:亦师亦友的关系是比较理想的相处模式。经常会有本科生同学联系我询问问题或寻求论文的指导,我都会热心回复,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我和研究生的接触较多,平时关系也很好,但也要注意尺度,老师还是老师,在学业方面会严格要求。另外前面提到我的很多课程需要助教,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学生集体和助教团队的关系处理,做好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之间的多元互补,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希望同学们对我的讲课或者科研提出质疑,为我指出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