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寒室暖 英才争妍——浙江大学中文系第四届本科生论文报告会顺利举办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秋寒室暖 英才争妍——浙江大学中文系第四届本科生论文报告会顺利举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时节已是深秋,西风为杭城平添了几丝寂寞;然而,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人文咖啡吧中却依旧人声喧动,温暖如春。2019年11月29日,浙江大学中文系第四届本科生论文报告会在此举行。会议由中文77校友基金资助举办,共有17名同学进入终选,邀请到校外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宋亚云副教授及校内专家中文系孙敏强教授、许志强教授、黄擎教授、咸晓婷副教授、罗天华副教授与金进研究员担任评委。

报告会由浙江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史文磊副教授主持,系主任胡可先教授作开幕致辞。胡可先老师指出,浙大中文系一贯注重本硕博贯通培养与拔尖人才的培养,着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将重要学术资源向本科生倾斜,并对中文77级校友基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对本次会议入选论文予以高度评价,并鼓励同学们敢于挑战、大展宏图,还特地将新著《宋代诗词实证研究》签名版赠予参赛同学,表达出对教学相长、青出于蓝的殷切希望。

参会人员进行合影留念后,论文报告会正式开始。阮惠颖通过语料对照,认为《世说新语》更贴近南北朝口语表达习惯,但也只是一种倾向;马沛萱则通过来源丰富的语料整理,指出汉语中“父”“母”亲属称谓的泛化差异及其中体现的文化心理。周佳旖对绍兴方言中颇具特色的三个指示性后置词进行展示,刘茂玉则对六种语言的名词性空间关系表达结构及其语法化状况进行了总结。陈思捷初步探索出以普遍性、主观性、审美性、重文性、类型化、多样化与扩大化为特征的《世说新语》人物品藻模式;王欣妍则独辟蹊径,通过“扶余国”一例对异域元素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意义进行探讨。徐浙凯从文本差异出发,刻画了班固代表学者、君主与儒士角度的多面形象;张忠杨则从李濂与张邦奇的来往书信出发,从现实、家族、地域、理学四方面对二人的立言不朽观进行分析。陆丹琦将文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以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剖析《包法利夫人》的人物心理;孙学艺则以海德格尔理论为基础,将《墙上的斑点》《阿莱夫》两篇作品进行联系。郑杨杨通过对莎剧角色福斯塔夫的剖析,阐明莎翁对文艺复兴的矛盾态度;章懿颖则从直接意指、含蓄意指两角度对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意指模式进行阐释。张怡对当今国内电子书市场定价无序现象进行剖析,并给出意见;邵佳雯则通过对穆时英小说情欲描写的分析,指出其作为学习型作家的风格。滕甜对穆旦诗歌中的“流放地”与“受难者”进行剖析,王元郅则以福柯的理论与《似水柔情》结合,体现文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视野。最后,杨淼通过对《前茅》的版本比对,指出郭沫若在大革命前后的思想转变。

每位同学展示结束后,与会专家都发挥专业优势,对其论文提出细致而中肯的评价,与同学进行了亲切交流与探讨。总体而言,语言学方面的论文呈现出选题有价值、方法得当、趣味浓厚、视野开阔等特征,但应注意论述的逻辑严谨、语料库的扩充与术语的定义严密,可以参考自身方言;古代文学方面的论文则以结构优美、条理清晰与材料详实为优点,但在观点的创新性和材料与观点的融汇平衡方面应加强;外国文学与文艺学方面的论文理论性强、才情浓厚,但在创新性及与现有文献的对话方面有所不足;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则可从比较文学视野、理论的引入与剖析和作家生平与文本关系方面有所发展。报告结束后,评委老师们一致认为,同学们的论文以真情实感、奇思妙想、扎实考察与缜密思维体现了求是精神与人文情怀的良好结合,并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经过详细分析与严谨评审,各大奖项均有所归属:阮惠颖《〈语林〉〈郭子〉与〈世说新语〉词汇语体之较》、邵佳雯《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情欲书写研究》与张忠杨《四个视角看李濂与张邦奇之立言不朽观——〈与张甬川书〉〈复嵩渚〉发微》斩获一等奖;马沛萱《汉语中“父”“母”相关亲属称谓泛化差异中体现的文化心理》、徐浙凯《分析班固评屈前后矛盾之原因——以<离骚赞序><离骚序>为例》、陆丹琦《论爱玛自我防御机制的三次崩溃——<包法利夫人>读札》、孙学艺《一物一世界——从<墙上的斑点>到<阿莱夫>的海德格尔式解读》、滕甜《穆旦诗歌中的“流放地”与“受难者”》与杨淼《郭沫若大革命前后的思想转变——以<前茅>版本修改为中心》荣获二等奖;周佳旖《绍兴方言中的指示性后置词研究》、刘茂玉《跨语言视角下名词性空间关系表达结构及其语法化状况研究》、陈思捷《<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品藻及其模式初探》、王欣妍《异域外境元素于中国古代小说之意义——以<虬髯客传>之“扶余国”为例探讨》、郑杨杨《福斯塔夫的复杂性:解构与虚构》、章懿颖《直接意指与含蓄意指——罗兰·巴特符号学意指分析模式阐释》、张怡《数字出版时代下国内电子书市场定价无序现象的多维化分析与定价机制的初步构建》与王元郅《贱人·警察·国家:<似水柔情>中的羞耻政治与权力反转》获得三等奖。特邀校外专家宋亚云副教授为获奖同学一一颁奖,并与其合影留念。

新生四载,本科论文报告会的举办与发展,为中文系学子提供了自我展示、比武较量的学术平台,也为深化师生交流、提倡教学相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中文系对本科生教育的重视及对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前瞻意识。一年一度的报告会落下帷幕,但杭城的每一个冬日都将继续因此而热烈温暖,一代代的求是英才也必将在此争妍斗艳,从此“初胎”逐步展现自己作为“奇花”的“矞矞皇皇”。

来源:浙江大学中文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