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名的咏蝉诗你知道吗?彭敏点评人生境界决定诗文意境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唐代有名的咏蝉诗你知道吗?彭敏点评人生境界决定诗文意境

自动播放

昨日,《浙江诗词大会》总决赛上,一首唐代虞世南所作的《蝉》将选手在台上陷入困境。《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作为现场评委老师对此首诗词进行了深入解读,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首《蝉》。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而“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贵”与“清”完美地统一于首句。

桐树的“疏”状暗合尾联的“秋风”,蝉于高挺清拔的秋树之上鸣叫,声音清亮,长久不绝。蝉声远扬,并非借助秋风,而是本身高洁。行文流畅,浅显易懂,但读者却可足见人格化了的蝉的那种清华隽朗。

唐代有名的咏蝉诗你知道吗?彭敏点评人生境界决定诗文意境

现场,彭敏提问选手“关于三首唐代有名的咏蝉诗,你知道吗?”,随后,彭敏现场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另外两首是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以及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我们知道咏物诗唐人经常写,而且是作为儿童启蒙的一种写诗的方式。但是咏物诗它很厉害,它是一个框,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大家看,同样是写蝉,但是三个诗人写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虞世南是一个国之重臣,所以他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他是一个寒士,一辈子穷困潦倒,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满肚子牢骚。而骆宾王当时在坐牢,是一个被人冤枉的囚犯,所以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希望有人能够唱出他的冤屈,还给他一个清白”,人生境界决定了诗文的意境,就是如此了。

活动介绍:《浙江诗词大会》由凤凰网浙江教育主办,是一档面向全省大中小学生的大型文化教育类选拔竞赛活动。浙江诗路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大赛学术顾问单位,星火教育首席赞助,世纪明德特约赞助,科大讯飞、新联文旅、王一品斋笔庄、书小蜜大语文提供奖品赞助。

大赛考纲《浙江诗词选集》汇集浙江诗词名篇300首,由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院长葛永海教授担纲总编委,联动浙江省11个地市的11家单位名师专家倾力汇编。大赛希望借由对浙江诗词的比拼与赏析,与大家一同赏浙江诗词之美、品江南人文底蕴、兴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