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哪些浙江文人书法了得 张瑞田新作《文人墨色》作了回答

近现代哪些浙江文人书法了得 张瑞田新作《文人墨色》作了回答

由一种爱好出发进行一项研究,随手记下的点滴心得汇集成册。这样的人生美事,最近在张瑞田新作《文人墨色——近现代文人书法》中实现了。

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png

王国维手稿

张瑞田是艺术评论家、书法家。近些年,他痴迷于对近现代文人书法的关注与研究。他喜欢读书简,不管是古人以传统方式写成的手札,还是近现代文人的通信集,都是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读书简,是对一个人思想与人格的阅读。”张瑞田告诉记者,“好书法是学问养出来的,好书法是能够阅读的。”

“阅读之余,兴之所至,略有所得,便随手记下,遂得《文人墨色》。”他表示。所以,《文人墨色》亦是他的随笔合集。

鲁迅《自题小像》.png

鲁迅手稿

“张瑞田从陈寅恪、王国维、钱钟书、龙榆生、周退密等几十位大家的文稿手札,不仅批检出诸多逸闻趣事,钩沉了颇多新见史料,更通过其书法评论家的视线,对一代学人书痕墨韵中所潜藏的个性和精神,给予了独特揭示,读来极富启迪。”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王立翔如此评价。

马一浮手札.png

马一浮手札

文人书画,关键在于文人。在中国文化史上,书画是经世致用的工具,也是陶冶性情的方式。而于书画中,张瑞田独独选择书法,自是与他的兴趣爱好相关。“一直以来古人留下的手札甚多,但不是每一通手札都有推广价值。”张瑞田说。近年来他阅读手札无数,本着去粗存精、精益求精的选稿态度,他把目光停留在近现代创作成就巨大,并对今天的学术、文学、艺术依然具有影响的文人的手札。而且,其所选27位文人书法的阅读笔记,皆为短文,最长的不超过千字,符合当代人轻松阅读的习惯,可以进行“碎片化”阅读。

沈尹默手札.png

沈尹默手札

这里,有必要给大家解释一下“手札”到底是什么。手札,也称书札、尺牍、书简,写在木板上的称“牍”,写在竹片上的称“简”。因此,我们把传统书信称为“书札”“尺牍”“手简”等。魏晋以来的书法作品,手札占了大壁江山。比如我们熟悉的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寒切帖》《姨母帖》《十七帖》,陆机《平复帖》,颜真卿《争座位帖》,杨凝式《韭花帖》《夏热帖》等,都是手札,而不是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书法作品。

周作人手札.png

周作人手札

张瑞田喜欢手札,是因为他知道:“一通手札有可能比一部书的文化分量还要重,片言只字可以比八尺长幅书法的价值还要大。”因为手札是个体性的世俗信息、情感信息、知识信息的表述与传达,是有书卷气的,代表了一个文人的个性、价值追求和精神。

所以,通过《文人墨色》,张瑞田娓娓道来,使得一个个近现代文人,从手札中走来,从书法中走来。

丰子恺手札.png

丰子恺手札

阅读《文人墨色》,记者的眼前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个景象:他闲时常逛书店,专门盯着文人手札寻寻觅觅;一旦觅得心仪的手札,便如获至宝,买了家去;沐浴洗净,焚上一炉香,方才小心翼翼开始翻看这些手札,怀着一颗敬畏之心。

郁达夫手稿.png

郁达夫手稿

比如他写自己阅读郁达夫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的手稿:“我对作家手稿充满敬意,细读《她是一个弱女子》的手稿,可以感受到郁达夫写作这部作品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对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重点描写,还是一笔带过,郁达夫手握的钢笔沉实、凝重,写到情感波澜时依然会笔锋颤动,易见他的心理变化。”

俞平伯手札.png

俞平伯手札

也感谢张瑞田,正是有了他对于这些手札的细致阅读和细心笔记,才有了我们此刻对文人书法的了解。特别是对于浙江读者来说,更是有福了——全书记录凡27位近现代文人书法,个个耳熟能详,其中竟有10位为浙江籍的著名文人,分别为:王国维、鲁迅、马一浮、周作人、沈尹默、郁达夫、丰子恺、俞平伯、钱君匋、周退密。

王国维的字,他的感受是“结构谨严,章法疏密得当,笔力遒劲,做文章读,铿锵有力,当书法看,赏心悦目”;马一浮的书法,“朴实沉郁、雄奇雅健,给杭州、给西湖、给中国文化增添了一点奇异的颜色”;沈尹默“植根魏晋,胎息‘二王’,用笔灵动、谨严,流露出氤氲浓郁的书卷气,令书坛耳目一新”……如此笔调,是不是读来令人开心不已?

钱君匋手札.png

钱君匋手札

周作人、俞平伯、郁达夫等人,是以文章鸣世的,其作家、学者的身份向来为大众认同。张瑞田从书法的角度进行新的切入,让我们看到了这几位大家的书法,看到了新旧交替时期文人们最后的“墨色”——广泛的文化视野,丰富的文化趣味,深厚的艺术修养,深刻的人生体察。

周退密手札.png

周退密手札

这些,也正是张瑞田时时思考并在笔端流露的:文人书法为何如此了得?中国当代书法又缺失了些什么?

答案,有心人可以在书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