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展会流量变城市发展增量 杭州,打造一座“会”生活的城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推动展会流量变城市发展增量 杭州,打造一座“会”生活的城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近段时间,杭州迎来众多国际友人。除了畅游西湖,他们还带着各自的“主线任务”:有人出席第三届“良渚论坛”,共话文明交流互鉴;有人走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感受“世界文化会客厅”的独特魅力;还有人在数贸会后,走访数字企业。

以会展迎客,在杭州已是常态。近年来,数贸会、西博会、茶博会、动漫节等会议和展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杭州也力争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优秀的会展城市,从不止于算经济账。杭州的不少展会已超越纯粹的经济功能,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年轻人涌入云栖大会,不少中年人流连茶博会,一些老年人在农博会上找到归属。会展文化,正悄然融入城市肌理。

城市生活新选项

周末去哪玩?在杭州,“逛展”成为一个热门选项。

不久前,全球机器人领域顶尖学术峰会——2025年智能机器人与系统国际会议在杭州举行,各显神通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

将会展变为市民的生活选择,底气来自坚实的产业土壤。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市专业展览场馆共举办展览167场,其他场地举办11场,合计178场,较2023年增加66场,增幅达58.93%。

这意味着,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场展览在杭州举行,“逛展”真正融入了市民的生活节奏。

杭州的会展之路,是一条与城市能级共舞的攀登之路。2016年,G20杭州峰会让杭州站上世界舞台。随着杭州亚运会的举办,城市能级与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强流量与高声量推动杭州再次走向国际前沿。借此东风,杭州提出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目前已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杭州市商务局会展处处长邵玲玲介绍,这些年杭州既成功举办了数贸会、“良渚论坛”、世界数据论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AIPPI世界知识产权大会等国际展会,也提升了动漫节、西博会、文博会、茶博会的品牌成色。2021年至2023年,杭州连续三年获评TTG China“中国最佳会议商务城市”。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城市形象的“展示窗”,会展业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助推器。不仅是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城市,也纷纷将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列入发展蓝图。

当会展经济成为城市竞争的黄金赛道,杭州深知一个道理:唯有特色,方能突围。

2022年12月,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在杭州举办。这一由省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性展会,是中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重大展会,比肩进博会、广交会。几年下来,借助本土产业优势,数贸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杭州也擦亮了数字贸易的招牌。

打造会展之城,既要看到表面的风光和热闹,也要夯实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的根基。

目前,杭州已拥有8个专业展馆、9个会议酒店集群和10个新经济会议小镇,共同构筑起会展经济的四梁八柱。尤其是去年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的投用,单体室内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一举破解了“大体量展会无处安放”的困境。

在人才培养方面,杭州创建产教融合基地,12所院校开设了会展专业,每年还组织会展人才培训,激活会展之城的人才引擎。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不止于“撒钱的飞机”

会展经济,有个业内公认的“1∶9杠杆效应”,即每1单位的会展收入可带动9单位的相关产业收入,包括住宿、餐饮、交通、通讯、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有贸易、金融、物流等领域的间接收益。

这一效应在杭州得到生动印证。以9月底刚落幕的数贸会为例,会议期间场内外共签约项目113个,总金额达1650.8亿元,其中外资17.15亿美元。

杭州有球之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韦晓报正是被展会吸引而来。去年第三届数贸会,他还只是一名普通观众。“五天的观展体验,让我感受到杭州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韦晓报告诉记者,今年初,他毅然将公司迁至杭州市钱塘区。

这正是杭州会展的智慧之处:不追逐热点,而是立足本土产业优势。正如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依托的是浙江深厚的茶文化与茶产业基础;世界数据论坛、云栖大会等,则与浙江领先的数字经济实力一脉相承。

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图特曾这样形容会展经济:就好像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这些年来,杭州会展经济产生的涟漪效应已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

云栖大会已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标杆盛会、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影响力逐步扩展至全球;

世界数据论坛,以杭州“城市之窗”反映“中国之治”,更好展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和开放姿态;

在杭州走过21个年头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今年吸引参与人次超146万,现场成交及意向签约额带动消费约14.76亿元,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引擎。

悄然间,会展也与城市气质深度融合。今年6月,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上,特斯拉、杭州“六小龙”等200家企业,重点展示人形机器人及相关技术,现场人流如织。

一名来自北京的参会人员告诉记者,杭州具备举办此类前沿展会的实力,在这里可以捕捉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风向,这也是他主动报名的原因。

于一座城市而言,展会不仅带来可见的订单,更积蓄着无形的能量。《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5》报告显示,长三角、珠三角持续集聚人才,杭州稳居全国第五,成为年轻人青睐的创新创业热土。2024年,杭州常住人口新增“10万+”,城市吸引力持续强化。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微信公众号

瞄准打造国际“赛”“会”之城

全球城市竞争已进入能级较量的新时代,会展经济也从“一业兴百业”的杠杆,进化为城市竞相布局的“黄金赛道”。

上海已推出三轮会展业促进政策,成都设立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广州成立国际会展集团……

浙江也在持续加码。近日,省商务厅等18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推进会展经济促消费的若干举措》,从品牌化、国际化、规模化、专业化等多维度提出政策举措,推动全省展览业高质量发展。

然而,对标汉诺威、巴黎等世界知名会展城市,杭州仍面临能级待提升、生态待优化等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全球会展业正迎来“数字化拐点”。

从入场那一刻起,“碰一下”完成通行验证、“碰一下”激活智慧证件、“碰一下”开启AR导览……在刚刚闭幕的第四届数贸会上,一系列轻量化交互场景让参会者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感。

“从展前筹备到展后复盘,人工智能正重塑会展业全流程。”杭州市会展集团总经理李健介绍,集团推出的“数贸在线”小程序,集展览组织、客商邀约、会议执行、活动推广等功能于一体,使会展从传统线下活动升级为智能化体验场景。

杭州“AI+会展”的探索引起众多国际会展专家关注。刚参加完数贸会的国际旅游研究院院士Chris Ryan评价:“若想深入了解AI如何真正赋能会展业,杭州是必访之地。”

会展的AI转型不仅需要模式创新,更依赖产业生态的协同支撑。“我们正加快培养既懂会展、设计,又懂AI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助力杭州和浙江构建创新协同的智能会展生态群。”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副院长吕佳颖表示。去年成立的全球数字会展创新中心,有助于杭州打造全球数字会展创新高地。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合作等开放机制走深走实,杭州也在积极“走出去”。“海外杭州”是中国在海外自主举办规模最大的系列展会,2023年出国办展面积、组织企业参展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4年,“海外杭州”全市参加境外展览共计100场,展示方式也从综合贸易展逐渐向专业展会转变。

面对国际上优秀的展览集团,杭州也热情抛出橄榄枝。比如,签约法兰克福展览集团合作打造智慧空间展,联手瑞士MCH展览集团策划在杭州举办钟表与珠宝类展览等,在和“高手”交流合作中提升自己。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对杭州而言,这不仅是一时的口号,更是内涵式发展的长期方法论。

“我们将深化与国际会展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合作,助力杭州深度参与AI时代国际会展业的标准制定,为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产业、企业与城市的同频共振,让展会汇聚的‘流量’切实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杭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永芳说。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郑亚丽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