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11部门印发《缩差共富 八方支持 社会力量助力缩小“三大差距”工作方案》,决定组织开展金融机构、高校、国企、青年、妇女、文化艺术界、华侨、民企等八方社会力量助力“缩差共富”行动。

《工作方案》具体提出了哪些举措?一起来看↓↓
组织一批服务,推动协作共赢
以项目化、制度化、清单化推进为抓手,找准切口、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强化机制,八方力量依托自身资源禀赋联动开展系列主题服务,凝聚共识、集思广益推进工作。
建立一个平台,推动资源共享
选定有特色、有资源、有理念、有激情的相关社会力量代表,定期组织召开社会力量助力“缩差共富”座谈会或相关专题会议,促进信息互通、资源整合、进展调度、协调决策。
在原有基础上迭代升级现有相关联盟,如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省来料加工发展联盟等,鼓励相关力量积极成立相应联盟,凝聚广泛社会力量更好地围绕缩小“三大差距”开展工作。
实施一批举措,推动供需匹配
依托各自资源禀赋,围绕民生难题、群众所盼,找准“小切口、大民生”的服务场景,迭代实施、深入推进一批务实有效的举措,持续擦亮巾帼共富工坊、“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青年双创服务”“侨助共富”“艺术乡建”等品牌,探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精准助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青年返乡创业就业、低收入农户增收等。

招引一批项目,推动产业升级
梳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助力项目招引落地。完善省属企业与山区海岛县重点合作项目库,组织浙商与山区海岛县精准对接,谋划实施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带动县域经济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牵引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引进专家、导入人才,完善高校“五团”服务模式;支持培育“青农飞地”,深化“青年创业伙伴计划”“万企兴万村”等帮扶举措;强化金融要素支持,加大重点领域金融保障。
征集一批案例,推动示范先行
围绕八方社会力量助力“缩差共富”工作,挖掘、总结、提炼一批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创新突破、亮点突出、举措扎实、成效显著、有较强复制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做法,征集编制《百则典型案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此外,《工作方案》提出,各省直有关单位与八方社会力量要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每月定期收集汇总工作进展和下步计划,各方力量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提前报备,并动态更新活动内容;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各方力量明确相应服务内容、时间计划和预期目标等,以“月调度、季复盘”对明显滞后或成效不明显事项及时予以提醒,12月底前每支力量至少完成2个服务项目,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缩差共富 八方支持” 社会力量助力缩小“三大差距”主题服务清单

来源:浙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