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实施20年。以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迅速崛起,日益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与“生力军”。
文化新三样“远航”,音乐亦成风帆之一,正以不同载体深度融合“科技+”、“体验+”等衍生标签。在杭州,就有一座“岛”成了年轻人心中新的one piece。
11月16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4D厅内热闹非凡,备受瞩目的莱福岛生活节5.0强势回归。
时隔7个多月,首个“室内版”,一句“久等了”,这是青年与音乐的交响,更是青年与城市的同频。
四季为轴,讲述“时光与岛”的故事
“这次我们尝试用节气作为音乐情绪的线索,让自然节律与青年文化产生共鸣。”莱福岛生活节主理人马智勇在介绍主题构想时说道。
“四季回响”主题的诞生,暗合了莱福岛生活节的成长轨迹。还记得去年夏天,在钱塘江南岸,莱福岛生活节“横空出世”,以音乐为介质,创造了全国首个“音乐节+”的生态模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生活节将“岛”搬进了室内——64米超长舞台搭载智能升降系统打造立体演艺空间,完成了从“观看演出”到“进入场景”的体验形态升级。梦灵、SULD战旗、babychair、海底时光机、液氧、扭曲机器、STOLEN秘密行动、Nova Heart等8组乐队轮番登场,以音乐诠释着“惊蛰”“芒种”“霜降”“冬至”四大节气篇章。从“惊蛰”中的力量金属,到“冬至”中的迷幻电子,音乐风格的跨度正如四季更迭,带给观众不断变换的感官体验。

从首届的“初试锋芒”到5.0的“四季回响”,莱福岛生活节已然完成了从“小众狂欢”到“文化符号”的蜕变。这个钱江世纪城原创音乐IP以颠覆性姿态闯入大众视野,为杭州增添一个年轻、创新的音乐品牌。
体验为钥,探索“音乐+”的多元空间
与室内狂欢相呼应的是,钱江世纪公园市集区域同样人头攒动。十六组乐队(音乐人)齐聚,三大主题交互集结,50+美食文创品牌琳琅满目……作为莱福岛生活节5.0的配套户外活动,今年市集延续了“音乐+”跨界模式,将艺术、科技与消费完美结合。
“这次我们保留了往届最受欢迎的摇滚相亲角、摄影大赛等经典板块,同时增加了与音乐产业博览会的联动。”活动主理人马智勇介绍,“这种参与式文化共建,让每位岛民都能用自由动线串联专属玩法。”

莱福岛生活节5.0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策展思维”,作为MUSIC P.I.E-2025杭州国际音乐·演艺产业博览会的核心板块,与40+头部音乐、科技企业一同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这场生活节吸引了全国各地上千名年轻“岛民”前来打卡,票务平台显示“一票难求”,开票2秒即售罄。
细心的岛民可能发现,从1.0到4.0之间9个月的时间里,莱福岛生活节平均2到3个月就会“迭代”一次。
那么这一次,为何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上次生活节我们和岛民做了短暂告别,因为我们正在筹建莱福岛音乐公园。这次历经半年多时间,我们克服重重障碍,升级了室内狂欢的新模式。”马智勇介绍道。
尽管5.0活动的选址在室内,但莱福岛生活节自诞生之初就与户外空间有着天然联系。
接下来,钱江世纪城将在钱江世纪公园建设莱福岛音乐公园,引入更多年轻化、粘性强、多互动的业态内容,打造青年专属的潮流文化集聚地,引领都市生活新风尚。
届时,绿地公园将变身演出基地,邀请国内外艺术家、潮流品牌主理人、音乐人等,共创独属于莱福岛音乐公园的特色配套,打造钱江世纪城最具艺术文旅地标。
青年共建,当理想照进城市
“莱福岛的魔力,在于让我们相信,理想主义永远有处可栖。”一位参加了五届莱福岛生活节的“老岛民”感叹。户外音乐公园的打造,不仅提供了音乐演出的空间,更构建了一个让年轻人自由呼吸的精神领地。
莱福岛的自我迭代,始终与“青年向往之城”同频共振。

作为钱江世纪城首个室外音乐主题IP,莱福岛生活节以“音乐+文旅”为支点,将活动延伸为全域消费场景,展现出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数据显示,莱福岛5.0活动期间,吸引了众多国内乐迷以及在华国际友人奔赴现场,全网曝光量超6亿次。
这种文化IP的持续发酵效应,从活动期间钱江世纪城周边文旅配套设施搜索量大幅上升、餐饮住宿预订量激增中可见一斑。“当文化活动真正扎根城市肌理,便能激发出‘流量池’之外的持久价值。”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一张白纸到现象级文旅IP的蜕变,它的迭代之路,不仅是对四季轮回的诗意回应,更成为钱江世纪城青年文化与城市肌理深度融合的鲜活注脚。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郑宸 共享联盟·萧山 洪美娜 徐静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