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只会飞的蜗牛!智能浪潮下媒体人的变革与坚守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做一只会飞的蜗牛!智能浪潮下媒体人的变革与坚守

秋日的长沙,枫红似火,湘江如练。11月12日上午,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正式开幕。大会以“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媒体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描绘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崭新蓝图。

本届大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设置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平行论坛及6场主题活动。平行论坛涵盖内容创新、财经传媒、技术应用、国际传播、社会责任、“新闻+”、青年等多个领域;主题活动包括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强‘四力’ 促深融”专题培训班、“马栏山时间”文创活动、“马栏山新媒体之夜”沉浸式互动活动等。

来自主流媒体、互联网平台、技术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大模型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智能传播体系建设、媒体融合系统性创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主论坛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徐立京、新华社副社长霍小光等分享了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做法和经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范昀分享了总台在全平台生产传播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腾讯云、商汤科技、爱奇艺等首发了视频生成、虚拟摄影棚等赋能科技。

12日下午,内容创新论坛、财经传媒论坛、青年论坛、社会责任论坛四场平行论坛同步举行。

在内容创新论坛中,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川源蹲点工作室”负责人杨川源分享了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她指出,“改变从说话开始”。由她开创的专栏《一瞬间》以“改说话”为切口,通过回归现场打破内容麻木,重塑表达习惯增强新闻感染力,并借助基层联动拓展“广电+”格局。

演讲现场同步发布了“川源蹲点工作室”标识——会飞的蜗牛。杨川源呼吁媒体人在求快时代仍要坚守深耕新闻一线的初心:“做一个逆行者,以更强定力和信心向下扎根,做一只会飞的蜗牛,表达热爱,昂首向前!”

微信图片_20251112201153_1098_167.jpg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孟文林则以“川源蹲点工作室”为成功案例,阐述了浙江广电集团通过机制创新和资源支持,培育出一支支优秀的新闻团队,并以此推动系统性变革和媒体融合转型。

孟文林表示,“要讲大道理,就要干好小事情;要让别人改起来,就要自己先动起来。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重塑宣传格局,重振队伍雄风,我们要为名记者构建战斗群,挺进新媒体主赛道,用直击人心的优质内容,提升融合传播穿透力!”他强调,“川源蹲点工作室”是一个“行动派”的代表,展现了媒体变革的无限可能。而浙江广电集团作为全力支持变革的坚实后盾,“为实干家担当,为改革者撑腰”,持续赋能媒体改革。

微信图片_20251112204140_1128_167.jpg

大会期间,还将发布《2024年度商业传播平台社会责任报告》《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等,并上线2025“融媒有技”优秀案例库。

当技术的浪潮以秒速冲刷着行业的边界,当传播的逻辑从“传者中心”转向“用户中心”,我们正身处这场没有终点的变革之中。无论是前沿技术带来的震撼,还是“会飞的蜗牛”所代表的坚守,都共同指向一个共识:唯有主动拥抱变化、向下扎根生长,才能在激荡的时代洪流中,描绘出智能媒体未来更清晰、更负责任的图景。

来源:中国蓝新闻记者 余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