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大合照
香港文化艺术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筹委会借「双庆之年」,10月9日在香港金鐘JW万豪酒店宴会厅隆重举行「香港文化艺术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酒会」,一众本地文化艺术界精英及业界友好,聚首一堂,同贺国庆,并共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香港文化艺术界庆祝国庆活动自1999年创办,至今已有26年历史,历年来获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领导、中央驻港机构领导、多国驻港领事馆总领事及香港文化艺术界菁英踊跃出席和高度赞誉。这次酒会行政长官李家超、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体部副部长李曙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办公室主任刘孝明、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中;筹委会荣誉赞助人、大会发起人兼联席主席霍震霆及区永熙;筹委会荣誉赞助人、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及施荣怀;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兼筹委会秘书长霍启刚、香港文联会长兼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团团长马逢国、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理署长谭美儿,担任主礼嘉宾。
全场大合照
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
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时表示,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支持下,特区政府积极推动文艺发展,将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充分发挥香港中西荟萃的独特优势,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香港近年在文艺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举例而言,今年香港共有12个艺术项目成功入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名单》,成绩令人鼓舞。上个月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强调要继续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协同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力,打造高端艺术品交易枢纽,推动西九文化区和本地文创产业多元发展,发展文艺旗舰品牌项目等。有信心在文艺界朋友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文艺发展定会更加蓬勃。
筹委会联席主席兼荣誉赞助人霍震霆致欢迎词
筹委会联席主席兼荣誉赞助人霍震霆致欢迎词时表示,今年迎来新中国76周年华诞及抗战胜利80周年的「双庆之年」,也是缅怀先辈、珍惜和平的重要时刻。香港文化艺术界庆祝国庆活动自1999年创办,这二十六年来,在社会各界关心及支持下,香港文化艺术界持续举办国庆庆典,以艺术传承历史,以创意点亮未来。这份坚持,让文化记忆在香港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这份传承,使我们更加明晰「从何而来」的历史根基,更坚定「走向何方」的时代步伐。
筹委会联席主席兼荣誉赞助人区永熙致谢词
筹委会联席主席兼荣誉赞助人区永熙致谢词时表示,衷心感谢各界嘉宾莅临,长期以来,正是在场各位文化界的朋友们以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为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大家的坚持与创新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仪式上邀请了万幸、苏子麒、李礎霖三位青年艺术家献上《筝乐无界 四海一音——东方音韵拥抱世界旋律》跨界演出
香港文化艺术界筹备委员会在酒会场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让嘉宾沉浸于中华文化与香港本土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包括香港特色打卡摊位、书法艺术体验、民间手工艺体验、品酒文化体验等,并特别设置「出版3.0+」展位,深入介绍该计划以人工智能加速业界开拓更广阔市场的最新发展。
香港特色打卡摊位
酒会开场前邀请了全港小学组高级管乐团校际比赛全港总冠军—英华小学管乐团带来精彩演奏,为活动拉开序幕。仪式上邀请了万幸、苏子麒、李礎霖三位青年艺术家献上《筝乐无界 四海一音——东方音韵拥抱世界旋律》跨界演出,巧妙融合古筝、Beatbox及苏格兰风笛,展现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此外,亦邀请了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合唱团表演多次获国际奖项的作品《如画般的天际》,歌声中唱出「香港是我们美丽的家」,现场文化艺术气氛浓厚,展现出香港文化艺术界的蓬勃创造力,亦彰显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独特魅力。
中国酒文化承载著丰富的历史与传统
中国酒文化承载著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本次酒会邀请了「梅见」青梅酒作为本次国庆酒会指定文化用酒,其艺术酒标常被称為「酒瓶上的艺术画廊」。活动现场,其精美的展示与独特的口感,均获得了现场嘉宾的一致好评。
香港小姐与民族服舞蹈员合影
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期间,一系列地区活动在十月展开,而「区区有戏看」更是连续第二年举办,筹委会秘书长霍启刚表示,活动坚持将这个免费观影活动带到全港十八区,正是希望让文化艺术界的国庆氛围深入社区,与每位市民分享。在新中国 76周年华诞及抗战胜利 80周年的「双庆之年」,以呼吁人性光辉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成为开幕电影,透过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让人重温历史、珍惜和平、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