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优秀数据的背后
是西湖区文旅产业从“走马观花”
向“沉浸体验”的转型升级
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碰撞
西湖区以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
为八方游客奉上了一场难忘的假日盛宴
艺术融入烟火日常
假期客流消费双增长
在转塘街道“塘人街”艺术街区,艺术循环市集里,各式艺术展览、晾晒手工坊、落日音乐会等轮番登场,成为“潮流据点”;首次亮相的无垠之境艺术社群,塘人街市集结了团缘风物市集、塘人剧院与客厅音乐会,现场人潮涌动,分外热闹……
不少人趁此深度感受了“塘人街”艺术街区的魅力,解锁了松弛感的正确姿势。
2024年以来,转塘街道充分发挥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两大艺术类院校“顶流”集聚优势,在两院附近打造了集“音体美、吃喝玩购逛”为一体的艺术生活空间和“产、学、研、用”一体多翼的产教融合街区——“塘人街”艺术街区,并重点推进“BAC·艺术社区”“无垠之境·艺术社群”“美遇集·艺术大院”3个示范项目,进一步激发区域活力,提升城市形象。
理想的艺术街区,从不是刻意营造的网红地标,而是让生活其中的人,能在艺术与烟火中获得更多幸福感。沿着美院北街至南街3公里的“U”形街区而行,三大示范项目和周围的艺术装置、点位差异互补,形成了“离艺术最近的生活圈”。
自5月开园以来,BAC艺术社区通过艺术市集、冰饮节等活动,带动周边停车场车流量激增30%,底商出租率从12%跃升至100%;美遇集艺术大院则汇聚了众多美院毕业生、在校生、独立设计师等,举办的艺术市集和国美夜校已吸引线上线下超百万人次参与;由老办公楼改造的无垠之境艺术社群,也以模块化空间灵活切换市集,为街区注入开放活力。
如今,艺术已从高高在上的殿堂走入转塘街头巷尾的日常。转塘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塘人街”艺术街区整体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面亮相,届时将串联更多艺术触点,打造全域艺术新标杆。
国庆活动期间,BAC艺术社区带动客流同比增长60%,消费同比增长30%,无垠之境(塘人街市)带动客流超1万人次。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客流营收实现双线飘红
国庆中秋假期,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迎来客流与消费的双重爆发,这个曾承载一代人“触网”记忆的“电脑一条街”,如今以科技为内核化身网红打卡地。
街区的热度核心当属文三未来科技体验中心。“整个国庆中秋假期,体验中心的闭馆时间延迟到晚上8:30,包括我在内的讲解团队,每天要接力提供10场、单场时长一小时左右的讲解并进行互动。”馆长方鑫甜介绍。这个假期,她和同事们化身“科技游导游”,开馆前必与工程师逐一调试近30台机器人与机器狗,确保设备万无一失。据悉,目前参观预约档期已排至11月。
假期首日开放的二期B馆——“机器人未来世界”成为科技旅游又一新地点。从一个眼神就能理解并送上一杯热茶的智元机器人,再到格斗高手宇树机器人、会汽修的机器人,这些未来场景,让游客一站式“触摸”未来生活。
科技体验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新特产”持续走俏。全球首家《黑神话:悟空》体验空间外排起长队,限定手办等周边成为年轻人的必购品;“科技新特产集合店”里,300余款科技商品琳琅满目,可换装对话的汤姆猫AI机器人人气爆棚。
从机器狗巡街、机器人拳击秀到VR沉浸式体验,街区推出的AI·机器人嘉年华等近20场活动精彩纷呈。杭州市民丁先生带儿子与机器人“前台”对话、看打鼓机器人表演,直言“能逛能玩能学,鲜活的高科技太吸引人。”;马来西亚游客Eric一家则专程为深度体验而来,仿真猫咪机器人让他们直呼“实现了赛博养猫”。
如今的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已从传统数码商圈蜕变为“创新沃土”。50余家科技企业在此扎根,科技新特产销售及衍生服务累计营收超500万元。这场永不落幕的“科技大会”证明,当未来场景走进日常,便能为消费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个假期,文三数字生活街区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营收过百万元,接待量与营收同比分别增长超30%和超50%,用“科技+文旅”的独特魅力书写了假日消费新图景。
自然人文+IP创新
点燃度假热潮
灵山幻境洞口,梅花鹿轻嗅游客手掌,垂耳兔在草丛间蹦跳嬉戏,孩子们的笑声与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这个国庆假期,西湖区各大景区凭借“自然+文化+体验”的多元化旅游体验,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魅力。
灵山幻境洞口的梅花鹿和垂耳兔作为特殊的“工作人员”,成为了假期最受欢迎的“打卡点”。嫦娥、鹿仙子等NPC穿梭其间,发放《寻月手册》邀游客参与互动,古典神话与自然景观的碰撞让节庆氛围愈发浓厚。
与此同时,距灵山不远的铜鉴湖,6.2万平方米的秋季花海迎来盛放期。漫步湖畔,仿佛一脚踏进了莫奈的调色盘:黄色的硫华菊、金色的向日葵、绯红的波斯菊等十余种花卉在阳光下交织出浓郁而浪漫的彩色画卷。花田依地势起伏,与远处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赏花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驻足。
与此同时,西溪湿地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火红的柿子如灯笼般挂满枝头,偶遇“卖柿郎”、参与“水浒练兵营”、观看水乡婚礼等活动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
而这个假期西溪湿地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莫过于超人气IP《蛋仔派对》的入驻。位于湿地的“《蛋仔派对》×西溪湿地”主题美陈将数百平方米的游戏场景搬进现实,“《蛋仔派对》潮玩餐厅”则让亲子家庭“边吃边玩”,为年轻游客提供了社交与分享的新场景,累计店内客流量超12000人次。
此外,宋城景区的“祭火拜月”、打铁花、“水上火舞·龙舟巡游”等传统“玩火”表演,汇聚多袁火文化、火元素、火表演,与游客共赴一场“烈焰乌托邦”,也成为假期的热门打卡地。
国庆假期,西溪湿地共接待游客26.4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2%;灵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同比增长138%;宋城景区共吸引客流40.56万人次,同比增长13.42%。
精彩活动、创新业态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这个假期,西湖区推出“QU西湖寻宝”活动,吸引了数百位市民参与,成功兑换了九曲红梅红茶等特色“西湖好物”。各大商场也火力全开。龙湖西溪天街借势黄金周,通过开展机器人咖啡快闪,发放零售服饰消费券等活动和福利使其消费额和客流量均有所增长。
古荡农贸市场“创业友好”在假期火遍全网,年轻人来创业能免3个月租金,摊位位置好、环境整洁,给足了年轻人创业的底气;假期期间还推出“投壶送月饼”活动,派发消费券拉动消费。
西湖区发放的汽车、3C等领域消费券也为假日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双向发力,有效激发了消费潜力,假日期间累计核销131.72万元、带动销售4593.72万元。
双节假日,监测的6个商业综合体累计吸引客流158.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监测的4家农贸市场假日累计营收1627.1万元、同比增长44.32%,客流量达21.72万人次、同比增长62.06%。
激活文旅“西引力”
引爆线下打卡线路
双节假期,“美丽西湖”媒体矩阵聚焦文旅推介与区域形象展示,策划推出“西游记”“镇好玩街好逛”等系列宣传,通过全平台联动,为引导游客线下打卡注入强劲“西引力”。
龙坞茶镇的“浙江非遗大集”热闹开市、三墩“种地星球”巡游吸睛十足、艺创小镇黑神话线下店人气爆棚、宋城景区“老戏骨”演绎经典……这些西湖区特色文旅活动,经“美丽西湖”媒体矩阵全方位立体报道,成功走进全国视野,不仅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还获中新网、《浙江日报》头版头条等权威媒体聚焦。
这个假期,原创短视频播放量超80万;#中秋来西湖龙坞赶浙江非遗大集#等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前列,累计阅读量超2714万;策划的文旅景点宣传话题总阅读量超10万。
来源:美丽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