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平:文旅融合促销费 假日市场添活力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杭州临平:文旅融合促销费 假日市场添活力

在塘栖古镇,戴上VR设备的市民化身“唐代书生”,与李白、高适击掌对诗,盛唐气象于桨声灯影间重现;在临平科技馆,天文望远镜对准中秋明月,科学探索与古老传说在夜空下交汇;在焕新回归的临平公园游乐场,亲子家庭的欢笑与秋日暖阳交织……这个国庆假期,临平的文旅图景展现出深厚的“融合”魅力。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静谧与喧闹,这些看似对立的元素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构筑起一个层次丰富、活力涌动的假日经济体。

据区文广旅体局统计,国庆中秋假期,临平区景区(点)共接待游客43.75万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52.24%。多元文旅业态同频共振、百花齐放,勾勒出一幅“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图景,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民俗非遗两相宜 科创文旅焕生机

国庆期间的塘栖古镇,在千年运河的桨声灯影里,展开了一场传统与未来的对话。虚拟现实移动影厅成为游客“穿越”盛唐的窗口。佩戴VR设备,市民化身“唐代书生”,与李白、高适击掌对诗,在《将进酒》的吟诵中驾鹤凌云,将诗词意境转化为可感可触的沉浸盛景。“影片中有游船、有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元素塘栖古镇里都有,适配度相当高!”体验完项目的陈女士兴奋地说。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塘栖古镇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为了让市民和游客玩得尽兴、吃得开心、逛得有趣,今年塘栖古镇结合山外事·1899塘栖茶空间、稀隐HiiN有趣青年艺术街区等新兴业态,推出摇橹船夜游、孔明灯祈愿等十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及惠民举措,在促进双节期间文旅消费的同时,丰富市民游客假期生活。

不止古镇街区焕发新颜,美丽乡村亦成为承载假日欢愉的重要空间。塘栖村草坪上的帐篷聚会、卡丁车、小火车,洋溢着家庭的欢笑。“我们特别推出‘乡村漫游趣味定向赛’,以万安桥、鱼篓塔等景观为锚点,设置9个打卡位,让游客的随性游览变为深度探索,日均接待游客近2000人。”塘栖村党委委员沈伟介绍。

阖家欢聚庆佳节 古今辉映寄团圆

中秋月满,家国同辉。今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临平区以“月”为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古今交融的节庆活动,让“中国式浪漫”在临平的夜空下璀璨绽放。

塘栖古镇化身为“江南梦”的实景舞台。摇橹船夜游与孔明灯祈愿成为假期最受欢迎的体验组合。古戏台前,玉兔灯饰与国旗灯笼相映生辉;稀隐草坪上,数百盏LED孔明灯携祝福升空,并通过风筝线回收实现环保与浪漫的统一。“我们希望在大运河畔,用年轻人的玩法激活人文底蕴。”艺术街区主理人梁天威表示,这类参与感强、互动性高的活动,使热度远超预期。

在临平街道隆兴桥畔,“萧桥望月最临平古韵今辉共团圆——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过中秋”活动以拜月仪式、古风市集等唤醒千年记忆。主祭盥洗焚香、献果敬酒,重现传统礼制;文人对谈、古装巡游,则让历史故事鲜活再现。作为“浙江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临平街道通过此类活动,推动本土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科技馆的“路边天文夜”活动则为团圆注入科学趣味。50组家庭通过专业望远镜观测月海、环形山等月貌,在主题讲座与非遗传花灯制作中感受科技与传统的碰撞。“我们借中秋赏月的文化仪式,传递科学魅力。”活动主办方工作人员鲍捷说。

各人才小区的双节活动彰显了“临平温度”。青立方启航府的音乐会、乔智青创综合体的金箔画创作、春蚕高新锦府的青年友好生活节,让新临平人在共创中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安隐寺遗址公园的“同心邀明月·一家共诗篇”品月会,则以非遗体验、歌舞表演与法根大月饼的甜蜜分享,深化了“两岸一家亲”的情感联结。

多元场景引客来 假日经济活力足

国庆期间,临平区通过培育消费新场景、拓展业态新维度,成功激发假日市场新动能。

焕新归来的临平公园游乐场成为亲子家庭游玩的热门选择。8500㎡的园区内,浪漫飞椅、欢乐碰碰车等经典项目,星际战警、土豪鸭等新项目前均排起长队,到处飘荡着欢声笑语。“日接待量最高近2万人次,后续我们还会策划开展亲子类、研学类活动,进一步丰富游玩体验。”负责人李超介绍。

超山KONTAX骑行驿站成为骑友的“能量补给站”。900㎡空间提供车辆寄存、维修、淋浴等一站式服务,日均接待数十位骑友。“这里让骑行更安心。”市民张先生赞叹,驿站还贴心准备了应急药品,让大家感受到了细致入微的服务。

“多巴胺暴汗计划”市集与“临BA”赛事联动,形成“食、娱、文、体”融合的消费场景。80余个摊位汇聚本土美食与非遗产品,崇贤蹄髈、运河果莲、东湖枇杷花茶等特色展销,让市民在观赛之余得以感受地方文化魅力。消费券与专属优惠的叠加,更有效拉动了运动装备的销售。

艺尚小镇的时空光影秀,以流动色彩与灵动舞姿,打造沉浸式时尚盛宴。“恰逢艺尚小镇成立十周年,希望通过活动带动夜间消费,丰富大家的假期体验。”策划范典表示,小镇还将推出摄影展、歌友会等十周年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小镇魅力。

商圈表现同样亮眼。百联奥特莱斯推出名品1折起、团购券叠加优惠,银盐市集内的国风活动,将国潮元素融入购物体验,商场假期首日人流增13%。临平银泰inPARK联动“临BA”,凭票根享折扣,潮购节品类覆盖全场景,前三天客流约15万人次,彰显区域经济的韧性与潜力。

从户外休闲到室内娱乐,影院同样成为假日消费的重要场景。《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等影片打造“主旋律+商业片+亲子片”多元格局,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各大影院排片量达上限,日均观影人次较9月增长显著,部分影院综合票房达50余万元,展现了我区文化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书香雅韵润佳节 古今对话觅新知

假期的临平,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成为市民“充电”的热门选择,文化过节渐成风尚。

临平博物馆的“临平记忆——老照片里的临平”特展,以二百余幅影像搭建“时空桥梁”。从良渚玉琮柱到临平火车站,从北大街市井到早期工厂,八大主题单元串联起城市记忆。“展览让孩子了解临平过去的故事,很有价值。”市民曾兴炉表示。此外,本次展览采用“观众共创”模式,征集民间照片,动态更新展陈。

同期,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从江南到岭南:良渚文化与石峡文化联展》以156余件/组文物,勾勒出新石器时代二者交流互鉴的历史轨迹。作为广东省以外地区首次对石峡文化进行的最完整系统展示,展览以“交得其道,千里同好”为主题,为市民提供了触摸文明源流的独特体验,将持续至2026年1月5日。

智慧图书馆则成为市民静谧的“充电站”。自习区座无虚席,儿童区亲子共读,免费电影与手工DIY活动场场爆满,假期日均接待读者约500人次,图书借阅量超千册。“动静分区满足不同需求,多元活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馆长鲍丹说。

从静谧的阅读空间转向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殿堂,临平科技馆的《司天勇士》科教XR大空间项目成为假期亮点。该项目以北宋天文学为背景,体验者跟随杭州“老市长”苏颂解密星宿,近距离观察水运仪象台的运转,感受古代天文学成就。“VR形式让天文知识变得生动。”市民康金凤感叹。项目由临平本土企业垂云翼科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联合研发,历时两年多时间,兼顾学术严谨与体验趣味,成为假期亲子打卡热门点。

临平大剧院迎来了一波观演热潮,近2000名观众走进剧场,在艺术盛宴中欢度佳节。音乐剧《鼓浪之声》作为长假压轴演出,以“琴音化境”的舞台呈现和感人至深的家国故事打动观众,吸引超七成外地观众跨城观演。同期,改编自马伯庸现象级IP的话剧《长安的荔枝》票房几乎售罄,大家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尽情享受这份文化带来的美好体验。

这个假期,临平以古今交融的活动、多元消费场景与文化浸润体验,成功激活假日经济,提升了市民游客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丨临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方祎 潘锦 李紫薇 王钰涵 汤晓洁 沈凡佳 陈书缘 赵红 高悦

通讯员丨冯丽娴 季缘秋 陈昊旸 鲍捷 许峰 鲍丹 徐颖 季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