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席卷全球,国产AI芯片正迎来市场窗口期。集成电路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亮眼表现,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信心:今年8月,DeepSeek发布新一代模型DeepSeek V3.1,并在公众号置顶留言强调UE8M0 FP8技术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此举进一步强化投资者对国产芯片的热情。
根据2025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国内集成电路应用市场规模约为2329亿美元,约占全球的37.2%,呈现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定力。而作为国家最早批准的7个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高新区(滨江)将如何拥抱这股浪潮抢占市场窗口期?作为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核心区,高新区(滨江)又将如何发力,构建起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求变:滨江“芯”抢夺市场窗口期
9月15日至16日,第三届设计自动化产业峰会IDAS 2025在杭州顺利举办,本届峰会吸引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华为等500余家集成电路产业优质企业参与,展示了EDA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
作为峰会的承办方之一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立微”),就是在高新区(滨江)培育并成长起来的上市企业,该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WAT)量产的厂商,其核心产品覆盖EDA软件、测试设备及半导体数据分析平台,形成“软件+硬件+数据”协同生态,其良率提升全流程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多家国内外大厂。
EDA软件是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工具,类似于工程师的“智能工具箱”,而广立微就是研发“智能工具箱”的企业。“一个晶圆能够生产多枚芯片,芯片良率就代表了芯片制造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而广立微早期就是专注于这个领域,帮助晶圆制造厂商快速开发制程,提高芯片良率。”据广立微董事长郑勇军介绍,随着国内大晶圆厂在新制程上的大规模投入,公司也迎来了国内业务的快速增长。“坚持精品,是广立微一直坚持的原则。”在郑勇军看来,每年投入近一半的营收,公司近八成的研发人员占比,就是为了保持技术上的持续领先,实现创新驱动。而随着AI浪潮袭来后的主动求变,也让广立微从一家“小而美”的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平台型的上市企业。
几年前,ChatGPT横空出世,颠覆了行业认知。“当时也颠覆了我的认知。”郑勇军直言,无论是晶圆制造厂商还是作为供应商的EDA企业,都要拥抱这股浪潮进行快速调整。AI发展的核心底座是高端芯片。从性能和制程上来看,相比传统芯片,AI芯片要追求极高的算力密度和能效比,也对晶圆厂的工艺能力、制造良率和EDA软件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抢抓机遇,广立微自2021年起就开始进行AI赋能软件能力布局,将AI技术融入版图生成软件等工具中,提升设计效率和仿真建模精度,近两年先后发布了INFINITY人工智能系统和专业的半导体大模型平台SEMIMIND。比如INFINITY,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配高效能的GPU计算能力,可实时分析海量数据,实现缺陷智能诊断与良率预测,有效提升制造良率并实现降本增效,为多家晶圆厂提供智能化支持,加速高端集成电路从“造得出”到“造得好”的质量飞跃。
广立微只是高新区(滨江)积极求变、抢抓机遇实现快步发展的缩影。据浙江省半导体协会统计,2024年,高新区(滨江)培育集成电路企业超150家,集成电路产业营收近300亿元,覆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装备全产业链环节,培育了如士兰微、矽力杰、芯云半导体、长川科技、广立微、联芸科技、中昊芯英等企业。2024年,中昊芯英、士兰微、矽力杰三家企业还荣获了第十九届“中国芯”奖项,联芸科技的技术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23年该公司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占比高达22%,排名居全球第二。
善变:寻找“芯”伙伴完善产业生态
集成电路产业可以说是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这也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需求也更旺盛。随着AI应用兴起、AI算力需求增加、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行业对数据存储芯片、ASIC芯片(专用集成电路)、磁传感器和MCU(微控制单元)的需求增加,作为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核心区,高新区(滨江)也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高新区(滨江)以做强芯片设计制造为核心,延伸布局半导体材料、装备制造、封装测试、EDA软件等上下游环节,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拼图,帮助创新主体,积极寻找“芯”伙伴。
在产业链前端,高新区(滨江)积极布局 EDA 产业,引育了行芯、广立微、华芯巨数等一批优质 EDA 企业,在国内 EDA 产业版图中占据了重要一席。为了进一步做强 EDA 产业,在2023年底,滨江区政府与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行芯科技有限公司和华芯程(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共建浙江省半导体签核中心,以签核数据为关键抓手,以设计签核和制造签核为重点环节,建设可服务国内全行业的高水平签核平台,打造全国产业一体化制造类EDA解决方案,促进产业链串链作用和协同优势。就在上个月底,高新区(滨江)还举办“滨创汇”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沙龙,会上,华大九天、广立微、合见工软、杭州国家“芯火”平台等7家单位组建EDA创新联合体,旨在让创新资源从“分散式”走向“聚合式”,合力推动国产EDA产业实现关键突破。
在空间布局上,高新区(滨江)各产业平台优势互补,物联网小镇覆盖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和终端设备制造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小镇、具身智能机器人小镇、滨富特别合作区在芯片设计、高端装备、封测以及制造产线方面各具特色。
此外,高新区(滨江)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和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5050计划”打造创新创新新天堂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围绕集成电路核心器件、关键芯片、关键材料等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强化人才等创新要素保障。
发展AI芯片可以看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科技长征”。未来,高新区(滨江)将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在我国高端芯片从“造得出”到“造得好”的战略跨越中展现“滨江担当”,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程中贡献“滨江方案”。
来源:杭州新闻 记者 孟娇 滨江微融圈 肖鳕桐 涂心如 金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