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科技人才的娘家人”——殷切关怀照亮临平科技创新之路主题活动在贝达药业举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问,浙江省文史馆馆长王永昌,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浙江省政协智库专家,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胡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研究员查志强,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市社科联有关领导,区领导王卫安、沈威、计子法,以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
2005年,一封来自贝达药业创始人丁列明的“求助信”,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切回应。这加速了中国第一个进入临床的化学类靶向抗癌药——凯美纳的诞生,它犹如一颗创新的火种,点燃了贝达药业的追梦之路,也照亮了临平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
作为2025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杭州实践”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活动发布了杭州市理论溯源调研与现场教学点名单,并为贝达药业教学点揭牌。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赠书仪式,市社科联、杭州职业技术大学、临平区委党校、区党史办、区经科局、贝达药业接受赠书。
主题发言环节中,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临平区的创新优势以及未来创新发展路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坦言,回国20多年,之所以能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和价值,离不开总书记以及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区委、区政府更是给予了全方位的帮助。浙江省高校青年领军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沈费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贝达药业作出的重要批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药领域最具标志性的落地实践之一,成为浙江乃至全国以制度创新激活创新动能的里程碑。临平区循迹而行,把批示精神转化为数字化改革牵引、审批流程再造、要素配置重构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性、精准化、便利化的政策供给,真正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推动了临平区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临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持续完善“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动解题”的协同创新体系,大力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让更多的“贝达故事”在临平续写新篇,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丨临平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丨汤晓洁 潘锦 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