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盐”可甜丨海盐沈荡让地方文化“荡”起民俗记忆
浙江
浙江 > 城市 > 嘉兴 > 海盐 > 正文

可“盐”可甜丨海盐沈荡让地方文化“荡”起民俗记忆

悠悠水乡,醉美老镇。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海盐市沈荡老镇浓厚的文化氛围。

曾经,渔舟唱晚、灯影桨声,夫妻二人摇曳着一艘小木船,畅游在河上,渔网落下,不一会儿水面就沸腾了……这些几十年前的捕鱼画面,时不时出现在海盐县沈荡镇聚金村村民沈建生的脑海中。沈建生说自己和父辈们曾经是农耕忙做、农闲捕鱼的“半渔民”。2012年,随着聚金村附近的千亩荡水域水源地保护,沈建生和村里的几十名村民陆续上了岸,曾经的捕鱼场景渐渐成了回忆。

乡愁记忆不能忘。现在的沈建生是一名环境监督员,空闲下来,他喜欢到村里的一处渔文化馆走走看看,有时还会带上晚辈们,向他们讲述祖辈们曾经的捕鱼经历。如今,这个渔文化馆承载了村里老一辈们的念想,更成为下一代了解过去、读懂历史的文化宣传阵地。

走进渔文化馆,一艘渔船醒目地摆放在场馆正中央,周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捕鱼工具。一说起捕鱼,沈建生就打开了话匣子,据他介绍,渔文化馆内的捕鱼工具都是从村里的老渔民家里收集过来的,渔民上岸后,渔船就空了出来,捕鱼时的设备工具也成了“压箱底”的老古董。环顾四周,墙面上按照渔史记、鱼种记、捕鱼记、饮食记四个篇章,详细介绍了本地渔俗、出土文物、沈荡水域鱼种、二十四种捕捞技艺、营养、烹饪及药用等内容。屋顶上以一个大渔网的形式勾勒出了本地老渔场千亩荡的形状。

据悉,沈荡镇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从事渔猎。这里河浜纵横,水系密布,适于各种淡水鱼、虾、蟹及贝类生长,水产品资源丰富。据了解,解放前渔民仅在沈荡的外荡流域捕捞野生水产资源,渔民大都来自苏北,以船为家,本地聚金村也有渔船和捕鱼技术。解放后建立渔场,开始外荡养殖和内塘养殖。由于就业机会增多以及千亩荡水源地保护等原因,渔业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渔文化馆的设立,在保护和传承好本地渔文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距离聚金村不远处的白洋村,则积淀和发展了水乡农耕文化。2018年4月,白洋村在村落旁设置了一处节气与农耕馆,展馆内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进行布展,并选择其中与农事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节气作重点展陈,包括八个节气涉及的农事、所用的农具、相关的农事谚语和故事等。

“我小时候就经常下田帮父母干活,这里有些农具我都用过,但是现在村里的很多小娃娃们就没见过这些了,每次孩子们来这里参观都很稀奇。”沈荡镇白洋村工作人员王舒霞说,每逢节假日村里的孩子们就会来节气与农耕馆参观,他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下,了解农耕工具,领略农耕文化魅力,听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并现场体验农活“插秧”。一个个农耕器具让孩子们感到好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过去。

近年来,沈荡镇立足自身特色,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留得住乡愁、记得住乡俗为落脚点,打造了多个特色文化品牌项目,串联“老镇沈荡”品牌链。除了聚金村渔文化馆、白洋村节气与农耕馆,沈荡镇的特色文化馆还包括永庆村的“少数民族馆”、横泾村“村史馆”、钱家祠堂的家风家训馆、朱聚生纪念馆,九老文化馆。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雨红 融媒共享联盟海盐站 安玉 李亦董 田辰东 通讯员 钱欣怡

原标题:

可“盐”可甜丨海盐沈荡让地方文化“荡”起民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