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兴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浙江
浙江 > 资讯 > 正文

2021年长兴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图片

图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长兴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艰巨繁重的高质量赶超发展任务,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大战大考,县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湖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发扬长兴精神,深化开展“双提十攻坚”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非常之年取得了非常不易的成绩。

面对大战大考,打了一场“两手硬、两战赢”的主动仗

众志成城战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创业者、志愿者、党员干部和全县群众以上下同心、决战决胜的姿态,坚持“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未发生一例本地病例、二代病例。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有序开展,三叶草研发的“S-三聚体”成为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认可支持的新冠疫苗候选产品。

合力助企渡难关。扎实开展“深化‘三服务’、助企开复工”等行动,帮助解决问题千余个,免费提供口罩1000多万只,包车接返员工1万多人。出台支持企业健康发展12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9条,精准高效落实“五减”“两直”政策,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企业减负42.7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等2.23亿元。

全力以赴稳增长。落实以专班干为重点的“赛马”机制,掀起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热潮,经济运行稳步改善、恢复常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4亿元,增长2.6%;财政总收入121.7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55亿元,分别增长6.5%、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6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315.5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142亿元,分别增长6.2%、1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2428元、37813元,增长4.3%、7.2%。

面对大战大考,交出了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高分卷

攻坚项目“双进双产”。创新实施省重大制造业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天能帅福得、浙能长广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百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吉利变速器、爱康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引进、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151个、152个、153个,新认定市“大好高”项目137个,新上规企业131家,均为全市第一,创历史新高。“六未”项目销号114个,市考“五未”项目销号率98.7%。实到外资3.3亿美元。强化要素保障,完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新增工业用地4535亩,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引进顶尖领军人才20名,获省新时代工匠培育试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实现“双千亿”,工业经济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4.92%,为全市最低。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智能汽车为核心的标志性产业链规模以上产值增长2.3%,开发区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平台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获批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10.9%、15.4%。纺织产业织机累计集聚入园2.1万台、机联网2万台,关停水泥厂2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供应链)2家,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现场推进会在长兴召开。超威集团获评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隐形冠军企业3家、上市企业4家。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等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提振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18.1亿元,增长3.8%。开展“长”来消费等活动,东鱼坊获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试点,3家单位列入省首批“浙里”夜坐标,入选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网络零售额增长26.4%,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太湖龙之梦乐园更多新业态营业,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8%、2.8%,入选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0%、3.2%,物流成本下降3.2%,入选省物流示范县综合改革试点。房地产业稳健发展,销售商品房141.7万平方米。

面对大战大考,跑出了改革创新的加速度

实施更有力的改革举措。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38项公民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协同高效办理,民宿开办“一件事”改革领跑全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工程建设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改革,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整治“低散乱”企业656家,实施“腾笼换鸟”项目122个,成交工业“标准地”205宗4130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8家企业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降本增效成效明显。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等改革扎实推进。

打造更良好的创新生态。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推进,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家。创成省级智慧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评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2个,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企业研究院4家。实施政产学研项目127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零突破,入选“科技助力经济2020”国家重点专项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8项。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32项,发布“浙江制造”产品标准10项,新增“品字标”企业9家,天能集团获省政府质量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加值分别增长37.5%、8.9%,预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

推动更深入的开放合作。全力稳外贸,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36家,完成出口额219.4亿元,增长28.3%。举办全国首个县域出口网上交易会,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4.6亿元,增长115.2%。完成境外投资项目5个。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成功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长三角科技论坛等相关活动,启动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长兴区块规划,建立省际毗邻区域创新“一平台三中心”,成立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创新、数字长三角“一地六县”创新发展等联盟,实现电子证照“长宜广”互认共享。做好扶贫协作等对口工作,结对帮扶的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面对大战大考,深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实践

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国控断面水质均值稳定达标,PM2.5浓度均值29微克/立方米,下降14.7%,空气优良率89.6%,上升3.5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指数、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均为全市第一,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县。建成100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单元,获评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优秀县。“无废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小区“四定”分类、街区“一线”收运全覆盖,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在全省率先探索“智慧矿山”建设,大煤山矿、老虎塘矿和凉帽山矿整合全面推进,矿山复绿88.3万平方米。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有效落实。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农业增加值增长3.8%。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吕山乡、洪桥镇分别获评国家级湖羊强镇、省级河蟹强镇。粮食、生猪实现稳产保供。“长兴鲜”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打响,入选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6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提高到167.6万元,增长15.2%。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泗安塘流域综合治理、环湖大堤后续工程有序推进。

高品质建设美丽城镇。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改造老旧小区7个,创成省级美丽城镇3个,煤山镇成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乡村民宿小镇成为省级创建类小镇,获评省大花园示范县。长宜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高铁长兴站至洪桥公路等建成通车,5G通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面对大战大考,增强了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住民生保障底线。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638户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1.29万元,增长15%。加大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临时救助力度,低保年救助标准提高到10476元,“医保+慈善”救助新模式在全省推广。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全市率先完成无户口人员落户。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大学生创业主体1600余家,城镇登记失业率1.52%。县综合福利中心养老康复等项目建成投用。创成国家级残疾人无障碍社区1个。实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线以下家庭住房保障全覆盖,获评省农村危房治理绩效评价优秀县。健全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体系,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

改善公共服务供给。6所幼儿园建成投用,高考一段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大关,职业教育发展业绩考核全省县域第一,新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实现学校全覆盖。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2人入选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上泗安村创成省历史文化名村,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0家。“融媒眼”项目获评全国广电媒体融合成长项目。全国围甲联赛、县第十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成功举办。

筑牢社会安全防线。“最多跑一地”改革扎实推进,实现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站)全覆盖。顺利完成村社换届,全面推行户主大会。创新“文明诚信码”“解纷码”“龙警官现代警务室”等治理模式,创成省级信用县,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列入国家级试点。南太湖社会创新中心入选省品牌社会组织。深入推进“两个排查见底”行动,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禁毒形势持续向好。

面对大战大考,迈出了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新步伐

在实干中锤炼本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在一线掌握实情、攻坚克难,入选省“担当破难”典型案例、争先创优行动“最佳实践”案例各1例,向上争取省级以上试点80项。

在变革中提升效能。部门间事项除涉密外全部实现网上可办,掌上执法率达到99.8%。完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事项划转。政府咨询研究成效明显。出台全国首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地方性规范,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三公”经费支出分别压减12%、10%。

在严管中改进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制定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规范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府院检联动等机制,完成“七五”普法任务,获评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

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褒扬等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乡贤等工作有序开展,物价、供电、气象、邮政、保险、地方志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妇女、儿童、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顺利收官。回首“十三五”,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县域典范目标,聚焦效益品质,聚力改革创新,实字当头、一干到底,全力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长兴坚持提质增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五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上升至第30位。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财政总收入在全市率先破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较2015年提高8.2个、18.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增长25%,上市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是2015年的2.5倍、2.9倍。获评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县、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升至全省第五。旅游总收入增长180%,物流、金融、电商等服务业繁荣发展。三次产业占比由2015年的6.6:54:39.4调整到5.2:49.5:45.3。

过去的五年,是长兴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事项“跑一次”覆盖率、“网上办”“掌上办”开通率均达100%。“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6年的9.4万元/亩提高到27.9万元/亩。新组建四大国企集团,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接沪融杭、联通苏皖步伐加快。累计实到外资11.9亿美元。出口额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性投入年均增长11%、15.7%。

过去的五年,是长兴坚持绿色发展,美丽城乡增色添彩的五年。“五水共治”三夺“大禹鼎”,PM2.5浓度下降48.2%,空气优良率提高24.5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达到预期目标,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美丽县城、美丽城镇建设协同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提高到63%。美丽乡村创建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

过去的五年,是长兴坚持民生优先,全面小康决战决胜的五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8.9%,收入比由2015年的1.72:1缩小至1.65:1。“双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应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9.77%。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成为全国样板,获评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城乡教育更加均衡优质。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成果得到巩固扩大。入选全国首创县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县,有望实现平安长兴“十五连冠”。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党的领导是我们攻坚破难的根本依靠,正是有了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前瞻谋划、系统部署、精准施策,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复杂形势,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人民群众是我们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正是有了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辛勤付出、携手共进,我们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一路战胜困难。实干争先是我们勇立潮头的制胜法宝,正是有了强烈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争拼干劲,我们才能变一个个不可能为可能,不断续写发展新篇章。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长部队,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长兴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受疫情、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2020年以及“十三五”期间部分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二是稳增长压力仍然不小,经济发展质效还不够优,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水平还需提升,发展新动能释放还不快。三是营商环境还需改善,人才、土地等核心发展资源依然紧缺。四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治理、社会治理等还需提能提效,各领域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五是政府整体智治水平还不高,“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盯不放,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长兴县委关于制定长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们在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长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身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矛盾新挑战、新特征新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风险意识、进取意识,牢固树立大局观、改革观、开放观、民生观,提速竞跑、勇于领跑,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对标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实施“六大战略”,大力发扬长兴精神,聚力推动产业升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跃升,创新驱动向人才集聚、创新集成跃升,内外开放向吸引力更大、竞争力更强跃升,城乡建设向全领域融合、全要素美丽跃升,社会治理向高效协同、现代智治跃升,人民生活向普惠共享、共同富裕跃升,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到全面先行、全域先行。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聚力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生活,在“环太湖发展高地、长三角经济强县”建设中取得系统性成果,奋力争创长三角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努力建设长三角产业发展新高地。实体经济全面振兴,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全面优化,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达到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5%。

——努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发展新高地。形成以创新为内核的发展主动能,打造人才“蓄水池”、创新“策源地”,创新生态、创新能力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5万人,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件。

——努力建设长三角开放发展新高地。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营商环境吸引力、区域发展融合度、对外开放水平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16亿美元,货物、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达到350亿元、30亿元以上。

——努力建设城乡融合现代化先行地。城乡实现高层次的互促共进、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水平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创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乡村振兴成为全国先行示范,建成更高质量、更具品质的全域美丽“大花园”。

——努力建设美好生活现代化先行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群众生活品质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2.9岁,“学在长兴”“健康长兴”“文化长兴”“文明长兴”品质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努力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地。数字化改革的制度体系成熟定型,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走在长三角县域前列。建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更趋完善,民主法治、“诚信长兴”等建设全面加强,建成平安中国示范县。

展望2035年,我县将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人均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之比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城乡统筹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领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跻身全省前列,高质量建成美丽浙江、美丽中国示范区。基本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高水平建成整体智治体系和现代政府,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统领各方发展。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县委“干在先、走在前”的要求,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对标对表、实干争先抓目标实现、规划落地。二是坚持高质量赶超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振兴为主线,扩大高质量有效投资,走深走实绿色智造发展新路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三是坚持全要素赋能发展。畅通升级人才、市场、资源、资本等要素循环,加快高端要素向长兴汇聚。强化数字赋能,创新实施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四是坚持系统性整体发展。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和政府自身建设,强化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抓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畅通内外循环、城乡一体融合、县域整体智治等工作。五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加快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供给、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共享等机制,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当前依旧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以及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必胜信心,坚持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全力打牢高质量之基、激活竞争力之源、走好现代化之路,确保迈好第一步、干出新气象。

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八次、市委八届十次和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对标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本,坚持系统观念,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深化实施“一二六十”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双提十攻坚”行动,不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着力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创造更高品质生活,为争创长三角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奠定扎实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财政总收入增长8%以上,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12%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个百分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以上、15%以上;

——实到外资3亿美元;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达到省市要求;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8.5%左右。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聚力科技赋能,高质量实施创新强县战略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科创“双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完善构建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生态链。开展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规模以上企业有研发活动企业数、研发费用均增长15%以上,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2家以上。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承担“尖兵计划”“领雁计划”等省级重大研发项目5项以上,培育省级领军型创新企业1家,新增市“双金”企业1家。

加快科创平台提质增效。主动参与新材料等科创高地建设。建好用好省际毗邻区域创新“一平台三中心”,打造G6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成新能源装备省级高新区,高标准建设顾渚“画溪谷”,落地一批标志性项目。实施科技孵化平台提质增效行动,孵化平台在孵团队和企业超500家。延伸提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功能链。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推动更多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5家以上,其中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

打造全面创新生态圈。健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双创生态体系,争创省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创成国家创新型县。推进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和全球协同创新,积极引进校地合作研究院,实施优质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以上,新增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载体2个。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化质量标准品牌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组建绿色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0项,新增“浙江制造”产品标准8项、“品字标”企业5家、PCT国际专利申请25件以上,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件。

(二)聚力实体振兴,高质量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

全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链。落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58”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长制”,加快吉利乘用车、变速器项目量产,提速吉利汽车生态数据产业园建设运营,建立协同联动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全产业规模以上产值实现倍增。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加快向氢能、储能领域拓展,新能源小镇打造特色小镇2.0版,争取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发展智能物流装备、特色高端装备产业,培育智能机器人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提升新型元器件、智能光伏等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发展泛半导体等产业,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发展生物制品、高端化药和生物医药材料产业,在细分领域创新产品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版。开展绿色智造提升攻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集群化、数字化、服务化发展。巩固扩大夹浦地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成果,加快其他重点乡镇纺织产业集聚提升,着力补强延伸产业链。实施塑料井盖行业整治。优化县域水泥行业布局。全面推进“双千工程”,实施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50家,新增省级信息化试点示范项目5个以上,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2家以上,耐火材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关键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三类工业低效企业提质增效,整治“低散乱”企业300家,完成30家以上企业落后产能淘汰。

全周期引进推进项目。开展“双招双选”攻坚,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以招大引强为重点,紧盯沪苏、杭州、深圳等地区,综合运用驻点招商、合作招商、以商引商等模式,着力招引链主型、头部型、旗舰型项目,引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0个以上、科技型中小微项目75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强化外资招引,发挥港澳台侨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驻欧、驻日等招商,引进1亿美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同步推进精准引才、靶向聚智,深化省新时代工匠培育试点,引进南太湖精英计划等高端人才40名以上、大学生及其他各类人才3.3万人以上。深入开展“六未”项目攻坚,深化省重大制造业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试点,落实项目推进奖惩机制,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新竣工各100个以上,投产80个。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8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以上。

(三)聚力循环升级,高质量融入新发展格局

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开展融入双循环格局攻坚,支持企业开拓“一带一路”等多元化国际市场,鼓励开展跨国经营,建设海外仓、营销机构,组织境内外参观展企业1000家次以上、展位500个以上,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00家以上、境外投资项目6个,稳步提升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持续开展“三转”企业培育,招引高质量进出口企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外贸供应链。实施跨境电商“十大工程”,建设湖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长兴园区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B2B出口业务模式,新增跨境电商应用主体100家以上。继续开展500万美元以下企业出口信保全覆盖工作,健全外贸“订单+清单”系统。主动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完成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争创国家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加快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湖州片区长兴区块规划建设,提升平台承载力、竞争力。推进有条件的乡镇工业平台向特色小微园转型,新增小微园、创建三星级以上小微园各2个。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政府、科研院所的产业协作、全面合作。加快交通互联互通,配合做好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长兴至宜兴城际铁路纳入国家规划,推进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深化与广德、宜兴等省际毗邻地区的多领域合作,探索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区域一体化场景应用,推进“长宜广”幸福颐养标杆区、长三角融媒联盟等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

全面促进消费升级。开展“浙里来消费”等系列活动,充分释放传统消费、夜间经济潜力,激活乡村消费、展会经济、楼宇经济,培育高端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增长点。创建省放心消费重点县。深入实施浙江制造“百网万品”行动,推进中心广场等智慧商圈建设,打造电商直播基地3个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争创省级数字生活服务样板县。全面服务太湖龙之梦乐园建设运营,推动太湖图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省文旅产业融合改革试验区试点,深入实施乡村景区化建设,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0%以上,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销售商品房100万平方米以上。

(四)聚力全面改革,高质量增强县域发展活力

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面改革。开展整体智治改革攻坚,初步构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加快运行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综合应用,全力打造“掌上办公之县”“掌上办事之县”“掌上治理之县”。深化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政务服务网办率达到90%。开展数字惠民行动,加强智慧民生应用。有序建设未来社区、数字乡村。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完善提升基层治理“一中心四平台”。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体制改革,推广“综合查一次”,试行“一支队伍管执法”。开展深化国企改革攻坚,加快市场化转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新增子公司AA评级2家以上,推动AA+国企取得更优评级资质,四大国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

完善全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深化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改革,引导资源要素流向优质企业、优势产业和重大平台。开展国土空间优化攻坚,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供地5000亩以上,其中工业“标准地”2500亩以上。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推进吕山乡、虹星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探索实施工业全域治理。加强存量土地利用和边界外土地整治,加大四类土地处置力度。开展金融支持实体攻坚,深化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进科创金融创新,加快向多元化融资转变,新增工业经济贷款100亿元以上,利率保持全市最低,新增上市企业3家、股改企业40家以上。推进省级物流示范县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做强做优多式联运体系,发展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物流成本降低2%以上。

集成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健全数字化企业服务体系和企业问题清单管理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企业家关怀、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计划。探索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简审批模式,实施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试点,持续压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深入推进省涉企政策全流程服务改革试点,减轻企业负担30亿元以上。保障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置涉企经济纠纷,加强反垄断工作。拓展“信用+审批”“信用+融资”等场景应用,健全落实守信激励、失信约束机制。

(五)聚力城乡融合,高质量推进全域美丽建设

建设更加美而强的城镇。以全域美丽提档攻坚为抓手,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全面融入现代化滨湖花园城市。加快158个美丽城镇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省级美丽城镇创建,水口乡、画溪街道争创省级样板镇。推动泗安镇实施“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太湖演艺小镇获省级命名。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和危旧房治理,争创省“无违建县”。规范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打造红色物业“一小区一品牌”。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序推进绿道建设,完成长湖申线西延航道整治、301省道小浦至煤山段改建等工程,加快500千伏长兴输变电等建设,实现5G信号乡镇以上全覆盖。

建设更加美而富的乡村。实施乡村振兴“6612”行动,推进“六带十线百村”工程,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管理运维,提升美丽乡村风景线2条,建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78个、样板片区2个。严控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抓实粮食稳产提质、生猪增产保供工作。推进葡萄产业提档升级,建成万亩优质名茶生产集聚区,洪桥镇争创国家级河蟹强镇。打造“农业+”多业态融合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美丽经济。深入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完善“长兴鲜”产销一体化体系。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各类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深化“十百千万”帮扶行动,开展新一轮“三年强村计划”,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增长10%以上。完善户主大会等机制,建成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20个以上。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持续建设“三位一体”深度改革示范区。加快推进环湖大堤后续、苕溪清水入湖后续等工程。

建设更加美而优的生态。协同推进治污降碳,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碧水攻坚战,加强太湖蓝藻防治,健全“污水零直排区”长效管理机制,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提标改造4座,县控以上Ⅲ类水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涉VOCs企业“废气”、移动污染源“废烟”治理,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监管,争创省级空气清新示范区。开展治土清废行动,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管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建成固废处置项目2个,工业固废安全处理率达到99%以上。创建省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化县,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落实能源“双控”制度,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供应链)2家以上。加强山水林田湖保护,完成国土绿化1600亩,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抓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

(六)聚力共治共享,高质量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健全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开展促进共富共享攻坚,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完善“1+8+X”大救助体系,加大慈善资助力度,规范低保、低保边缘家庭渐退和重残重病纳入低保机制,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均达100%。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医保防贫减贫长效机制。新建示范型儿童之家20家。培育品牌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实现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乡镇全覆盖。

提升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加快县人民医院三期综合楼、第三人民医院公共健康中心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以打造健康中国先行示范县为目标,坚持中西医并重、医防融合,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构建“急病要急、慢病要准、无病要防”三大体系,提升村社卫生服务站服务能力,县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聚焦均衡优质,推进学前段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创强初中”计划,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办学机制,深化品牌学校、特色项目创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产教融合,启动职业教育“双高”建设。谋划布局1所应用型大学。构建“家校社”合育的家庭教育立体服务机制,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落实省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向建党百年献礼。开展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办好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等赛事,培育省级运动休闲小镇1个。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管理,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诚信档案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制止餐饮浪费。

精准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开展平安护航行动攻坚,全力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典范。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站)集成效应。全面开展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新建幸福邻里中心8家。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推动专业社工、新乡贤和志愿者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健全“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施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道路运输、危化品、食药品、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防范化解金融、村级债务等各类风险,提升互联网治理水平。持续打击毒品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等行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确保平安长兴“连冠加星”。

各位代表!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我们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梳理形成了十二方面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本次大会票决。

1.治水治气。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30公里,创建美丽河湖1条。建设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27个。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25公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7座。完成40家涉VOCs企业源头替代,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食药安全。建设放心消费单位、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000家。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3家。完成农贸市场(专业市场)“五化”改造5家。实现学校、幼儿园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建成农村家宴“阳光厨房”23家。

3.医疗健康。创建医保健康示范村40个。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家以上、托位50个以上。新增急救点1个,配置更新救护车3辆。建成规范化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个,各乡镇(街道)分别建成规范化心理健康服务站1个,在校学生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知晓率、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均达100%。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10台,在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配置便民急救箱300个,便民急救包进家庭1000户,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1.5万人次。

4.教育助学。完成2所幼儿园改扩建和长兴八小、五小扩建工程。实现全县学生近视基本数据普查和跟踪监测全覆盖,完成教室灯光改造450间、可升降式课桌椅更新1万套。

5.住房保障。实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8个。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500户。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新增1.2万人以上。

6.交通畅行。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60公里。新增、优化公交线路7条,其中新增夜班公交线路1条。完成水上服务区和公路驿站“五化”改造各1家,建设公交电子站牌10块。城区新增停车位1000个以上。完成15家以上公共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系统应用。

7.养老助残。新建县养老服务综合体1家、农村区域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0户。创建省级无障碍环境村1个,新建1家、提升2家残疾人之家,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60户,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服务能力1家。

8.扶贫帮困。帮扶低收入农户1200户以上,户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巩固提升集中帮扶基地65个。新实施集体经济增收项目20个以上,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低于50万元欠发达村。在自产自销点中,划定扶贫便民摊点60个。

9.就业创业。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以上,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800人。吸纳以长兴籍为主的大学生及各类人才就业2000名以上,引导帮扶大学生创业主体600家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以上,其中制造业技能培训5000人、新型学徒制培训600人。

10.文化体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2家。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100场。新建百姓健身房5个,新增体育健身路径50套。完成长兴体育中心场馆改造提升工程。

11.垃圾分类。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0个、市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杆村40个。

12.平安出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路”“安全村”建成率达到40%以上。建成诚信重点运输车辆(企业)管理平台,完成重点运输车辆“三防系统”安装提升2000辆以上。在路口安装电动车安全行驶提醒装置1000套以上,电动车驾驶人守法率、头盔佩戴率、佩戴合格头盔率均达90%以上。

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我们将高效率、高质量抓好项目落地见效,确保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积极为驻长部队提供服务。维护妇女、新居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物价、气象、保险、档案、地方志、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七)聚力整体智治,高质量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锤炼忠诚为民的干部队伍。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时刻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做到县委有要求、人民有呼声、政府有落实。畅通民生诉求通道,完善困难、问题即知即办机制,认真落实“三服务”2.0版,高质量、闭环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健全唯实惟先的工作机制。大兴实干之风,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跳起脚”抓目标完成,闭环式抓工作落实。依托数字政府建设,健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实现一体融合、高效协同。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优化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比学赶超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市保第一、省走前列。落实常态化向上争取机制,全面争项目、争政策、争资金、争试点、争荣誉。

夯实依法行政的法治基石。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启动“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加强智库建设,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深化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创成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营造清廉节俭的干事氛围。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压实各级政府和部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过紧日子,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压减13%,“三公”经费支出压减10%。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加强公共资金、公共项目投资、领导干部公权力运行、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和工作监管。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光荣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长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锐意进取的干劲、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实现新突破,奋力争创长三角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原标题:

权威发布:长兴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长兴发布